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去濟南北面的黃河兩岸游玩,可以說是當時許多年輕人喜愛做的事情。由于它距離城市中心不是太遠,騎自行車或乘公交車都不會超過一個小時即可到達。這對于常去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等景區(qū)游玩來講算是郊游了。開始去黃河的目的就是為了玩兒,拍照片也很隨意,沒有太多的思考。當時除了拍些留影照以外,也順手拍了一些渡口處的人車船?,F(xiàn)在看來,這些照片反爾更真實自然。
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從事專業(yè)的攝影,拍攝就有些目的了,因此,所拍的照片多少有些內涵。比如在東明縣拍攝的老帆船、黃河斷流時在河床上踢足球的年輕人等,再到后來為日本NHK出版社拍攝大型畫冊《名詩的故里》時所拍攝的河南滎陽虎牢關古渡口、黃河風陵渡等,都試圖通過畫面體現(xiàn)一種意境。黃河的記憶是難以泯滅的,它已融進了我們的生命里。
荊強
中國知名攝影家 ,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山東財經大學兼職教授。長期從事國際文化交流與傳播工作。曾任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走向世界》雜志社社長,《人民日報》海外版“荊強視線”專欄作者,山東省攝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山東新聞攝影學會副會長,《孫子兵學年鑒》主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