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波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深入開展,在美術教學過程,教師通過運用生活化教學的方式,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有利于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學習實際,有針對性地引入生活化教學模式,從而為學生的日后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初中美術;美術教學;生活化教學
引言
在初中美術教學課堂中,教師要重視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在美術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提高對美術學習的認識,進一步加強學生生活的實踐水平。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研究過程中,要明確生活化教學方法應用的意義,才能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具體分析如下。
一、在初中美術課堂中應用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加強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
美術實際上就是對于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美好事物進行升華,屬于一種具備自身特點的表現(xiàn)形式。針對初中美術課堂展開教學改革,需要將美術學習過程中涉及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進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到美,所有美術作品的來源都是實際生活,只有積極地展開觀察,從生活中感受到美,才能更好地展開美術學習,提升學習效率。
(二)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也是美術教學生活化的核心內容。只有學生自身具備充足的美術學習興趣,才能更好地展開美術學習,提升自身的學習動力,進而更為積極地學習美術課堂內容。結合實際展開教學的教學方式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認識到所學內容和實際之間的聯(lián)系,幫助學生針對實際生活展開研究,進而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
二、初中美術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著名教育家曾經(jīng)說過:“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即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美術源自生活,生活中涉及到的美術元素隨處可見。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需要運用到的內容是針對生活中存在的美術展開的升華,這樣表現(xiàn)出來的內容是靜態(tài)的,對于學生而言,可能無法吸引其自身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在進行相關內容的教學時,應當通過構建生活化教學情境的方式,結合所學內容進行講解,進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將所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提升自身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教師在進行《多變的色彩》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在生活中尋找色彩,教師可以讓學生收集自身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色彩元素,進而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十分豐富的色彩元素。之后教師再讓學生針對色彩進行搭配,提出自身的觀點,感受到不同的色彩搭配帶來的不同感覺,進而感受到色彩的魅力和特點。之后教師再針對教材展開相關內容的教學,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學習興趣和理解程度。
(二)學會欣賞,從身邊開始
生活中的色彩是五彩繽紛的,對生活中色彩的觀察,能夠讓學生從中汲取色彩搭配的方式,讓學生在自己的美術創(chuàng)作中,能夠形成舒適的色彩搭配。將生活中的色彩在課堂上為學生進行展示,也能激發(fā)學生對于生活的新認識,讓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與美術之間的關聯(lián)性,促進學生發(fā)現(xiàn)更多生活與美術的交融信息。如,在教學《大自然的色彩》一課時,我便為學生展示出大自然中的風景與動物的色彩圖像,讓學生在觀察這些圖像中色彩的時候,能夠對自然界中的色彩有所認識,促進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學習大自然中的色彩搭配知識。為學生展示出山間的景色的時候,學生能夠看到天空的顏色是藍色,天空中有白色的云朵,山間遠處的景色類似淡淡的藍色,山上樹木的顏色是深綠色,山間田野的顏色是綠色和黃綠色。由此自然景色中,學生能夠感受到大自然中自然的色彩是何種形式的,便能在繪畫創(chuàng)作中運用自然中的色彩進行搭配,由此使學生自身的色彩能力得到增強,加強學生在色彩學習上能力的提升。學生在此課堂中,也感受到了美術就在生活間,并且更樂于通過對生活進行思考,運用畫筆描繪生活。美術來源于生活,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用欣賞的眼光對待生活,通過這樣的方式提升學習的趣味性,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印象,進而在提升課堂教學方法的同時,幫助學生發(fā)散自身思維,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
(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主要起到的是引導作用。教師需要通過自身的引導幫助學生體會美術的魅力和精彩,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保證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基礎,通過將美術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模式,引導學生展開自主探究,進而更好地將所學內容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
(四)注重直觀感覺
在課程中,教師要靈活使用好生活化的教學契機。如今的初中美術教材是根據(jù)初中階段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的,其內容與初中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較為緊密。因此,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初中美術教材,將其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和體驗結合,引導學生在美術的學習過程之中發(fā)現(xiàn)藝術與生活的聯(lián)系,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此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要積極主動地組織學生外出開展美術課堂活動,有效延伸和拓展教學的內容。優(yōu)秀的美術基于良好的觀察力,所謂美術的本質,是對觀察到的內容的再創(chuàng)作。
(五)課后作業(yè)的布置要與生活相結合
除了要在教學內容上以及課堂上加強生活化教學以外,為了更好地加強美術課程的操作性,還需要在課后作業(yè)上加強生活化轉型,加強教學效果。在具體的教學中,實踐課根據(jù)課堂上所講的內容,為學生布置多樣化的課后作業(yè)。通過選取一個或多個話題,讓學生利用所學美術知識結合生活經(jīng)驗,再融入自己的理解與情感,更好地完成藝術創(chuàng)作。與此同時,每一次完成一個階段的教學任務后,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學會利用學到的理論知識,有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完成獨一無二的美術創(chuàng)作要求。教師也要做好學生作品的展示與交流工作,讓學生之間加強互動,在潛移默化間完成取長補短的目的。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總結了生活化教學方法在美術課堂的應用措施,為了保證生活化教學的實踐應用效率,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要科學地構建更加完善的教學模式,從而幫助學生全面提高綜合水平。希望通過以上闡述,能夠進一步提高初中美術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麗.如何借助生活化情境有效開展初中美術教學[J].科普童話,? 2019(07):60.
[2]虞小新.源于生活,服務生活——初中美術生活化教育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7(1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