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豐
一
天上星月,地上花朵,是大自然最能愉悅人的眼目和心靈的物象。星月太過遙遠,人的精神難以抵達,花朵就不同,只要貼近泥土,它總是綻放出美麗,撫慰你的情感。寫到這兒,扭頭一看,窗外父親養(yǎng)的海棠開花了,紅艷的花朵間鑲嵌著金黃的花蕊,花朵緊貼枝干,雖是缺少一點莖葉的過渡,但卻是那種開門見山的喜悅。
鐵桿海棠,父親發(fā)出的是這個音,許多年我一直誤以為就是“鐵桿”,從未在深處琢磨。直至去年,我應《老人春秋》雜志之約,寫了一篇父親養(yǎng)花的小文,我把草稿給父親看,他指著文中的“鐵”字說:“錯了,是貼心的那個貼。”我這才悟出父親養(yǎng)的那盆海棠,花朵是緊貼在枝干上的,學名其實是叫“貼梗海棠”。弄清楚一種植物名字的含義,有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貼梗海棠之名,源于明代《群芳譜》所載:“海棠有四品,皆木本,西府海棠、垂絲海棠、木瓜海棠和貼梗海棠?!辟N梗海棠在中國有非常長的栽培歷史,據(jù)考證《爾雅》中的"楙"即是此物。它是早春開花的,花色依品種不同而有差異,桃紅、朱紅、粉紅、肉紅、橙紅、月白、復合色,朵朵花瓣光潔剔透,宛若大觀園里風采極致的妹妹們。
花兒依著節(jié)氣時令而至,從不誤時。對季節(jié)的感知,植物遠比人類敏銳。
其實,最早開花的是迎春花。它的名字很直接,所有開花的植物,好像只有它無需想象。春天剛剛睜開蒙眬的睡眼,沿河的柳枝未見一絲綠意,我漫步澇河畔,看見了幾叢迎春花,淡黃的花朵散淡地分布在細長的枝條上,花香縈縈繞繞,若有若無,引我靠近。近前瞧花朵,有的含羞待放,有的淡定綻開,一副副優(yōu)雅的微笑。很喜歡宋人韓琦題為《迎春花》一詩的前兩句:“覆闌纖弱綠條長,帶雪沖寒折嫩黃?!弊聊ピ娨猓趧C冽的寒風中,一簇簇形如小喇叭的花朵,疏密有序地點綴在碧綠的枝條上,攀附在欄桿上,主人冒著嚴寒折下黃色的花朵。人、情、景,皆在其中。
迎春花的妙處在于不大開大放,盛氣凌人,而是“潤物細無聲”,像極了賈府里的迎春姑娘,溫柔沉默,內(nèi)涵少女之羞澀,吻合我的審美意識。
佛曰:一花一世界。此句極適合蒲公英。春分一過,光陰寸長,泥土上頭悄然開放,一直綻放到秋收之前。它開黃色的花,花朵蘊含豐富的花蜜,開花時節(jié),蜜蜂會蜂擁而至。我們這兒的鄉(xiāng)下人稱蒲公英為黃黃苗,驚蟄過后,山野間綠意尚淺,黃黃苗就嶄露頭角,破土、發(fā)芽、開花,釋放淡淡的清香。如布谷鳥一般,蒲公英見證農(nóng)事,因之又叫“布谷英”。令我驚異的是,它花開正午,早晨和傍晚不開?;ǘ錉N爛明亮,是快樂而暖心的顏色。有風吹來,便四散飄逸,適合童心的舒展。它的頭上戴著冠毛結成的絨球,色彩有白、紫、黃三種,有風吹來,便四散飄逸,在天地間孕育新的生命。對愛美的女性而言,蒲公英是福音。它的花朵煎成藥汁,可去除女人臉上的雀斑,生了孩子的女人用它的花和葉一起熬制喝了催乳。一旦確定了它的健美作用和藥用身份,就有人把它的花語想象為“永不止息的愛”。
童年時的竹籬笆外,飄散著蒲公英的氣息,約伙伴一同去采蒲公英,嬉笑著把它的花朵插進女孩兒的頭發(fā)里,等待她長大當作新娘娶回家。老人們說,哪個女孩兒頭上的花多,將來一定會嫁個好男人。女孩兒哭了,我們摸不透她們的心,以為是生氣了,慌忙躲開她們,伸出雙手去迎接風里潔白的飛絮。后來才恍然大悟,她們的淚水不是傷心,而是幸福。幸福時也會落淚?我們那會兒壓根就不知道。
