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閆超逸
作者自畫
我身高1.80米,小小的眼睛彎彎的眉毛,胖嘟嘟的臉,總的來說還是比較帥氣的。呵呵!我的愛好有很多:看書、寫字、養(yǎng)花,最喜歡的還是研究小動物。我的學(xué)習(xí)總體還不錯,但是不能驕傲,仍需繼續(xù)努力。我的缺點就是不愛運動,所以在體育方面還是得加油了。這就是我,愛笑的我。如果有一天我們相遇,我會熱情地和你打招呼!
門開了。
朝陽破曉,遠(yuǎn)處不時傳來雞鳴報晨,空中星光點點,依稀可見。東方一輪紅日未升起,只有幾束金光射出。這家小吃店的門,開了。它打破了黎明的寂靜,故鄉(xiāng)小鎮(zhèn)的一天拉開了序幕。
在這里,有上夜班疲憊不堪的工人停留休整;有清潔工人用餐并不時聊天敘事;有匆匆的上班族掠過的身影;也有身背書包的孩子笑聲洋溢;更有老人聚在一起晨練后的下棋、談古論今。在這里,墻上、桌上是沒有菜單的。小鎮(zhèn)的人們早已將早餐食譜熟稔于心:這里,有金黃粗長的“麻葉”(油條);有鹵中潔白的豆腐腦;有大餅卷天下的烙餅;有尋常的包子、豆?jié){、粥;也有特色的燒賣、頭腦。對這里的人們來說,享用了一頓好的早餐,一天才更有精神。
這,是一切的開端。
跟著紅日升上天空,直照大地,早餐店早已收攤,但中餐館才車水馬龍,來客絡(luò)繹不絕。如今的餐館越來越現(xiàn)代化,而這家卻恰恰相反。這家?guī)资甑睦系暌廊贿€留存原來的模樣,原來的味道。二層的復(fù)式樓座無虛席,熱鬧非凡。不用看菜單,您擎好吧,每桌上必點的菜樣,即是精品,即是特色:有原汁原味的涼拌灌腸或醋炒灌腸;有色美味香的過油肉;還有豬頭肉、蛋卷等等。這只是輔。最主要的還是面食?;騺韼妆P不同菜種的沾片子,蘸著西紅柿醬汁兒品嘗;或來碗燒肉丸子面好吃省事兒;或來碗刀削面、拉面、抿尖面,隨心舀幾勺不同風(fēng)味的面鹵來吃,味道好極了!對人們來說,不吃上一碗面,就不算吃完中餐,就不是家的味道。
伴著夕陽西下,天邊晚霞余暉猶在,新月辰星露頭,傍晚,夜幕降臨。一些餐館繼續(xù)營業(yè),制作晚食,招呼來客。這家應(yīng)是最不起眼的小館,卻風(fēng)味極好。家常的稀飯(小米粥)點的最多;還有特色的拌湯(疙瘩湯)、和子飯,就些烙餅、脂油餅;又有羊肉片兒湯,都讓人望著、聞著便垂涎三尺。來這里的大都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就著湯水下飯的同時,談話說笑,很是溫馨和睦。
“民以食為天”,有著一日三餐,便是家的味道;有家人相伴,便是家。
夜深人靜,小鎮(zhèn)的一天結(jié)束,餐館打烊收攤。門關(guān)了。
(指導(dǎo)老師:楊? 磊)
寫作背后的故事
《食》主要講述了一個小鎮(zhèn)一日三餐之時各色飯館中的情形,圍繞“食”展開敘述。這個小鎮(zhèn)的原型便是我的故鄉(xiāng)——太原市清徐縣。清徐有地道的清徐灌腸,有順滑軟流兒的紅面糊糊,還有營養(yǎng)健康的沾片子,是我們當(dāng)?shù)孛考颐繎舳茧x不開的面食之一。想到這里,我又回憶了那些好吃又具有特色的美食(其中匯入了一些老太原地方特色),于是分為早中晚三餐寫下小鎮(zhèn)的一天。展現(xiàn)民風(fēng)民俗,也借此品味美好的生活和美味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