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治鵬
近年來,淋巴瘤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由于淋巴系統(tǒng)遍布全身,疾病發(fā)展迅速,早期患者就會有比較明顯的轉移癥狀,到了晚期便無法控制。在最短時間內發(fā)現(xiàn)淋巴瘤就顯得尤為重要,人們要了解淋巴瘤的早期癥狀及治療方法。
(一)結外病變
淋巴瘤可侵犯全身各組織器官。如肝脾浸潤引起肝脾腫大;胃腸道浸潤引起腹痛、腹脹、腸梗阻和出血;肺和胸膜浸潤引起咳嗽、胸腔積液;骨骼浸潤引起骨痛、病理性骨折;皮膚浸潤引起皮膚瘙癢、皮下結節(jié);扁桃體和口、鼻、咽部浸潤引起吞咽困難、鼻塞、鼻紐;神經系統(tǒng)浸潤引起脊髓壓迫、顱神經病變等。
(二)局部表現(xiàn)
1.淋巴結腫大包括淺表和深部淋巴結,其特點是腫大的淋巴結呈進行性、無痛性,質硬,多可推動,早期彼此不粘連,晚期則可融合,抗炎、抗結核治療無效。淺表淋巴結以頸部最為多見,占60%~80%;其次為腋下,占6%~20%;腹股溝占6%~10%。深部以縱隔、腹主動脈旁最為多見。
2.淋巴結腫大引起局部壓迫癥狀。主要是指深部淋巴結,如腫大的縱隔淋巴結,壓迫食道可引起吞咽困難;壓迫上腔靜脈引起上腔靜脈綜合征;壓迫氣管導致咳嗽、胸悶、呼吸困難及發(fā)紺等。
(三)全身癥狀
1.消瘦。多數(shù)病人有體重減輕的情況,6個月內減少原體重的10%以上。
2.盜汗。多在夜間或入睡后出汗。
3.發(fā)熱。熱型不規(guī)則,體溫多在38~39℃之間,部分病人呈持續(xù)高熱,少數(shù)有周期熱。患者在不規(guī)則發(fā)熱時還會伴有淺表淋巴結腫大。腫大的淋巴結在早期質地較軟,可活動,沒有疼痛感。
4.皮膚瘙癢。該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霍奇金淋巴瘤,可為局部瘙癢,也可為全身瘙癢,全身性瘙癢多出現(xiàn)于縱膈、腹部病變。
(一)手術治療淋巴瘤
符合以下情況的患者可以通過手術治療達到徹底治愈的目的,同時配合放療和化療效果會比較理想。①局限性體表的結外病變。②消化道淋巴瘤。③泌尿生殖系淋巴瘤。④原發(fā)于脾之淋巴瘤。
(二)放射治療淋巴瘤
1.霍奇金淋巴瘤(HD)的ⅠA和ⅡA可單獨采用次全淋巴野照射,即病變在膈以上應用斗蓬野(包括縱隔、肺門、雙側頸部、鎖骨上和腋窩淋巴結)。淋巴瘤病變在膈以下采用倒Y野(包括脾、脾蒂、腹主動脈旁、髂部、腹股溝部和股部淋巴結)。根治劑量45Gy/5~6周,預防劑量40Gy/4~5周。ⅠB、ⅡB和ⅢA可采用全淋巴野照射(即斗蓬野+倒Y野)。
2.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低度ⅠA和ⅡA可采用擴大野,ⅠB,ⅡB和中度的Ⅰ、Ⅱ期原則上同ⅠA和ⅡA,但淋巴瘤患者放療后(1月)宜加化療。根治劑量50~55Gy/5~6周,預防劑量45~55Gy/5~6周。
(三)化療治療淋巴瘤
1.HDⅢB~V期病例宜用化療緩解,有的長達15年。90%的復發(fā)病人再用MOPP可達到第2次緩解。其他聯(lián)合方案的效果并不比MOPP好。但ABVD方案與MOPP無交叉抗藥性。如MOPP失敗可改用ABVD,此兩方案交替治療12個療程,可取得較滿意效果。而將兩方案綜合起來形成MOPP/ABV新方案,治療6個療程也可取得同樣療效。
2.NHL低中度的Ⅲ、Ⅵ期和高度惡性的Ⅰ~Ⅳ期病例均宜用化療,待淋巴瘤獲得緩解后再酌情進行區(qū)域性放療。
(四)骨髓移植治療淋巴瘤
對惡性程度較高,常規(guī)治療淋巴瘤反應不佳或雖有療效但有復發(fā)者可作自體或同種異基因骨髓移植,但瘤體大且耐藥、年齡大于55歲者不宜做骨髓移植。骨髓移植對淋巴瘤的療效有待評定。
(一)淋巴結不痛不癢不用管
由于起病初期患者僅表現(xiàn)為無痛性、進行性淋巴結腫大,容易被忽視。很多患者錯誤地認為淋巴結不痛不癢不用理會,最終延誤治療時機。
(二)頸下有淋巴結腫大就是淋巴瘤
當身體某部位發(fā)生炎癥時也可引起淋巴結腫大。一般來說,扁桃體發(fā)炎等引起頸部淋巴結腫大服用消炎藥后會變小,直至消退。但淋巴瘤雖然腫塊會變小,但不久之后又卷土重來,且會越來越大。
(三)做活檢會引起腫瘤擴散
淋巴結活檢對于確診淋巴瘤非常重要。很多人害怕做活檢,錯誤地認為穿刺或切淋巴結會引起癌癥向全身擴散。
(四)手術切除就沒事
淋巴瘤是全身性疾病,通過手術將局部腫瘤切除沒有辦法達到真正的治療目的。淋巴瘤治療更多的是采用全身性藥物治療。
淋巴瘤早期時不痛亦不癢,常被人忽略,導致很多人在接受治療時已經發(fā)展為晚期。人們要多了解早期淋巴瘤的相關知識,如果出現(xiàn)沒有原因的長期發(fā)熱、盜汗、體重減輕或突然出現(xiàn)無痛性的淋巴結腫大等,應盡早到醫(y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