蒲公英,撫慰著我心中的柔情。頭發(fā)上戴著我采摘的蒲公英花朵的女孩叫小潮,瘦瘦的臉蛋,洋溢著微笑的單眼皮,耳朵旁有顆黑痣,頭上梳著馬尾巴,跑起來左晃右晃。她的頭發(fā)上戴過不知多少朵我采摘的蒲公英,那些花陪伴她到了十四歲,就再也不許我給發(fā)髻上插花了,也許內(nèi)心渴望,但表面上還是要拒絕,以示成熟與羞澀。二十歲那年,她出嫁了,嫁給了鄰村的一個小伙,至今不知幸福不幸福。
如花開花謝,天命難違。
忘記了在哪兒看到一幅畫,背景為早春的田野上,一個小女孩鼓著腮幫吹著一朵蒲公英花。很在意這幅畫表達出的意境:鄉(xiāng)野之美。大美之景,從來都是由大自然生發(fā)出來的。人間最美的景色不是霓虹燈,不是建筑材料做出來的雕塑,而是植物的寫意作品。
退休后,我有了一個小院,第一個念頭就是在院子的泥土里圍一個竹籬笆,在泥土里撒下蒲公英的種子。朋友來訪,皺眉看著開花的蒲公英說,哦,怎么不種月季、牡丹、芍藥?我笑而不語。
春花總是宜人,這是因為身心經(jīng)過一個漫長冬天的萎縮,需要綻放的物象來調(diào)節(jié),漢語里的“心花怒放”,將心靈與花開銜接在一起。我以為,這個詞用在春天最合適。
人面桃花相映紅,桃花依舊笑春風,此二句是極致的桃花詩。清明看桃花,該是絕妙的選擇。一大早,文友劉君就約我去賞桃花,“古人拜倒在石榴裙下,咱們拜倒在桃花叢中,做個桃花君子,如何?”電話那頭,劉君爽朗地笑著。不一會,他開車到了我家樓下,帶我去了環(huán)山路,路兩旁是連片的果樹,直峪口村旁有片桃園,四五畝地大。桃花在開放瞬間會噴出逼人的花香,車窗開著,隔著老遠就聞到濃郁的香氣。近前下車,映入眼簾的是滿眼的粉紅,似云霞落人間。園內(nèi)園外,賞者云集,舉著相機、手機拍照。我與劉君步入桃林,靠近桃樹,凝視桃花嫣然的花瓣,撫摸那鮮嫩的容顏,忽的有了一個念頭:桃花倘若有心靈,會不會與我們相互傾訴清明的思念呢?
與劉君又去了燒柴峪。一條溝槐香襲人,一棵棵久違的槐樹站在山坡上,似曾相識,平靜如初?;被ǎ俏彝甑臉撕?,標記著我曾經(jīng)的歡樂,彌漫著靈魂里的芬芳。視野里,滿樹的槐花依然開得潔白如雪,復制童年的情景,見證歲月的輪回,摘了半車槐花回來,吃了頓可口的槐花麥飯,溫習了幼年的記憶。
高處不僅有槐花,還有春末的木瓜花,都是需要仰望的。在我居住的小城,一位年長的朋友家院子種了一棵木瓜樹,知道我惜花,在木瓜開花的谷雨節(jié)氣里,他便邀我去賞花。飽滿的花瓣掛滿枝頭,猩紅的熱烈,粉白的嫵媚,花朵爛漫絢麗,層層遞延,深淺錯落。現(xiàn)在很少見到木瓜樹的影子了,記憶里儲滿小時老家院里木瓜花的細節(jié),上樹摘下花苞喂兔子,揉碎花朵用花汁抹花臉,這是男孩子干的,女孩兒則把花苞插進頭發(fā),或者用針線把花苞穿成一串掛在脖子。兒時哪里懂得惜花,成年后的仰望,帶有一種懺悔的味道。
花的海洋,用在油菜花身上再恰當不過了。油菜花是最貼近平民身份的,花可觀賞,花謝后結籽可榨油食用。清明到了,秦嶺之南漢中盆地百萬畝黃燦燦油菜花的景致,儼然風平浪靜背景下花的海洋,春風,金黃了一片海,蔓延無際,非常適宜人像的背景。它的金黃,絲毫沒有令人覺得刺眼,眩暈,而是賞心悅目。它的審美價值在于連片之美,無堆砌之累,追求的是宏大的氣勢。這令我想起漢代的上林樂府,“撞萬石之鐘,擊雷霆之鼓”,其宏大的音響與氣勢,將人的審美情感引向外部的廣闊世界,在人與外部世界的交流中,形成了審美氣勢。漢中油菜花,亦是此種境界,構成了獨特的春之曲。如果適逢假日,私家車幾乎擠爆了西漢高速。