胡正榮
第五代通信技術(5G)和人工智能技術(AI)給媒體融合和建設全媒體帶來了巨大的推動力,更帶來無窮的想象空間和實踐可能。從趨勢看,基于這兩種技術的全媒體內容將是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必將給人類精神產品創(chuàng)造出全新的表達、體驗方式和美學標準,將是科技與人文社科的結合,也必將創(chuàng)造出更為多元、豐富的價值交互和認知框架,從而推動人類文化、文明的進步。
5G技術因其大帶寬、高速率、低時延等優(yōu)勢,被人們普遍看好。它將給全媒體內容行業(yè)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一方面,從內容通道上說,5G到來就意味著全媒體時代到了,因為它帶來的物聯網將使得萬物皆聯,從而給全媒體內容傳播提供空前多的節(jié)點、介質和時空。不論移動還是固定場景,不論室內還是室外,更多的媒介介質將會涌現,從而為內容信息的傳送、表現和到達用戶提供異常豐富的中介。另一方面,從內容形態(tài)上說,5G將會使超高清(4K\8K)、中長視頻、直播、交互體驗+沉浸全息等內容空前爆發(fā)。用戶將進入到前所未有的體驗至上的時代。超高清帶給用戶的視聽沖擊直接而強大;中長視頻指時間長度在7分鐘左右,乃至稍長的視頻,因其更加符合人類視覺注意力規(guī)律和有效信息傳達規(guī)律,將會大規(guī)模釋放其影響力;直播將是人類回歸與現實直接接觸的最原始、最真實的狀態(tài);還有就是各種擴展現實技術(XR),如AR/VR/MR等,它既可以給用戶帶來交互體驗,又可以給用戶提供沉浸全息體驗,從而使真實現實與虛擬現實共存一體,跨時空向用戶呈現內容和服務,并通過點云等技術,精準服務用戶,讓用戶隨時隨地,身臨其境。這種兩個現實共生與還原的互動設計將極大釋放傳統(tǒng)媒體內容的局限性,從而使全媒體內容在新聞、娛樂、教育、醫(yī)療健康、文旅、服務等幾乎各個垂直領域創(chuàng)新出新類型、新形態(tài)和新業(yè)態(tài)。此外,從內容渠道和平臺上說,5G將使得平臺建設以智慧平臺為旨歸,智慧平臺上內容供給與用戶需求之間可能實現高度智能匹配。
人工智能將會應用和滲透于全媒體建設的全環(huán)節(jié)、全領域。就全媒體內容而言,正如習總書記今年1月25日講話中說的,“要探索將人工智能運用在新聞采集、生產、分發(fā)、接收、反饋中。”除了新聞,所有內容產品都將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術。就全媒體內容全流程而言,人工智能必將滲透內容創(chuàng)作、生產、傳播與消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就人工智能進入全媒體全流程的時間看,首先已經進入的是傳播環(huán)節(jié),即實現傳播的精準化,這是人工智能發(fā)展到運算智能階段的重大應用成果,當下用戶已經能夠強烈體驗到基于算法的精準推送內容和服務,實現了內容的高度易得性。其次正在進入的是生產環(huán)節(jié),即實現機器生產內容(MGC),即機器深度學習技術、多模態(tài)技術等,使得機器能夠辨別、分析、處理,甚至理解音視頻和文字圖片內容,從而根據指令自動生成內容。盡管當下機器生產內容還不是非常多元而復雜,但未來可期。第三個階段,人工智能大舉進入內容消費場景,這要等到5G普及,物聯網到來,各種場景豐富多樣,需求與供給匹配更加高精度,人工智能也進化到了感知智能階段,它能夠感知每個用戶在每個場景中誕生的每個需求,甚至能準確判斷用戶潛在需求和新需求,同時又能夠高精度抓取供給,智能匹配給用戶。該階段的人工智能已經有了用戶意識。第四階段,人工智能終將進入內容創(chuàng)作環(huán)節(jié)。這只有人工智能發(fā)展到認知智能階段才可能實現。人工智能+內容創(chuàng)意創(chuàng)作表現為人—機—人的對話,從而產生我提出的眾創(chuàng)(crowd-creativity)行為和眾創(chuàng)成果。這是人機集體智慧,為人類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打開全新的世界。
5G和AI技術將會給全媒體內容形態(tài)帶來深刻的變化,比如內容構成、要素、敘事方式、美學原則等,都會發(fā)生根本性的改變,同時,在日益垂直化、場景化、智能化的同時,也會更加類型化。
5G和AI還會帶來全媒體內容價值的突破性改變,表現在內容的硬價值更加突顯,如生產技術與手段、呈現原則與方式、空間滲透率等都有所創(chuàng)新;還表現在內容的軟價值的創(chuàng)新,如網絡社會中個性價值的關注與普遍意義的認同、時間留存率以及意義與價值的行為轉化率等都會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