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
項墨林是明代著名收藏家、鑒賞家,他一生傾其所有地去購買自己心儀的藏品。據(jù)后人統(tǒng)計,他的書法收藏總量占故宮博物院的一半,世界上很多博物館的中國書法類藏品多來自于他的收藏。
項墨林出身名門望族,繼承了家族的大部分財產(chǎn),有雄厚的資金滿足自己這個奢侈的愛好。只要是他看中的藏品,價格無論多高,都會出手拿下。對于收集到的藏品,他還有個習(xí)慣——記賬。
他收藏的最貴的藏品當(dāng)數(shù)王羲之的《瞻近帖》,足足花了兩千金,懷素的《自敘帖》也價值千金。在當(dāng)時,這樣的價格可謂天價。一金可以買兩石大米,而一套高檔房子大約值400金。盡管很貴,但并不妨礙項墨林掏錢將喜歡的藏品收入囊中。
藏品越來越多,家里的錢卻越花越少,于是項墨林想到自己可以通過倒賣書法古玩來賺錢。由于一直鉆研書法古玩,他的眼光獨到,一眼就能識別出真品與贗品。對于喜歡的藏品,買回來后收藏,不喜歡的藏品,則買回來出售,從中賺取差價。
這天,項墨林跟一個熟悉的商販約好,去取一幅字畫。這個商販專門販賣書法字畫,項墨林從他手中得到過幾幅名家真跡,雙方因此建立了信任。上次去時,他因為錢沒有帶夠,草草看了幾眼,便和商販另約時間過去取。
當(dāng)他準(zhǔn)備付錢時,猛然發(fā)現(xiàn)這幅字畫其實是贗品。但因為字畫逼真,商販之前也沒有看出來。本來他可以以這幅畫是贗品為由拒絕購買,但他卻假裝毫不知情地買走了這幅畫。一旁的仆人看了出來,小聲嘀咕了兩句,項墨林卻示意他不要說話。
回去的路上,仆人說出了他的疑惑。項墨林說:“這是我的錯,當(dāng)然由我負(fù)責(zé)。如果當(dāng)初我仔細(xì)看了,當(dāng)場發(fā)現(xiàn)問題,可以拒絕不要??傻搅艘呀?jīng)說好價格、約定取畫的時候,我怎么能再反悔呢?這幅藏品對我來說,是最貴的藏品,因為‘誠信這兩個字?!?/p>
后來,商販知道了詳情,對項墨林肅然起敬,并且以更低的價格賣給了他很多書法字畫,項墨林也從他手中得到了不少藏品。
【談古論今】
失去誠信,所擁有的一切金錢、榮譽……都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如過眼云煙,終會隨風(fēng)而逝。不欺騙,不隱瞞,才是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