穿越秦嶺賞油菜花,已成為“蜀地”晚春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油菜花屬于大美,而薺菜花屬于小美?!俺侵刑依畛铒L雨,春在溪頭薺菜花”,這是辛棄疾的詩句,予以薺菜花獨特的地位。在鄉(xiāng)下,薺菜絕對占據(jù)著野菜老大的地位,一是數(shù)量多,二是營養(yǎng)價值高。而祖母,尤喜薺菜花。她的整個春天,身心都系于薺菜身上。開春暖陽里,拿著小鏟,挎著籃子在麥地里挑薺菜是她春天里的幸福。晚春,薺菜開花了,細碎的白花星星點點掛在枝頭,被起身的麥苗遮掩。開了花的薺菜沒有人挑了,唯有祖母,小心翼翼地在麥苗間探下腳,把薺菜連根拔下,回去曬干熬湯讓全家人喝,說是養(yǎng)眼健胃,后來看到《本草綱目》中的幾個字:“明目,益胃”,這才服了祖母。
在我們這兒,春天開花的植物太多了,不下數(shù)百。春之賞花,心自怒放。
二
農(nóng)人盼立夏,他們渴望了一個冬春的小麥開始抽穗揚花,灌漿。小麥的花朵,盛開之時也不過像細碎的晨露,宛如剛剛落下的霜花,寄托著農(nóng)人的夢想。北方平坦的大地上,一望無際的麥花仿佛精神圖騰的圖案,與農(nóng)人樸實的生命息息相關。
夏日里,有一種品相特別的花,那就是荷花。小時,荷塘就在我家的老屋前,被一些彎腰的柳樹圍著。我喜歡睡懶覺,母親喊著我的小名,說荷花出來了,你還睡什么覺?聽見荷花兩個字,我一骨碌起身,連鞋子也顧不上穿奔到荷塘邊,伸長目光探望,只是荷尖,不見荷花,便抱怨起母親來。母親是從不說謊的人,怎么會騙我?誰知第二天一起來,荷花便靜靜地伏在了水面上。母親說我沒哄你吧,昨天就開花了,你沒看見就是了。多年以后,我才悟出,這片荷塘,陪著母親二十年了。母親是能感覺到它的生長過程的。換句話說,荷花是綻放在她的心里的。中年的夏日里,如果擁有足夠的閑暇,我會騎車去終南山下的金峰寺,不僅是因為寺內(nèi)適宜心境的氣氛,還在于寺門外池塘里燦爛的荷花,我正在那兒讀書、思考,忽然,想起了隋朝詩人杜公瞻寫荷的句子:“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弊x過不少文人墨客寫荷的詩句,唯有這兩句烙印在了腦海里。因為作者不僅在寫荷,還在照應著賞荷人的心境。有境界的古詩人,總是把美好的情愫寄予在花枝上。
放下書本,蹲在水邊,思緒隨著水蕩漾,恍惚中自己也幻化為一片荷葉,一朵荷花。自然界的一切事物,融入人的心靈時,才有了情趣,才形成了所謂的景致。因此,我陶醉在荷塘邊,荷花的靈氣,滲透進我夏天里的身體和思想。
童年,我生活的背景是秦嶺牛頭山下的龐光鎮(zhèn)。我們家租住著仝家的房子。仝家的院子很深,分前后院,后院里長著兩棵梔子樹。在芒種的雨水里,白白的梔子花淡黃隱約,雍容華貴。我們這兒有個習俗,就是芒種時節(jié)娘家人給出嫁的女兒送粽子,或者出嫁的女兒給娘家父母送粽子,叫“看忙罷”。之所以記得梔子的開花是在這個時候,是因為仝家出嫁的幾個女兒提著粽子來看父母。仝家人客氣,分幾個粽子出來送給我們家。在梔子花下吃著甜甜的粽子再也爽快不過了。吃完粽子,摘一枝花插在花瓶里,聞著那花香入眠。成人后,讀到李清照那首關于梔子的詩,對那句“玉堂凝露暗香懷”頗為贊賞。鎮(zhèn)子的許多人家,院子種著一種叫雞蛋花的植物。不是雞蛋,只是花?;ò甑念伾沁@樣的:五分之三是白色,從外葉面漸漸過渡到花心,花心是淡淡的輕柔的黃色。外面的白色像蛋清,里面又像蛋黃。這就是花名的緣故了。每到夏天,小鎮(zhèn)就會飄滿雞蛋花香。依稀記得,西街的拐角處,一棵雞蛋花樹的枝葉從別人家的院子里伸出來,綴滿花的樹冠在風中輕顫著。每每從下面經(jīng)過,香氣就在頭頂飄散。夏天的陽光越盛,花的香味就越濃。風吹,嬌羞的花就朵朵落下,花瓣具有質(zhì)感,彎腰撿一朵,手摸著,有點絨布的感覺。
