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 王懷江 袁東野 陳秋華 王丹丹
摘 要:本文介紹了一種基于壓電超聲波原理的管道內檢測器設計,有效克服了漏磁內檢測器數據解讀門檻較高、對腐蝕深度和面積測量精確度不足等缺陷。通過超聲波探頭的合理配置及后處理算法的優(yōu)化能夠大大的提升管道內檢測的工作效能,對提高海底管道腐蝕檢測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超聲波檢測;管道內檢測;腐蝕缺陷
中圖分類號:TE9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21-0143-02
1 管道內檢測技術發(fā)展概述
管道內檢測器技術主要有兩種:漏磁內檢測器[1]以及壓電超聲波內檢測器[2]。漏磁內檢測器適用面較廣,但漏磁內檢測器的數據解讀門檻較高,特別是在判斷腐蝕面積以及腐蝕形狀時會出現較大誤差。我國在內檢測器開發(fā)領域漏磁內檢測器取得了較大進展,但在壓電超聲波方面仍是空白。壓電超聲波內檢測器用于液體介質的管道的檢測,具有檢測數據精度高和置信度高的特點,也可以激勵45度橫波用于管壁內的裂紋缺陷的檢測,并且其檢測精度不受壁厚或內外壁的限制,可同時實現管道腐蝕與裂紋的檢測[3]。
2 壓電超聲波檢測器的檢測原理簡介
壓電超聲波的檢測原理為:超聲波探頭發(fā)射脈沖至管道內壁,管道內壁的反射信號為界面波信號,傳播至管道外壁并反射的信號為底波信號,一般情況下接收信號會出現一次底波,二次底波等。超聲波信號的界面顯示成為A掃描。A掃描信號通過設置首波閘門進行內表面始波識別與時刻標記,設置一次波閘門進行一次底波拾取,設置二次波閘門進行二次底波拾取,并通過數據壓縮閘門進行相關數據信息存儲。如圖1所示為我們采用的壓電超聲波探頭采集到的超聲波信號,中心頻率為5MHz,帶寬超過75%。由此可以清晰看到一次回波至多次回波。
3 高精度壓電超聲波內檢測器的設計
圖2為壓電超聲波內檢測器概念圖,該檢測器主要基于12吋管道(直徑323.9毫米)內檢測研制,該檢測器包含128個測厚探頭,探頭圓周間距為7.36毫米,探頭的中心頻率為5MHz。檢測器一共分為四節(jié),分別為電池節(jié)、姿態(tài)節(jié)、電子艙和探頭節(jié)。四節(jié)的總長度約2.5米,節(jié)與節(jié)之間采用萬向節(jié)相連保證檢測器過彎頭時仍能順利通過,四節(jié)機械結構均采用完全水密封,能適應管道內的高壓環(huán)境。
檢測器探頭節(jié)由8個探頭臂組成,探頭臂均為柔性結構,由高分子柔性材料構成。所有探頭臂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探頭節(jié)自然狀況下,當進行最薄壁厚為3mm的管道檢測時,探頭架到檢測壁尾部依然能夠保證5%左右的過盈量,因此探頭架、檢測壁在壁厚變化時均能穩(wěn)定的貼合在管道內壁上,確保了探頭節(jié)檢測的穩(wěn)定性和檢測數據的可靠性,同時檢測壁的柔性結構屬性保障了探頭節(jié)最小曲率半徑為3D的彎頭通過性。
4 管道內檢測性能測試
管道環(huán)路全程全長約800米,管道上刻有各種腐蝕模擬缺陷,設備運行平均速度為1m/s,最高檢測速度為2m/s。圖3(模擬管路試驗)為檢測后得到的一段管道上人工缺陷分布,從圖中可以看出超聲波C掃描圖像很好地反映了管道缺陷分布以及幾何形狀的真實情況。圖3(實際管路試驗)為實際海底管道性能測試數據,測試距離為10公里,管道內部為生產水介質,檢測器在管道內部運行速度為1米/秒,管道測試后得到了精確有效的檢測數據,檢出1000多個內外壁腐蝕缺陷,所有發(fā)現的缺陷均精確地標注了位置、形狀、尺寸以及最大腐蝕深度等信息,從目標缺陷A掃波形可以判斷出腐蝕區(qū)域的最大腐蝕深度為7.83毫米。
5 結語
高清壓電超聲波管道內檢測器成功地對海底管道進行了實際測試,測試得到的檢測數據結果可靠,并精確判斷出缺陷的位置和形狀,檢測器產生的高清C掃描顯示圖精確地顯示出管道腐蝕的真實狀態(tài),本檢測器可以用來對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以及注水輸氣管道進行全覆蓋檢測,對提高長距離傳輸管道的檢測可靠性和精確性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健,崔劍雷,劉棟.高清晰度漏磁管道內檢測器主控系統的設計[J].傳感器與微系統,2012,31(5):129-133.
[2] 楊文博,徐今偉.超聲波管道腐蝕檢測器現場檢測[J].油氣儲運,1994,13(6):31-34.
[3] STEINHUBL S M, MANN D R. Engineering and ultrasonic tool run in a natural gas pipeline to detect SCC[C].IPC2008-64510,2008(7):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