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
人生的大富大貴,有時(shí)候不過是一枕黃粱美夢。夢做久了,便只剩夢中人生,不如醒著看看。
當(dāng)今社會,追求名利,仿佛成了一種潮流,有人沉溺于犬馬聲色,有人汲汲于名利。甚至有點(diǎn)像一場放不完的電影,演員面目全非,劇情虛妄而荒誕。
名利場上的執(zhí)著者,積藏的名利與擁有的精神大多成反比。貪婪之人,很多會因?yàn)槎嘈胁涣x而自斃。
不義者,也可以稱之為淺薄的嗜欲者。嗜欲深者,眼中便只剩下名與利了,前腳“高談闊論”著肝膽相照之赤誠,后腳便落井下石,自以為得意,而再觀其所失去的,竟那么愚昧無知。不義者,無法感受到“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滿足,他們甚至不明白“禍莫大于不知足”,只能一味糊涂著,在泥潭中越陷越深,無法自拔。當(dāng)今社會,一群人高呼著“舍己為人”,而又有幾人踐行著李文亮之輩的大義。利欲熏心之下,多是人性的泯滅,因而孔子的“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是何其清醒!
保持清醒之態(tài),尋得一方心靈凈土,非富非貴,但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富足呢?
孔子欲仁,而斯人至矣,夫子的有求而有得,豈不是富足?燈火闌珊處,木心舍的是紙醉金迷的沉淪,得的是大徹大悟的清醒,擁有這樣不糊涂的人生,豈不美哉?花間月下,李白與明月共飲,即便是清酒舊醅,又怎么不是一種恣意的富足?
魯迅有曰:“先覺的人,歷來總被陰險(xiǎn)的小人昏庸的群眾壓迫排擠傾陷放逐殺戮?!毕嫠?,屈原帶著清醒與世長辭,但即使生命消逝,詩人之“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也表明其內(nèi)心是清醒、富足的。
有人說,欲望之枷鎖,俗世之桎梏,是命,但是否要掙脫出來,選擇權(quán)往往把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欲望之中,能保持清醒,便是義了。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是清醒著的,“不愧于天,不怍于人”是坦蕩、從容著的。君子行義,亦“不為莫知而止休”。
清醒,便不會為任何的平庸虛無出賣自己的內(nèi)心,所以縱使“世人熙熙,皆為利來”,保持清醒,又怎么不是一條富足大道呢?此之謂——“清醒以至道”!
【簡評】
人生,難得的是清醒與從容。清醒著,才不至于被功名利祿所累;從容著,才不至于“急吼吼”地見利忘“義”。
(指導(dǎo)老師:曹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