我居住的小城公園里,芒種里開花的草木有茉莉、木槿、石榴、睡蓮、萱草、凌霄。茉莉花開得裊娜,呈現(xiàn)出純粹的白;散亂草莖上的萱草花,黃色的花朵如愛情的熾熱一般;凌霄的花香很直,沖沖的,像是看不到泉眼的水流,一波一波的。
人工培植的花是好看,但總讓我感覺有雕琢的痕跡,我喜歡田野自然生長的小草花。就像那種花形似狗尾巴的狗尾草,褐黃色的圓錐花序緊密呈圓柱形,彎著腰,在微風中輕盈地搖擺。在田野路邊,在泥土的邊緣,甚至城里水泥地的一處空隙,隨處可見它的身影。瘦弱、無力,沒有風也會矯情地搖晃幾下身子。它的長相極簡,幾片葉子,一根細頸,支撐著毛茸茸的頭。隨手拔下它,花穗的小絨毛又軟又長,在我的指間跳躍。雨后,澇河岸邊呼啦啦蓬勃起一大片狗尾草,像極了谷田。我們這兒許多年不種谷子了,回憶里滿是溫馨的情感。有時,也會蹲下身子貼近它,用溫柔撫摸它綿軟的頭,并為之嘆息。我踽踽獨行的人生,有這狗尾草陪伴,也就滿足。
每去南方,看到含羞草就情不自禁,在我的意識里它是羞澀的少女,十六歲正合適,也可更小一點,十三四歲。從來沒有一種草木的葉子像它一樣不容手指的觸摸。讓我上心的事物無非一個標準,別具一格。含羞草喜暖,北方很難種植或做盆景,但我不死心,去年夏天在網(wǎng)上購了一盆精心侍奉,欣賞它的晝開夜合,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仿佛觸摸初戀的情人,它即刻閉合垂頭的情態(tài)令我已經(jīng)老態(tài)的心靈變得柔軟起來,這就夠了。一種草木,可以打動人心,顯然比人類中的許多人偉大得多。盛夏里,它果然開花了,遠視為粉紅的小花球,近看是根根針狀的花絮,仿佛我與它愛情的結晶。
那盆含羞草的葉子和花朵陪伴我度過了去年的夏秋,國慶節(jié)之前花雖然落了,但葉子還在,依然慰藉著我的心靈與情感,沒有料到的是它沒有熬過北方的寒冬,盡管我把它從院子移到了陽臺,三九日還是成了一盆枯草。宛若情人的離去,我傷心了許多日子。
夏至的日子里,田野菜地里的茄子、黃瓜、絲瓜、南瓜、苦瓜、西紅柿都在開花,在綠葉疊動的竹架里,晃晃悠悠打秋千??ㄕ?,籽盤已現(xiàn)。白色的蝴蝶繞著花盤翩躚,蜜蜂飛左飛右。棉花朵兒在葉下疙疙瘩瘩的,不細看真的分辨不出。香附子雜在高粱紅白的根須間,細長的莖干舉著紫色穗狀的花,承接著從高粱葉縫間露下來的光芒。
澇河旁的荷塘里,荷花鼓起圓圓的裙裾,嫻靜地綻開,清風徐徐,微波瀲滟,粉紅的荷花宛若美麗的水鄉(xiāng)少女,或貼著水面與水草相連,隨波漾動,給小暑的季節(jié)帶來異樣的風情:或羞羞答答,遮遮掩掩,掩映在寬大如笠的荷葉下面;或熱情奔放,亭亭玉立于充滿詩情畫意的荷林間,引來蜻蜓停歇,蝴蝶蹁躚。
頭頂長著白絨毛,儼然一副老相,長在山坡。這便是白頭翁了?!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里說:“白頭翁生高山山谷及田野。四月采?!鼻貛X牛頭山的那面坡,宛然白頭翁的家族。初夏時節(jié),一個夜晚,就布滿了白色的花束,夾雜在眾多荒草的中間,鶴立雞群般張揚起潔白的花束,招來了鋪天蓋地的蜂蝶。坡上、坡下人家的少女,結伴來賞花,捉蝶。這是我少年視野里的情景。那時哪兒知道珍惜它的花朵,隨意揪下銀絲狀的一朵花,插在心愛的女孩的頭上。
