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淳之
“門外無人問落花,綠色冉冉遍天涯?!碧枬u漸走向北回歸線時,夏天悄悄地來了。盛開的繁花雖然謝了,但綠葉成蔭子滿枝了。
在立夏節(jié)氣(5月5日—20日)里,我們做什么呢?
三年級:聽說杜鵑能扦插
谷雨時節(jié),三年級的學生們在校園中、街道旁、公園里欣賞了五彩繽紛的杜鵑花,這么美的杜鵑,是怎么培育出來的?告訴你吧,就是——扦插。
有的植物易扦插,如柳樹,據(jù)說把柳枝扔在地上也能活;但許多植物的扦插可不容易。扦插杜鵑可是一個技術(shù)活兒。怎么才能順利地讓杜鵑成活呢?我們得先學點經(jīng)驗——上網(wǎng)了解一下信息。
網(wǎng)上的資料很多、很雜,所以要求學生上網(wǎng)瀏覽,不要復制、打印,只要摘抄幾句重要的話就可以。這樣,他們才會在瀏覽網(wǎng)頁時學會提取信息:
杜鵑怎么扦插才能成活呢?回到家我就上網(wǎng)查看了一下,發(fā)現(xiàn)的東西還真不少。比如杜鵑花扦插的時間,最好是夏季的5月到6月,一看到這個,我就興奮不已,因為現(xiàn)在剛好是5月。還有,杜鵑扦插的枝條不能是嫩枝,要老枝;要在生根水里浸泡24小時,這樣比較容易生根;種植杜鵑的土壤要酸性的……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星期天,學生們就開始扦插杜鵑了。在扦插之前,老師提出了幾個問題和要求,讓學生思考并實踐:
1.你的杜鵑枝條,是在哪兒剪的?在一大叢杜鵑中,你選擇了什么樣的枝條?
2.為了讓扦插的杜鵑成活率更高,我們要先把杜鵑枝條放在“生根水”中浸泡一下??梢杂昧~來制作“生根水”。
3.杜鵑枝條插在哪一個盆子里?你是否要選擇一下?
4.盆子里放什么樣的泥土比較好?蓬松的泥土到哪兒能弄得著?
5.把杜鵑枝條扦插在盆子里后,澆上水,你把它們放在哪兒?
6.每位同學只能扦插5棵杜鵑。
這是學生用柳葉來制作生根水的過程:
我和爸爸來到河邊,看到一棵柳樹上長滿了翠綠的葉子。于是我們就剪下了一些枝條帶回家。我們把柳葉剪碎,再泡在水盆里。第二天,我來到了水盆前,把柳葉撈了出來。這時奇跡發(fā)生了,水竟然變成黑色的了,我太高興了,因為柳葉消毒水制作成功了。這水可有大的用處,既可以消毒,又可以幫助杜鵑花生根。
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有了親身經(jīng)歷的活動,學生們寫出來的過程就會更具體:
第二天,我和媽媽一起到了小區(qū)的花壇里,找到了幾顆紫大葉杜鵑。我們選取了五根健壯的枝條,回到家,剪去多余的葉片,把枝條下端的表皮削掉一圈。然后找了一塊泡沫,鉆了幾個孔,把削好的杜鵑枝條整齊地插在泡沫上,浸泡到準備好的柳樹汁液中。
扦插杜鵑的過程,是充滿故事的:
我和媽媽在小區(qū)的花壇里剪了幾枝杜鵑。就在我們挖土時,保安叫住了我們。我嚇得一個激靈,完了,估計是要倒霉了!而事實卻恰恰相反,保安爺爺是個愛花的人,他聽說我要扦插杜鵑,就興奮地告訴我們杜鵑如何扦插才能成活。真是虛驚一場!
種杜鵑的過程,也很好玩:
吃過午飯,我在陶瓷盆里鋪上營養(yǎng)土,準備種杜鵑。我先往盆子里澆了點水,哎呀,營養(yǎng)土的孔隙太大了,水都從盆底的洞里流出來了!怎么辦?我拿出了吃剩下的核桃殼,鋪在了花盆的底部,這下水就不容易流出來了。
接下來,孩子們靜靜地等待著杜鵑花長出新芽??墒情L新芽,也不是容易的事,這是學生的觀察日記:
第二天早晨我跑到陽臺上看,我的杜鵑花下面居然長出了幾片黃葉,是怎么回事???難道是我、水澆得太多了?媽媽打斷了我的想法,說是因為杜鵑花還沒有根,長幾片枯葉是正?,F(xiàn)象。哦,原來是這樣,害得我虛驚一場。
老天爺真是不給力,這幾天一天比一天熱,今天尤其熱,室外溫度有35℃,扦插的杜鵑花苗靠近土壤的葉子都發(fā)黃了,變得黃綠相間,上面的綠葉也都耷拉著腦袋,感覺都快要死了,我該怎么辦???
