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嶺
當塞尚把蘋果畫成藍色以后,大家對顏色突然開始有了奇異的視野,更不要說馬蒂斯藍色的向日葵、畢加索鮮紅色的人體、夏加爾綠色的臉了。
藝術(shù)家們都在追求絕對的真實,其實這種絕對往往不是一種常態(tài)。
我是真正見過藍色蘋果的人。有一次去參加朋友的舞會,舞會不免有些水果點心,我發(fā)現(xiàn)就在我坐的位子旁邊一個擺設得精美的果盤,中間有幾只梨山的青蘋果,蘋果之上一個色紙包扎的藍燈,一束光正好打在蘋果上,那蘋果的藍色正是塞尚畫布上的色澤。那種感動竟使我微微地顫抖起來,想到詩人里爾克稱贊塞尚的畫:“是法國式的雅致與德國式的熱情之平衡。”
設若有一個人,他從來沒有見過蘋果,那一刻,我指著那蘋果說:蘋果是藍色的,他必然要相信不疑。
然后,燈光變了,是一支快速度的舞,七彩的光在屋內(nèi)旋轉(zhuǎn),打在果盤上,所有的水果頓時成為七彩的斑點流動。我抬頭,看到舞會男女,每個人臉上的膚色隱去,都是霓虹燈一樣,只是一些活動的碎點。當刻,我不僅理解了馬蒂斯、畢加索、夏加爾種種,甚至看見了除去陽光以外的真實。
在陽光下,所有的事物自有它的顏色,當陽光隱去,在黑暗里,事物全失去了顏色。設若我們換了燈,同樣是燈,燈泡與日光燈會使色澤不同,即使同是燈泡,百燭與十燭間相去甚巨,不要說是一支蠟燭了。我們時常說在黑夜的月光與燭光下就有了氣氛,那是我們多出一種想象的空間,少去了逼人的現(xiàn)實,即使在陽光艷照的天氣,我們突然走進樹林,枝葉掩映,點點絲絲,氣氛仿佛濾過,就圍繞了周邊。什么才是氣氛呢?因為不真實,才有氣有氛,令人迷惑?;蛘哒f除去直接無情的真實,留下迂回間接的真實,那就是一般人口里的氣氛了。
有一回在鄉(xiāng)下,聽到一位農(nóng)夫說到現(xiàn)今社會風氣的敗壞。他說:“都是電燈害的,電燈使人有了夜里的活動,而所有的壞事全是在黑暗里進行的。”想想,人在陽光的照耀下,到底還是保持著本色,黑暗里本色失去,一只蘋果可以藍,可以七彩,人還有什么不可為呢?
這樣一想,陽光確實是無情,它讓我們無所隱藏,它的無情在于它的無色,也在于它的永恒,又在于它的自然。不管人世有多少滄桑,陽光總不改變它的顏色,所以仿佛也不值得歌頌了。
熟知中國文學的人應該發(fā)現(xiàn),中國詩人詞家少有寫陽光下的心情,他們寫到的陽光盡是日暮(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盡是黃昏(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盡是落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盡是夕陽(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盡是斜陽(斜陽外,寒鴉數(shù)點,流水繞孤村),盡是落照(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guān))……陽光的無所不在,無地不照,反而只有離去時最后的照影,才能勾起藝術(shù)家詩人的靈感,想起來真是奇怪的事。
一朝唐詩、一代宋詞,大部分是在月下、燈燭下進行,你說奇怪不奇怪?說起來就是氣氛作怪,如果是日正當中,仿佛都與情思、離愁、國仇、家恨無緣,思念故人自然是在月夜空山才有氣氛,懷憂邊地也只有在清風明月里才能服人,即使飲酒作樂,不在有月的晚上難道是在白天嗎?其實天底下最大的痛苦不是在夜里,而是在大太陽下也令人戰(zhàn)栗,只是沒有氣氛,無法描摹罷了。
有陽光的天色,是給人工作的,不是給人藝術(shù)的,不是給人聯(lián)想和憂思的。
有陽光的藝術(shù)不是詩人詞家的,是畫家的專利,中國一部藝術(shù)史大部分寫著陽光,西方的藝術(shù)史也是亮燦照耀,到印象派的時候更是光影輝煌,只是現(xiàn)代藝術(shù)家似乎不滿意這樣,他們有意無意地改變光的顏色。抽象自不必說了,寫實,也不要俗人都看得見的顏色,而是透過畫家的眼睛,他們說這是“超脫”,這是“真實”,這是“愛怎么畫就怎么畫才是創(chuàng)作”。
我常說藝術(shù)家是上帝的錯誤設計,因為他們要在陽光的永恒下,另外做自己的永恒,以為這樣就成為永恒的主宰。藝術(shù)背叛了陽光的原色,生活也是如此。
我們的黑夜越來越長,我們的屋子越來越密,誰還在乎有沒有陽光呢?現(xiàn)在我如果批評塞尚的藍蘋果,一定引來一陣亂棒,就像齊白石若畫了藍色的柿子也會挨罵一樣,其實前后才不過是百年的時間。一百年,就讓現(xiàn)代人相信沒有陽光,日子一樣自在,讓現(xiàn)代人相信藝術(shù)家的真實勝過陽光的真實。
陽光本色的失落是現(xiàn)代人最可悲的一種,許多人不知道在陽光下,稻子可以綠成如何,天可以藍到什么程度,玫瑰花可以紅到透明,那是因為過去在陽光下工作占人類的大部分,現(xiàn)在變成小部分了,即使是在有光的日子,推窗究竟看到的是什么顏色呢?
我常在都市熱鬧的街路上散步,有時走過長長的一條路,找不到一根小草,有時一年看不到一只蝴蝶。這時我終于知道:我們心里的小草有時候是黑的,而在繁屋的每一面窗中,埋藏了無數(shù)蒼白沒有血色的蝴蝶。
萬物皆有顏色,而顏色卻是由光主宰的——就像一束藍光打在青蘋果上,讓它擁有了塞尚畫筆下那藍蘋果的色澤;當光線變得隱約,周遭事物則呈現(xiàn)朦朧、柔美的氣氛;當陽光隱去,黑暗讓事物全部失去了顏色,也讓人們隱藏不光明的行為……
光是如此的重要,不光影響了事物的顏色,更是影響著人們的心情,中國詩人詞家很少寫陽光下的心情,他們寫到的陽光盡是日暮、黃昏、落日、夕陽,唐詩宋詞里的情思、離愁、國恨也常常記錄在朦朧的月下、燈燭下。也許藝術(shù)的靈感更多的是來源于痛苦和憂思,因此只有朦朧的夜色才可以相配,那么我們的生活呢?是不是也要遠離陽光,在陰暗冷僻的角落顧影自憐呢?
陽光本色的失落是現(xiàn)代人最可悲的一種,當我們的黑夜越來越長,屋子越來越密,沒人在乎有沒有陽光的時候,作者給出了他自己的觀點:讓我們走到燦爛的陽光底下,不讓心里的小草染上黑色,保持內(nèi)心的陽光,給自己的生命著上燦爛的亮色!
【文題延伸】給生命著色;做一個精神明亮的人;黑暗與光亮(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