小暑日,田野里大片的向日葵開花了,它的花盤若太陽,燦爛的黃花永遠隨著太陽旋轉(zhuǎn)。在中國,它的俗名雖多,但都與太陽有關:日頭轉(zhuǎn)、朝陽轉(zhuǎn)、望天轉(zhuǎn)、朝陽花、向陽花、轉(zhuǎn)日葵、轉(zhuǎn)日蓮。它的“祖籍”在歐洲,后由俄國傳入中國。明人姚旅的《露書》載:“萬歷丙午年(1606年)忽有向日葵自外域傳至。其樹直聳無枝,一如蜀錦開花,一樹一朵或傍有一兩小朵,其大如盤,朝暮向日,結子在花面,一如蜂窩。”在希臘神話里,每一種植物都有愛與憂傷的傳說,向日葵是典型的一個。海洋女神克呂提厄是太陽神赫利俄斯的情人,但后來赫利俄斯又愛上了波斯公主,斷絕了與她的戀情。癡情的克呂提厄數(shù)日不吃不喝,凝望太陽神赫利俄斯駕駛太陽車東升西落,日漸憔悴,最終化為一株向陽花。向日葵伴隨著我的生命進程,一旦知曉了她是一個癡情女的身份,我凝視它的目光,也就變得含情脈脈。
我這樣想,田野里的小麥,小鎮(zhèn)的雞蛋花,仝家宅院的梔子花,澇河岸的狗尾花,金峰寺四門外的荷花,牛頭山的白頭翁,田野里的向日葵,都在夏天綻放出生命的魅力。過夏,敞開生命的美麗,對它們來說是愜意的生命存在?。?/p>
生如夏花。印度詩人泰戈爾啟開了我將生命與物象合二為一的思維。打開他的《飛鳥集》,目光停留在這句詩上:“使生如夏花之絢爛?!鄙羧缦娜罩ǎㄈ患で榫`放。
三
在古人的筆下,秋天的意象是冷色調(diào),枯藤,黃葉,昏鴉,孤寂,凄涼,似乎與花兒無關,但并非如此,在我的視野里,秋花依然。老子《道德經(jīng)》第二十五章有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边@第二句“地法天”說的是大地依據(jù)于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萬物。
很少有樹木在秋天開花,桂花例外。白露后的幾場雨,澆濕了一個季節(jié)的狂熱,我家院子的兩棵桂花樹都開花了,金黃色,呈五七瓣展開,內(nèi)有米粒大小的花蕊,一夜間散發(fā)著沁人的芳香。妻子大呼小叫讓我出屋聞那花香,可惜的是五十歲那年我的鼻子就失去了嗅覺,唯有用心感知桂花香。對我而言,它不是撲鼻清香,而是沁人心脾。幽香這個詞,用在桂花身上,再恰當不過了。
我注意到,秋天開花的樹還有紫薇。我家的對門是老金家,門前種著一棵紫薇,夏日就開花了,花期長達三個多月,一直延續(xù)到白露前后,其俗名百日紅,是依了它的花期得名的。花朵淡紅,六瓣,花瓣皺縮,瓣邊有很多不規(guī)則的缺刻,分不清它是幾瓣,只是碎叨叨的一球,當中還射出許多花須、花蕊。一個枝子上有很多朵花?;ㄆ诼L,花朵開放也就不是那么齊整,有的開得鮮艷,有的剛剛綻開,而有的則是小花苞,如此,一棵樹就像一個子孫滿堂的大家庭。關于它的繁,汪曾祺寫得極為傳神:“它開起花來,真是‘繁得不得了。真是亂。亂紅成陣。亂成一團。簡直像一群幼兒園的孩子放開了又高又脆的小嗓子一起亂嚷嚷……大黑蜂分量很重,落在一朵花上,抱住了花須,這一穗花就叫它壓得沉了下來。它起翅飛去,花穗才掙回原處,還得哆嗦兩下?!?/p>
打開席慕容的《一棵開花的樹》,才明白那些怒放的紫薇,原本是一個等待愛人眷顧的女子。
老金在西安帶孫子已近十年,那棵紫薇,仿佛是為我開花的。寫作間隙,推窗凝視,遂成習慣。
打開古老的《詩經(jīng)》,每一頁都是綠草萋萋,那么多的植物在發(fā)黃的書頁中,猶如翡翠瑪瑙一樣,散發(fā)著清輝,這其中便有卷耳。《周南·卷耳》全詩十六句,開頭四句為思念征夫的婦女的語氣:“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狈g成白話文意思是,采呀采呀采卷耳,半天不滿一小筐。我啊想念心上人,菜筐棄在大路旁。
