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宏宇
摘 要:高中時期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階段,對于學生來說,高中階段的特殊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高中生即將成年,二是高中生即將步入社會。德是人立身立事的根本。在學生踏入社會、成年之前,學校通過德育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就顯得非常重要。文章從班主任教學管理視角,指出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開展的途徑。
關(guān)鍵詞: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途徑
中圖分類號:G451.6;G63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35-0015-02
德育歷來是我國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推進和新課改的深入,德育更是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诟咧猩谏硇姆矫娴奶厥庑?,高中班主任在教學管理工作中應(yīng)高度重視學生德育工作。那么,高中班主任應(yīng)該如何有效開展德育工作呢?
一、提高德育能力,言傳身教雙管齊下
高中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期,這一時期,受諸多因素影響,許多高中生都有逆反心理。為了使高中生由少年向成人順利過渡,高中新課標明確擬定了德育目標和內(nèi)容。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德育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zhì),讓學生積極參與公民道德建設(shè)。班主任肩負著班級教學管理的主要職責,德育也是班主任工作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作為學生的引領(lǐng)者,班主任要發(fā)揮自身在德育工作中的積極作用,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yǎng),積極探索德育路徑。
確切來說,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注意并做好以下幾點:首先,改變傳統(tǒng)的以傳授知識和技能為主的教育理念,充分認識到德育之于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在教學管理中,要做到德育為先,將德育工作擺在首要位置,制訂完善的德育工作計劃,認真務(wù)實、積極主動地開展德育工作。在德育工作中,要堅持黨的教育方針,立足崗位,明確德育目標,敬業(yè)奉獻。其次,本著對社會負責、對學生負責的原則,高中班主任要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在道德品質(zhì)、行為習慣、治學方法等方面不斷完善自己。比如,高中班主任要根據(jù)教師職業(yè)行為準則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根據(jù)德育工作需要廣泛閱讀各類教育學、心理學書籍,以開闊視野,提高德育理論水平和道德素養(yǎng)。再次,在德育工作中,要以身示范,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將德育巧妙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比如,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緊跟時代步伐,敏銳捕捉高中生思想變化的特點,與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為學生指點迷津。還要通過言行舉止給學生以引導,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和教育學生。只有這樣,高中班主任才能在德育工作中增強說服力和感染力,才能實現(xiàn)德育工作目標。
二、打造和諧班級,構(gòu)建良好的班風
班級是學生學習、活動的重要場所,良好的班風對學生的德育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高中生年齡在16歲~18歲,當代高中生都是在電子產(chǎn)品的包圍和陪伴下長大的,許多學生深受影視文化或外來文化影響,思想多元化,且個性鮮明,在言行上不愿受到約束。在德育工作中,傳統(tǒng)的以理論灌輸為主的“填鴨式”教育模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當代德育工作的需要。在班級這個大集體中,高中生的思想和行為在不知不覺中容易產(chǎn)生共性。所以,班主任要高度重視和諧班級建設(shè),借助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良好的班風來開展德育工作。
根據(jù)高中生的性格特點,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必須凸顯學生的主人翁地位,使學生在民主管理、和諧班級建設(shè)中養(yǎng)成道德意識,規(guī)范言行舉止。凸顯學生的主人翁地位,重點是讓學生有表現(xiàn)的機會和自我管理的意識。鑒于此,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實行民主管理制度,將班級管理權(quán)交給學生,如讓學生集體選舉他們信得過的班長和班委會成員,讓學生群策群力,共同制定管理制度。這樣做,可以讓學生在自我管理中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奉獻靠大家”的思想。在此基礎(chǔ)上,要以“營造良好學習環(huán)境,構(gòu)建和諧集體”為目標,讓學生們互幫互助,團結(jié)協(xié)作,不斷前進。同時,班主任要鼓勵學生各盡其能,發(fā)揮所長,奉獻集體,構(gòu)建良好的班風,使學生們?nèi)缤胰艘粯雍湍老嗵?,使學生明白自己是班級的一分子,班級的榮譽與自己休戚相關(guān)。這樣,可以讓學生在集體這個大環(huán)境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yǎng),有效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而良好的班風,能夠為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德育工作也會因此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活動為載體,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
