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樓,過情關(guān):問世間情為何物 ?紅樓最為動人的是愛情。毫無疑問,寶黛的愛情最撥人心弦。其中有美好,也有煩惱;有希望,也有失望;有生死不離的心,卻避不開生離死別的命。千般滋味,萬種糾結(jié),恰如人生。一別之后,繁華落盡,了無痕跡,又恰如一夢。紅樓是一場夢,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因為是夢,所以要看破、放下,這或者才是紅樓的真正主題。這對于我們普通人或許太高了。但至少我們可以學著紅樓的情種們深情一些。這樣,至少人生還能多一些美好和回味,少一些平庸與乏味。
讀三國,過爭關(guān):人到底爭個什么 ?三國的關(guān)鍵詞是陰謀陽謀、爾虞我詐……歸結(jié)為一個字就是“爭”。但是,曹操的一世功業(yè)在身后也終被老謀深算、隱忍等待的司馬懿家族竊取;劉備爭得三足鼎立中一方諸侯,也不得不在白帝城托孤、抱憾離世;諸葛孔明神機妙算、運籌帷幄,一力孤擎蜀漢,終究也不過一場秋風五丈原的凄涼……人到底爭個什么?
如果人人覺悟,天下也就沒有爭;如果人人不爭,也就天下太平了。這可能就是三國最深邃的命題。只可惜,每個人不爭一爭,不歷遍世間爭斗及背后的成敗禍福,是不會覺悟的。人生就是這樣,很多道理早就知道,卻非要在經(jīng)歷后才能明白。
讀水滸,過利關(guān):我們的仗義去哪了 ?水滸最重要的,便是仗義。什么是仗義?仗義就是魯智深看萍水相逢的父女被人欺負,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仗義就是武松快活林里醉打蔣門神,即使早有退隱之心,也要為了兄弟情義堅持到最后,哪怕因此斷掉一臂……他們看不得不平。那一場場“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背后其實就是情義二字,而反面也是兩個字:利益。如今很多人把利益看得很重,有沒有想過仗義去哪兒了?
讀西游,過欲關(guān):覺悟還是執(zhí)迷不悟 ?西游里是一條取經(jīng)之路,我們的人生則是一場覺悟之旅。孫悟空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卻逃不出如來的手心,這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現(xiàn)實,也是人生中那些逃不開的宿命。七十二變是一種本事,而人世間也不得不有各種身份和面孔。真假美猴王最耐人尋味——人最難戰(zhàn)勝的就是自己,最該用心的也是自己……
孫悟空頭上有一個金箍,那是他虛妄之心的隱喻,正是因為不能收斂,才惹得這外來的約束。我們每個人其實也都有執(zhí)念和欲望,欲望因執(zhí)念而生,執(zhí)念因欲望而固。有人看到了,所以求覺醒;有人看不到,于是執(zhí)迷不悟。當今時代,前者太少,后者太多。而到靈山的距離,恰好是十萬八千里,本是孫悟空一個筋斗就能到的,正如迷與悟,就在一念之間。(《老年博覽·下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