卷耳喜歡高地,生長于秦嶺的山坡上,其葉片線狀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開著小白色的花朵,十分不起眼,大人視而不見。孩子們的視野就細致很多,上山放牛放羊,口渴時摘下卷耳的花朵,含在嘴里咀嚼,有種淡淡的清香。
如果給花朵冠以人性化的敘述,牽牛花無疑是親民的。它對生長環(huán)境的要求非常寬松,有泥土就可以生長。它的花冠形似漏斗,極像中國民間樂器的喇叭,所以人們又稱喇叭花。它的俗名為勤娘子,秋天里,公雞剛啼過頭遍,繞籬縈架的牽?;ㄖ︻^,就開放出一串串粉、白、藍喇叭似的花來。清風吹來,花瓣卷成小喇叭狀,晃來晃去;雨水襲來,花瓣一縮,羞澀垂頭?!抖Y記》曰:“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說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在這兒,一朵喇叭花,替代了“人”這個主語,風雨化身為句中的“物”,感于風雨,喇叭形變,此為隨緣。
牽牛花的名字約有二三十種,我喜歡的還有黑丑、牽牛郎、打碗子花,纖細的莖,托著薄薄的花朵在庭院、田地里綻放。每每走近它,我都會俯下身子,嗅著它的一縷清香。如果有一棵挺立起來的植物,譬如玉米、豆角、向日葵、向高處攀援的月季花,它會纏繞著它們的枝干噴放出清香。萬物皆有靈。植物和植物的纏繞,或許也有著前世今生無可言說的因緣。牽?;ㄈ崛醯闹突ń?jīng)不起風雨的侵襲,一碰就會碎掉。若是調(diào)皮的男孩子,玩夠了拇指與食指對著一捏,它無聲而碎。如果是女孩兒,她會插進頭發(fā)里,會當作耳墜掛在耳朵上。要是留著小辮子的女孩兒,會央求母親或者其他的孩子幫她扎在辮子上。
處暑日,荷花搖身一變成為蓮蓬。荷也稱蓮,不過無人叫荷蓬。狂熱的天氣里,需要靜心的時刻,我走向荷塘,盤腿坐下,虔誠地面向蓮蓬,找回昔日荷花的影子。
秋日的花,一定要提到桂花。它清可絕塵,濃能遠溢,堪稱一絕。在這個季節(jié)里,桂花是它生命中最為燦爛的時刻。夜靜月圓之際,叢桂怒放,把酒賞桂,陳香撲鼻,令人神清氣爽。
草木在深秋并不寂寞,田野依然有花,喇叭花、凌霄花、雞冠花、菊花……雞冠花那醉人的紅,為傷感的秋帶來熱烈的氣氛。家鄉(xiāng)的原野上,一朵雛菊,幾枝秋英,明媚而深沉,低吟處暑之歌。高粱的花序落了大半,狗尾草的穗子開始枯黃,陽光在狗尾草的穗上滑動著最后的依戀。令我心儀的蘆葦,這個時節(jié)花白了頭,如一位飽經(jīng)風霜的老者,脫去輕飄,歸于凝重,靜謐中有一種莊嚴和安詳。起風了,灰白的蘆花開始到處飄蕩,翩翩若雪。握住一片蘆花時,自然,我想到了法國哲人帕斯卡爾。鐘情蘆葦花,是因了他帕斯卡爾的那句“人是一棵會思想的葦草”。自然界數(shù)以千計的花朵,帕斯卡爾偏偏要以脆弱的蘆葦比喻人,這就令我對蘆葦另眼相看。
澇河邊的蘆花將哀怨灑向天空,為凋落的時光禱告。“白露沾碧草,芙蓉落清池?!边@是晚唐詩人曹鄴的詩句?!拜筝缟n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边@是《詩經(jīng)》的句子。蘆葦、秋水、伊人交匯成一種曠達靜謐的意境。搖蕩的蘆葦鋪排開蕭條、落寞的景象,依依的秋水折射出淡淡的哀傷。劉勰《文心雕龍》中有言:“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彼磉_的意思是,人有喜、怒、哀、懼、愛、惡、欲七種性情,受外界刺激會有不同的反應,從而流淌于文章的字里行間,這是很自然的事。劉勰是南北朝時期的文學理論家,《文心雕龍》探索和論述了語言文學的審美本質(zhì)及其創(chuàng)造、鑒賞的美學規(guī)律,是一部“體大思精”“深得文理”的寫作理論巨著,其美學理論影響著身后的文人們。
