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峰
摘 要:席勒是維也納分離派的主要畫家,他有著短暫而傳奇的藝術人生,而他獨特的畫風也與他的經(jīng)歷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這位天才畫家向世人綻放他的才華的同時也推動了現(xiàn)代主義運動的蓬勃發(fā)展。在經(jīng)歷紐倫巴赫風波的低谷之后席勒的繪畫開始大放異彩,而他的藝術風格也收獲各大藝術家的青睞,常為后人研究與學習。文章主要研究席勒的藝術生涯和人生經(jīng)歷,探討席勒的繪畫風格的形成和演變過程,有利于深入賞析席勒的繪畫,以及對分離派和現(xiàn)代主義運動能有新的認識與見解。
關鍵詞:席勒;分離派;克里姆特;現(xiàn)代主義;紐倫巴赫事件
一、時代背景及早期風格
埃貢·席勒出生于19世紀末的維也納父母早逝,1906年在啟蒙老師斯特勞赫幫助下進入維也納藝術學院學習,后因不滿校風離開學院。當時由奧匈帝國統(tǒng)治的維也納正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現(xiàn)代主義興起,克里姆特創(chuàng)立了分離派。在得到克里姆特賞識之后席勒成功進入克里姆特的維也納工坊創(chuàng)作一些設計與繪畫,當時他對線的運用已經(jīng)到了如火純青的地步。后受分離派影響,他的風景畫在印象派的基礎上又體現(xiàn)出復雜而新穎的構圖,熟練運用點線面且極富想象力。1908年他在克里姆特推動下獲得了他的第一次藝術展覽的機會,并認識了高更,凡·高,馬蒂斯等對現(xiàn)代藝術產(chǎn)生深遠影響的畫家。這導致席勒的繪畫出現(xiàn)部分的抽象化,嚴謹而精細的線條勾勒出有力而分明的輪廓,并且具有極高的律動感,他吸收了克里姆特極強的裝飾性并成功將精美裝飾同人物融為一體,這一點克里姆特并沒有做到。盡管席勒在繪畫技法上已經(jīng)相當成熟,但他的畫風仍處于探索期。1909年他摒棄了虛假的“青年風格”,開始自畫像的創(chuàng)作,并釋放了自己的內心,逐漸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繪畫語言。雖然他依然未能擺脫克里姆特的影響,但我們能發(fā)現(xiàn)他的藝術才華在這個時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他的風格也逐漸成熟起來,自戀和性成為了他的標志,那一系列自畫像(圖1)可以明顯感受到這一點。
二、紐倫巴赫事件和成熟期
1911年席勒與沃利·諾伊齊爾相識,她是席勒一生中最重要的模特。很快她便成了席勒的情人,并和他同居。為了躲避人們的非議,他們來到了維也納郊區(qū)的紐倫巴赫。由于席勒在紐倫巴赫讓貧民窟兒童當裸體模特,雖然他給了酬金但還是被當?shù)鼐揭遭C兒童等多項罪名鋃鐺入獄。好在朋友的幫助下他最終只在獄中呆了三天。這是席勒一生中最黑暗的時期,但也正是因為這事他在名氣更大了,甚至開始走向國際化,他的藝術也在國際上開始傳播開來,許多畫廊與經(jīng)紀商找他尋求合作。此時的席勒的作品更加的狂野起來,甚至多了些放蕩不羈和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他的畫能夠深入人的內心去打開人性的黑暗,讓人更清晰地重新審視自己。精湛的線條無疑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流暢而有力,點綴的色彩與線條完美結合并融于一體,具有很強的藝術表現(xiàn)力,這些都是以往所不及的。他也擺脫了克里姆特的影響,步入個性化時期,開始朝著人生巔峰大步邁進。
三、巔峰即結束
成名后的席勒拋棄了沃利,決定和出身于中產(chǎn)階級家庭的伊迪斯結婚,諷刺的是席勒是極其反感中產(chǎn)階級價值觀的。而伊迪斯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最終和席勒于1915年結了婚。在繪畫上1917年創(chuàng)作的《死神與少女》是席勒的巔峰之作(圖2),而在1918年克里姆特死于流行性感冒之后,席勒扛起了分離派的大旗,隨即舉辦了分離派49周年畫展,并因此收獲大量聲譽和金錢,他的藝術生涯的也達到了頂峰。可惜天妒英才,就當他登頂藝術巔峰的時候,死神無情地降臨了。先是他的妻子也死于流行性感冒,三天后席勒也沒能逃過死神的魔爪,這位天才畫家也永遠定格在了28歲。
結語:席勒的突出成就在于線的精妙運用和恰到好處的裝飾感和設計感,他將繪畫提升到了一個精神層面,他將人性揭露出來讓觀眾一覽無余,為世人驚嘆。回顧席勒這短暫而偉大的一生,其藝術至今仍然璀璨奪目,閃耀出巨大的光芒。
參考文獻:
[1] 李維菁.《席勒》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10.
[2] 黎加多.《西方大師經(jīng)典——席勒》安徽美術出版社,2011.03.
[3] [德]沃爾夫-迪特爾·杜貝著.張言夢譯.《表現(xiàn)主義藝術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