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慧君
拼音學習是為以后的識字打基礎,它能幫助學生認識更多的生字。從2014年起,幼兒園將不再教授拼音,一年級學生開始零基礎學習。那么,小學一年級拼音究竟該如何教學呢?
一、巧用情境圖,激發(fā)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教材上配有一幅幅色彩鮮艷、形象直觀的情境圖,這對于提升孩子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課上,可以讓學生先觀看圖片,了解事物,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再引導他們在圖中找出與所學字母相似的地方,然后再學字母和音節(jié)。
以“z、c、s”這一課為例,在教學實踐中我是這樣做的。
師:(指情境圖)故事發(fā)生在一片美麗的大森林里。你們從圖上都能找到哪些小動物?它們都在干什么呢?
生:我看到圖上的刺猬坐在椅子上聽課,小熊老師在講課,黑板上寫了個“z”,蠶寶寶在葉子上吐絲。
師:你觀察得可真仔細!對了,這就是“刺猬”的c,“蠶吐絲”的s。(出示卡片 c和s)。
生:我看到黑板上還有個z呢!
師::對,這就是z。(出示卡片z)。下面,我們就共同來學習聲母 z、c、s。
這樣的教學,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訓練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更好地為學習字母和音節(jié)作鋪墊。巧用“情境圖”“情境歌”,不僅可以觸發(fā)學生的感官,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還提升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創(chuàng)編兒歌童謠,營造課堂氣氛
童謠的語言生動活潑,來源于孩子們的生活,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趣味性,這種方式,活潑愛動的一年級學生非常喜歡。在拼音教學中,一些易混字母、形近音,兒童很不易辨析它們之間的細微差別,因此,教師可以依據(jù)字母的發(fā)音、課本的插圖和字母的書寫形式,來教唱一些能辨析字母的童謠,以此來化解拼音講授中的難點。如講聲母,就可以編寫相關的順口溜:播音播音b b b,爬山爬山 p p p,兩個門洞m m m,拐棍拐棍f f f,馬蹄踏踏d d d,一把傘柄t t t,一根拐棍l l l,一個門洞n n n……這樣編寫童謠、順口溜,可以營造活潑歡快的課堂氣氛,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中可以感受童謠的節(jié)奏美、韻律美,真正地愛上拼音,把學習拼音看成是一種享受、一件樂事。
三、精心設置游戲,吸引學生注意力
“漢語拼音講授盡量有風趣性,宜以游戲和活動形式為主?!边@是《語文新課程標準》“教學建議”里指出的。由于剛?cè)雽W的兒童自制力比較差,注意力時間較短,如果只是反復單調(diào)地操練,就會適得其反。因此,運用游戲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達到預設的教學效果。
1.開小火車
將 23 張聲母卡片分發(fā)到學生的手中。
師:火車火車開開,一開開到哪里去?
生:火車開到這里來。
當火車頭z一出現(xiàn),手里拿著“c、s……”聲母卡片的學生便依次走了出來,一個接著一個將手搭在前一個學生的肩膀上,火車頭發(fā)出“嗚嗚嗚”的響聲后,每節(jié)車廂就按聲母的順序挨個高聲報出車廂號(即聲母),在教室環(huán)游一圈后,愉快地唱著字母歌回到座位上。
2.猜一猜
看手勢猜猜老師表示的哪個字母,如教授l時,右手伸出食指,(生:l);又如(師)三根手指朝下(生)m m m。
3.摘星星
(用簡筆畫在黑板上畫星星,上面貼一些星星卡片,星星卡片后面寫上聲母及與韻母組成的一些音節(jié))
師:咱們來比一比,看誰是摘星小能手。
游戲開始,學生摘下星星,讀出上面的讀音,讀正確了,就把星星獎勵給該學生。如果讀錯了,老師或其他學生幫助其糾正讀音。孩子都具有很強的表現(xiàn)欲,這樣的激勵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既能提高學生的拼讀能力,又能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四、趣味聯(lián)系生活,體驗拼讀歡樂
例如,在講授三拼音節(jié)k-u-ɑ→kuɑ時,對于剛學會兩拼音節(jié)的學生來說,如果一上來就跟他們講聲母、介母、韻母,合在一起就是三拼音節(jié),效果不佳。教師在講授時,可以先出示大拇指,讓學生談談這是什么意思,學生有說棒的,老師說這就是夸獎別人,隨后再出示三拼音節(jié) k-u-ɑ→kuɑ讓學生拼讀,他們輕而易舉地就拼出來了。
綜上所述,在漢語拼音講授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在漢語拼音學習過程中體驗歡樂,品味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