成熟的蘆葦莖稈可以扎掃帚,做蘆花靴,它的花絮可填枕頭。在農(nóng)人那兒,它的物質(zhì)屬性得到充分展示。
四
生命之初,我所見到的冬花,是在秦嶺的山坡上。村子就在坡下,大人一不留神,我們就蹦跶上了坡,那是我童年和少年的樂園。
冬天的序幕拉開,雪花紛紛揚揚,山坡上的溪水邊、亂石間,那些隨風俯仰、舒展自如的野菊花讓我迷醉。相比人種植的菊花,我尤喜它骨子里天生的野性。秦嶺的山坡,冬天總是有積雪,但從積雪下會齊刷刷冒出來一枝圓柱形植物,莖稈長毛,黃色花瓣,花柱絲狀,宛若龍的牙齒。它叫龍牙草,《中藥大辭典》叫它仙鶴草。大人們冬日里很少上山,孩子們貪玩,會在山坡上滾雪球,打雪仗。瘋鬧著,有時就會被掩藏在積雪里的石頭磕傷,這不用怕,龍牙草是止血的草藥,連葉帶花揪下,用手掌搓出汁來涂于傷口,血立馬止住。龍牙草止血,這是我們當?shù)厝死仙俳灾?。玩夠了,我們也學大人的樣子,采集它曬干拿到中藥鋪子換錢。
仙鶴草開的是黃花,一枝香的花是淡紫色,傘房狀花序,頂端有柔毛。鄉(xiāng)下的女孩性子野,也會偷偷跟著男孩子上坡。她們采下一枝香的花,保留著花稈,回家后插在水瓶里養(yǎng)。大人們務實,只在院子里種菜,很少養(yǎng)花草??鬃釉唬骸皞}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闭f的是物質(zhì)與精神的辯證法,換個說法也是一樣的,吃飽了,穿暖了,才有可能顧及到精神的需求。那個時代日子緊巴,即使是女孩兒,也是一年到頭都穿著粗布的黑衣,可她們天性愛美,即使凍得瑟瑟發(fā)抖,也要找到精神的慰藉。于是,她們就想著法子讓屋里院里有花的色彩和清香。一枝香毛茸茸淡紫色的花朵,很招女孩兒喜愛。一枝香花性子野,喜水耐陰,比野草還要好養(yǎng)。如果精心,能養(yǎng)到開春。一個冬天的情感,被一枝香的花朵養(yǎng)育。成人后我才知道,一枝香只是它的俗名,學名藿香薊,很少有人能叫出這個名字。城里人用來點綴草坪,切花插瓶或制作花籃。它的草藥特性也少有人知,可治感冒發(fā)熱、療瘡濕疹、外傷出血、燒燙傷等,《版納傣藥》用它根治急性腸胃炎,《德宏藥錄》言它治膀胱結石。
坡上還有野生的臘梅,也是在落雪的季節(jié)里打開花朵。既然與冬天為伴,又名冬梅。李商隱稱臘梅為寒梅,有“知訪寒梅過野塘”的詩句,《姚氏殘語》中又稱它為寒客,北宋詩人林逋在雪花飛舞的梅樹下淺吟“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均為臘梅的詩情畫意。
終于在小城郊外一位文友家院子里見到了臘梅。那是去年,大雪的節(jié)氣里落了一場幾年難得一見的雪,文友電話里邀我說:來我這兒賞雪喝茶咋樣?我家院子的臘梅開得正好呢,有無閑情???在這樣的天氣里出行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能步行。好在,為了看怒放的臘梅花,我只好委屈自己的身子。迎著肆虐的雪片,一步三扭地在雪地里行走,我簡直就成了雪人。文友披著雪片在門口迎我,指著院子墻角正在寂寞開放的臘梅花說:咋樣?值得此行么?