老舍先生在《養(yǎng)花》一文中說:“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yǎng)花的樂趣?!蔽覀兦げ宥霹N的過程,也正是如此!
四年級:我為蠶兒建套房
谷雨時節(jié),四年級的學生四處尋找桑葉——因為五一節(jié)一過,科學老師就給同學們發(fā)了蠶兒。每人三五條,大小蠶齡都不等。
蠶兒住在哪兒呢?現(xiàn)在房價這么高!沒關(guān)系,我可以為蠶兒“建套房”!
用什么材料“造房”呢?
回到家中,我就開始犯愁了:是做一個紙盒好呢,還是找一個金屬盒子?其實,做這兩種盒子都有困難。紙盒,我不會做;金屬盒,我又怕蠶寶寶可能會被悶死。最后,我還是放棄了第二種方案??蛇@紙房子該怎么做呢?我苦苦思索。
其實,用什么材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們心靈飛揚的過程。
當然,好多同學在學校里就用紙來給蠶兒“建房”了?!敖ㄔ臁钡倪^程中有許多細節(jié),每一個細節(jié)都體現(xiàn)了孩子們對蠶兒的愛:
我先把紙對折、打開,把分出來的兩邊分別對折,再左右對折、打開。把四個角折起來,沿橫邊剪開,最后撐開,完成了。可問題又來了,這么小的盒,蠶會感到很擠的。怎么辦?我只好把它拆開……
我小心翼翼地造了個漂亮的大盒子——這是小屋的框架。接著我又找出兩張彩色卡紙,剪成合適的大小,把它粘到大盒子里,用作隔板。當然,我也沒忘了在隔板上剪出三個小門,方便蠶寶寶進出。這樣,蠶兒們的小屋就被隔成了四個單間,這就是我蠶寶寶的四居室。
“房子”造好后,還是需要“裝修”的:
我看了看盒子的外面,空蕩蕩的。原來,蠶寶寶的家還少了點裝飾,我拿起了彩色鉛筆,描繪了它們在漂亮的房子里安居樂業(yè)的景象。接著我又用紅繩在盒子上扎了一個結(jié),一是為了固定,二是為了圖個吉祥。最后,我又在盒子里鋪上了幾層散發(fā)著清香的桑葉,我想蠶寶寶們住得一定更舒適了。
在“為蠶兒建房”的過程中,老師們什么都不做,只為學生想象力的張揚提供了時空,學生們用“藝術(shù)創(chuàng)想”的方式來為蠶兒建“房”?!胺孔印苯ǖ迷趺礃硬⒉恢匾?,重要的是對生命的愛,都體現(xiàn)在這一點點的制作之中。
五年級:綠葉成蔭子安在?
清明時節(jié),五年級的同學們欣賞了千姿百態(tài)的桃花,發(fā)現(xiàn)桃花不只是粉紅色的,還有深紅、純白;桃花也不止只有五片花瓣,還有重瓣的,甚至有的花瓣是菊葉形的……當大千世界的精彩呈現(xiàn)在眼前時,孩子們才能真正地感受到世界是復雜的,人們看世界的方式不能單一。
那么,過了一個月,這些桃花結(jié)果了嗎?老師繼續(xù)帶著學生們來到曾經(jīng)來過的小花壇,尋找桃樹的果兒。孩子們能找到碧桃樹的果實嗎?
周五上午,第二節(jié)課下課后,我們就來到了校門口。綠化帶里的桃樹一片蔥綠。桃子在哪兒呢?我細細地搜尋著??烧伊税胩?,一個桃子也沒有看見,放眼望去,只有一片綠色。不一會兒,我便找著一個。這個小桃子大約只有半個大拇指那么大,外面有一層細小的絨毛,看起來像是小桃子的保護罩,摸上去很舒服。它們在春天開了那么多的花,卻沒結(jié)幾個果!