長期以來,受“應(yīng)試教育”理念影響,許多教師在教學管理中只關(guān)注學生的學業(yè),不重視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提升。而且高中生的學習任務(wù)較重,背負著高考壓力,所以許多學生沒有精力關(guān)注學習以外的事情。然而,這與新課程改革精神是相背離的。新課標要求教育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新教學手法和教學內(nèi)容,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以此為指導,高中班主任應(yīng)選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開展德育。德育活動是德育的重要載體,也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德育模式。因此,高中班主任可以借助各種形式豐富、寓教于樂的德育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
從學生的角度來講,“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高中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深刻認識道德的作用和意義。然而,高中生即便有道德意識,也不一定會踐行道德理念。所以,班主任要想辦法避免學生的道德認識始終停留在較為淺顯的層面。班主任可以在陶行知先生“教學做合一”思想的指引下,為學生提供更多“做”的機會。如班主任可以以“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為主題,結(jié)合真實案例開展一系列的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在學校舉行的升旗儀式中,班主任可以讓班級學生代表以“道德”為主題開展國旗下講話活動。在重大的節(jié)日、紀念日,可以開展各種德育實踐活動。在五四青年節(jié),可以讓學生以“中國夢——我的夢”為主題開展演講比賽,或者主辦一期關(guān)于青春主題的板報。在母親節(jié),可以讓學生以“感恩母親”“感恩親人”為主題,開展關(guān)于感恩的系列實踐活動,讓學生給母親寫封信,發(fā)個短信,給母親制作一個簡單的賀卡,對母親表示感謝。在重陽節(jié),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敬老院慰問老人。班主任通過德育活動進行德育滲透,能夠突破傳統(tǒng)的教條式德育模式的束縛,增加德育的趣味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道德實踐中。
四、注重家校合作,滲透德育新理念
新課程標準倡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主張構(gòu)建開放的教學模式。具體到品德教育方面,班主任要根據(jù)學生的成長成才需要,使德育不斷向外延伸,借助各種渠道的交流和對話,為學生的道德發(fā)展搭建平臺。家庭是學生起步的搖籃,家庭教育是學生德育的重要途徑。家校合作,是一個古老的話題,也是拓寬德育渠道和提高德育成效的一個重要途徑。所以,高中班主任在德育中既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guān)心學生,愛護學生,信任學生,還要重視家庭在學生德育方面的積極作用,構(gòu)建家校合作橋梁,匯聚德育合力,為學生成長成才加油助力。
家校合作在高中德育中的實現(xiàn)途徑有:班主任與家長進行深入交流和溝通,使彼此深刻理解對方的期望;本著合作與尊重的原則,共同探索德育途徑,以班級為單位,以家長委員會和班主任為中心,構(gòu)建人人參與、各司其職的協(xié)作德育模式,借助校園和家庭“德育分享會”,共享先進的德育理念與經(jīng)驗;經(jīng)常舉辦各種德育講座和校園活動,引導家長參與到學校德育工作中,使家長了解德育的本質(zhì),觸摸到家庭德育的本質(zhì)問題,以提高家長的文化素養(yǎng)和德育能力,形成教育合力,促進高中生成長成才。
綜上所述,班級是學校的基本單位,班主任是班級的直接負責人。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從自身做起,規(guī)范舉止行為,結(jié)合學生的性格特點有效開展德育工作。唯其如此,才能提高德育的有效性,促使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張鴻.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摭探[J].成才之路,2018(34).
[2]肖利娟.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德育功能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3]韓雪.試論高中班主任如何開展德育工作[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6(03).
[4]遲希新.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特點與實施策略[J].中小學德育,2013(10).
[5]王志偉.走進學生心靈,打開學生心扉——淺談高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J].教書育人,2018(22).
[6]李剛.新課改背景下的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創(chuàng)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