嫩黃色的容顏執(zhí)著枝梢,雪片仿佛懂得憐香惜玉,不想將它淹沒,紛紛躲它而去。文友邀我進屋喝普洱茶,書房的墻上掛著一幅隸書,是王安石的詞:“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百花凋零,這是北方之冬的描寫,南方此刻依然有許多盛開的花,譬如山茶花。在四季如春的彩云之南開會,在小寒的季節(jié)看見了綻放的山茶。讀金庸的《天龍八部》,知道大理有一種茶花,叫做十八學士,是天下的極品,一株上共開十八朵,朵朵顏色不同,紅的便是全紅,紫的便是全紫,絕無半分混雜。而且十八朵花形狀各異,各具情態(tài),開時齊開,謝時齊謝。楊朔在《茶花賦》中曾用“春深似海”來形容茶花之濃烈壯觀,想來山茶也有一番風姿綽約、神韻天然的樸實之美。
寒冬,水仙花葉花俱在,儀態(tài)超俗。我工作室的案頭就有玲瓏如玉的一盆。一勺清水,幾粒石子,就能讓它發(fā)芽開花。它白黃兼具的色彩,可以緩解我眼睛的疲累?;ㄒ彩怯星楦械模瑢懽鏖g隙瞧它一眼,它便回報我以喜悅的眼神。冷霜凍枝,這是對水仙的贊美,聽起來冷若冰霜,可是在我的情感照應下,它卻柔情似水。這根莖像蒜頭一樣的花兒,有一大串極其好聽的名字:凌波仙子、玉玲瓏、金銀臺、姚女花……在希臘神話中,水仙花的故事是膾炙人口的。故事梗概是:美少年納喀索斯有一天在水中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影子,然而卻不知那就是他本人,愛慕不已、難以自拔,終于有一天他赴水求歡溺水死亡,死后化為水仙花,后來心理學家便把自愛成疾的這種病癥,稱為水仙花癥。故此,水仙花西歐被稱為戀影花。宋代詩人黃庭堅一生酷愛水仙花,寫了多首贊美水仙花的詩,其《王充道送水仙五十枝》里這幾句尤為傳神:“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輕盈步微月。是誰招此斷腸魂,種作寒花寄愁絕?!倍笠痪洹昂泱w素欲傾城”,為古今水仙花最好的贊譽。他的另一首《次韻中玉水仙花》只四句:“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暗香已壓酴醾倒,只比寒梅無好枝。”
應著大寒時令,妻子養(yǎng)在陽臺上那盆蘭花開了。蘭,葉子修長舒展,花朵色澤淡雅,剛柔相濟,端莊素雅,清新飄逸,雖是四季開放,但我獨喜冬蘭,灰色的背景下,黃綠的花朵吻合我的審美念想??鬃釉谡務摗熬又馈睍r,常用蘭花作比喻。《周易·系辭上傳》載有孔子的一段話:“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薄犊鬃蛹艺Z》也記載著孔子的話:“與善人居,如入芷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弊詮目鬃訌木駥用娲_立了蘭花的“君子”地位后,蘭花就受到歷代文人墨客的追捧。他們以蘭花為載體,用文字和畫面把自己的理想、志趣、個性等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李白心儀于它:“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fā)?”蘇轍也激情為其詩云:“春風欲擅秋風巧,催吐幽蘭繼落梅?!睔v代丹青妙手如齊白石者,總是甘心為之潑墨揮毫,以之明志養(yǎng)心。鄭板橋的那首《題半盆蘭蕊圖》:“盆畫半藏,蘭畫半含。不求發(fā)泄,不畏凋殘?!碑嬅嫔系陌肱杼m花,巧合了蘭花不事張揚的個性。雖無緣見識那幅畫,但臆想里,那半盆蘭蕊,畫面背景應當是冬天。
除夕,室外飄起了雪花。這是不是這個冬天的最后一場雪呢?我不知道。我的心思只在家室陽臺的一盆蘭花身上,黃綠的花朵飄散出沁人心脾的清新芬芳,與窗外的漫天飛雪共同渲染著天地間的春情……
遠近的鞭炮聲此起彼伏。忙碌了一年,是該放縱了。而我卻悄不動心,相伴著一年最后一個節(jié)氣里的蘭花。
過了大寒,便迎來新一年的節(jié)氣輪回。有蘭花這樣的草木為冬天收尾,該是大自然的榮幸。
《莊子·天地》開篇曰:“天地雖大,其化均也;萬物雖多,其治一也?!焙x為:天地雖然很大,但它們的變化是均衡的;萬物雖然繁雜,不過它們各得其所。花開四季,這是天地所賜。在自在秩序的制約下,什么花開什么季節(jié),各得其所,此為宇宙之道。
作為人類,只有順應著這宇宙之道,悅乎目,陶其情,暖乎心。
草木以及花朵,是天地賜予人類的恩澤。
與花兒共生天下,是人類的福分。
與每朵花的遇見,都是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