為什么碧桃難結(jié)果呢?回到家中,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腦。終于有了發(fā)現(xiàn):原始的花,都是單瓣的,一朵花里,有許多雄蕊,但有時會發(fā)生基因突變,一些雄蕊會變異成花瓣,人們喜歡花瓣多的花,所以這些異化的品種,便被人奉為珍寶,細心呵護著。慢慢地,越來越多的雄蕊異化成花瓣,花瓣越來越多,花兒越來越好看,可是雄蕊卻越來越少了。這樣的花還能成功地傳粉受精嗎?所以,花瓣多的花朵,往往結(jié)不了果。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了解到這樣的答案,沒關(guān)系,可以讓學生們在班級里進行分享交流。這令人大跌眼鏡的結(jié)局,讓孩子們對碧桃,甚至對人生又有了新的認識:
其實,那種五瓣的桃花也挺好看的,可是為什么人們一定要以“多”論英雄呢!如果一張華麗的外表下藏著一個粗俗的靈魂,那么,再漂亮的東西,也只是繡花枕頭一包草!所以,我們不能做一個虛有其表的人!
六年級:夏天的蹤跡
立者,建始也。立夏,意味著夏天就要來了。立夏時節(jié),夏天真的來了嗎?六年級的同學來“尋找夏天的蹤跡”。
夏天的蹤跡從何而來?從“物候”來。古人早就觀察到:隨著太陽的偏移、氣溫的變化,世間的萬物都發(fā)生著變化。所以,就有了“七十二候”。立夏的三“候”是:
立夏
初候 螻蟈鳴 螻蛄也,諸言蚓者非。
二候 蚯蚓出 蚯蚓陰物,感陽氣而出。
三候 王瓜生 王瓜色赤,陽之盛也。
這些現(xiàn)象,有迷信的說法。但是,在現(xiàn)在的城市里,學生們是看不到了。但沒關(guān)系,我們可以觀察自己身邊事物的變化。在立夏的前三天,六(3)班的學生們注意到了許多事物,有枇杷結(jié)果、格桑花開、廣玉蘭開、月季盛開、蠶豆花開、石榴花開……那么,哪一種現(xiàn)象,可以成為常州地區(qū)立夏的“初候”呢?經(jīng)過統(tǒng)計,大家決定以“月季絢爛”來作為常州立夏的“初候”。
六(4)班的觀察視角不一樣,因為這幾天里下了好多雨,所以,學生們用“大雨滂沱”作為常州立夏的初候。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老師和學生們一起四處觀察著:公園、小區(qū);城市、鄉(xiāng)村……繼續(xù)尋找夏天的蹤跡。
在評選常州的“候”時,有的學生堅持認為自己的觀察是正確的。所以,不光古人可以有“七十二候”,我們班也可以評選“常州的七十二候”,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七十二候”。
立夏
六(4)班 馮樂怡
古人的“三候” 常州的“三候” 我的“三候”
初候 螻蟈鳴 大雨滂沱 月季燦爛
二候 蚯蚓出 石榴花開 石榴花開
三候 王瓜生 蚯蚓出土 枇杷結(jié)果
立夏
六(3)班 韓丹榕
古人的“三候” 常州的“三候” 我的“三候”
初候 螻蟈鳴 月季絢爛 廣玉蘭開
二候 蚯蚓出 枇杷結(jié)子 無花果出
三候 王瓜生 氣溫飆升 驕陽似火
在立夏的15天里,六年級的學生對大自然有了許多的認識。他們用各種方法來表達著自己的情感。六(3)班同學模仿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填了一些曲。
天凈沙·立夏
月季玫瑰格桑。
空調(diào)電腦冰箱。
西瓜可樂冰棒。
烈日當空,
心靜人自然涼。 天凈沙 立夏
空調(diào)電扇冰箱。
熱風暴雨驕陽。
葡萄椰子西瓜。
烈日炎炎,
作業(yè)仍在筆下。
這些曲,無論從格律,還是從意境來說,都沒有一項是符合的,但沒關(guān)系,學生的快樂從這里出發(fā)。
六(4)班的同學寫的是自由風格詩,請欣賞:
夏,
在烈日下生長,
你看!
他奔跑過的地方,
迸發(fā)出生命的力量。
夏,
在雷雨中綻放,
你聞!
他跳躍過的地方,
彌漫著花草的清香。
夏,
在熱浪中歡唱,
你聽!
他翻滾過的地方,
樹間奏出歡樂的樂章。
咬一口紅亮的西瓜,
香甜的汁水在味蕾上迸發(fā)。
幸福的滿足感,
猶如一陣涼風。
夏日的感覺,
就是那樣多姿多彩……
在夏天即將到來的時候,師生們繼續(xù)著前面的觀察,快樂地尋找著夏天的蹤跡,我們從生活中引入作文的活水,在實踐活動中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