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航
本文主人公付志周
他從河南開封來到新疆和靜縣支邊,并在新疆娶妻生子。因不堪忍受“人被風(fēng)沙欺負(fù)”,他開始了曠日持久的造林治沙之旅,用35年時間種下了80萬棵樹,治理了1.2萬畝沙化地,保護了158萬畝耕地,成功阻止了風(fēng)沙對農(nóng)田的侵蝕。2018年11月30日,他走進人民大會堂,受到國家領(lǐng)導(dǎo)人的親切接見,并獲得了“全國三北防護林建設(shè)40周年綠色長城先進獎?wù)隆?。如今,已?jīng)76歲高齡的他,仍堅守在造林治沙的第一線,帶領(lǐng)著兒孫們在沙漠中堅持種樹治沙。他,就是被譽為“當(dāng)代愚公”的付志周。
1943年,付志周出生于河南省開封市,高中畢業(yè)后響應(yīng)國家號召,同十幾個開封青年來到新疆支援邊疆建設(shè)。入疆后,他們被分配到和靜縣哈爾莫敦鎮(zhèn)哈爾莫敦村勞動。剛在村子落下腳,他們十幾個年輕人就來到村口,站在高崗上翹首向遠處望去,只見滿眼黃燦燦的“麥子”。一個女青年蹦跳著歡呼起來:“好大的一片麥田??!這回不愁沒有饅頭吃了!”可當(dāng)他們歡呼雀躍著跑近一看,頓時就傻了眼——哪里是什么黃燦燦的麥田,分明是漫漫黃沙中一片枯黃的芨芨草!
當(dāng)晚,由于村子里沒有電,他們早早地就躺下睡了。夜半,迷迷糊糊中,他們聽見屋外風(fēng)沙嗚嗚做響。翌日一早醒來,驚恐地發(fā)現(xiàn),身上蓋的被子鋪了一層黃沙,頭發(fā)、臉、鼻孔里也都是沙子,就連鍋灶、臉盆里也都是沙子。那幾個從城市來的青年,被如此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駭住了,禁不住叫苦連天,都有些后悔來這兒。可其中一個女青年不但不抱怨,還熱情滿懷:“別看現(xiàn)在這里黃沙漫漫,但我相信經(jīng)過我們的努力,一定可以讓這里改天換地,變成芳草萋萋、綠樹成蔭的美麗家園?!睆哪且豢唐?,陳愛蘭這個名字就住進了付志周的心里。
在以后的勞動和生活中,付志周開始關(guān)注陳愛蘭,他發(fā)現(xiàn)陳愛蘭不但不怕苦、不怕累,而且非常樂于助人。一天,付志周干活時衣服剮了一個大口子,回到住地后,陳愛蘭主動幫他縫補好了。來而不往非禮也,付志周也經(jīng)常幫陳愛蘭干一些體力活兒。慢慢地,愛情的小火苗就在兩個人心里一點一點地燃燒起來了,而且越燃越旺。一年后,付志周便與陳愛蘭正式確立了戀愛關(guān)系。
付志周與陳愛蘭志趣相投、志同道合,他們都有“扎根新疆、建設(shè)新疆”的意愿,又都有一種“不會被困境嚇倒,更不會退縮”的堅韌精神。兩年后,付志周與陳愛蘭征得了雙方父母的同意后,在新疆和靜縣民政局領(lǐng)了結(jié)婚證,并舉辦了一場簡單的婚禮,算是在新疆徹底扎下了根。隨后的十幾年里,他們的三個兒子和三個女兒相繼出生,為這個新建立的小家庭注入了勃勃生機。
期間,和他們一同來的十幾個青年,都因忍受不了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相繼返回河南開封了,只有他們兩個不忘初心,留了下來。有人笑他們“憨”,他們卻說:“當(dāng)初,我們是懷著支援新疆建設(shè)的理想和信念來到這里的,我們不能半途而廢,更不能當(dāng)可恥的‘逃兵……”
1983年,國家推行“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zé)任制”,土地分到了各家各戶手里。付志周家也分到了47畝土地,這可把夫妻倆高興壞了。那年春天,付志周和妻子在承包田里栽下棉花苗,眼見著小苗一天一天吐出新綠,夫妻倆高興得合不攏嘴。然而,一場風(fēng)沙一夜之間就把地里的小苗全“埋”死了,看著地里被黃沙“埋”死的棉花苗,付志周倔強地說:“我就不信我斗不過風(fēng)沙!”付志周和妻子商量后決定——種樹治沙。
1984年初,付志周和妻子在自家承包地邊上,開始用最古老的方法種樹——他趕著牛車?yán)蠘涿绾退?,用鐵鍬和砍土曼(類似于洋鎬的工具)挖樹坑。前邊樹坑剛剛挖好,還沒把樹苗移進去,沙坑就塌方了,樹坑又被沙子填平了。怎么辦?
付志周想到一個辦法:在挖樹坑之前,先在樹坑位置倒上點水,然后再開始向下挖。因為水能起到一定粘合和固定的作用,樹坑不僅可以挖得深一些,樹坑周圍的沙子也不會立刻倒塌把樹坑填平。利用水維持短暫平衡,付志周剛在前邊把樹坑挖好,陳愛蘭就在后邊趕緊把樹苗移進坑里,用手扶正之后再填埋上沙土。
樹苗栽好之后,剩下就是給樹苗澆水,缺了水樹苗沒法活。而沙漠里沒有水,付志周和妻子就趕著牛車,從村子里一車一車地拉水,一桶一桶地提水,一棵樹一棵樹地澆水。每澆下一瓢水,付志周就仿佛看到樹苗長出了一片嫩葉;每澆下一桶水,付志周就仿佛看到小樹苗長成一棵郁郁蔥蔥的大樹;每澆下一車水,付志周就仿佛看到了一大片綠油油的樹林。在付志周眼里,滿眼是綠色的希望。
然而,現(xiàn)實真的很殘酷,他們辛辛苦苦種下的樹苗,還沒挺過一個月便都枯死了。這時,村子里的人開始七嘴八舌地嘲諷他們:“這不是兩個大傻子嗎?有錢沒地方花往沙子里扔!千百年來,咱這地方就沒種活過樹!”面對村里人的挖苦與嘲諷,付志周不但沒有氣餒,反倒更加堅定了種樹的決心。他和妻子依然每天早出晚歸,不顧疲累地種樹、澆水。
經(jīng)過仔細(xì)觀察和琢磨,付志周注意到,樹苗種下去之后,每次為樹苗澆水時,澆下去的水很快便滲進沙子里了,樹苗根須幾乎沒有吸收到一滴水分。沒有水分的滋養(yǎng),樹苗怎么可能存活?為此,付志周想了一個有效的辦法:在栽種樹苗之前,先把每棵樹苗根須裹上一團泥土,由于泥土有固水作用,每天澆下去的水大部分能被樹苗根須吸收,經(jīng)過一段時間,樹苗根須長長了、扎深了,也就不容易被旱死了。這一招果然奏效,樹苗的成活率顯著提高。
種樹的地方離村子有三四公里,付志周和妻子常常早出晚歸。為了多種樹,他們中午不回家吃飯,而是吃從家?guī)У酿z頭和咸菜。時間一久,付志周和妻子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胃病。有一次,付志周胃病發(fā)作,疼得他在地上直打滾。陳愛蘭喚回大兒子把付志周送進醫(yī)院。出院后,兒子和女兒們都不贊同付志周和陳愛蘭再去種樹了,怕他們把身體搞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