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璐
(西北大學現(xiàn)代學院,西安 710130)
健美操運動進入高校的時間是在1987年,隨著健美操項目引入到大學體育課堂的教學中,健美操運動開始受到大學生們的喜愛,每年參與健美操選修課的學生在不斷增多。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示,我國高校開展健美操教學活動的數(shù)量不斷增長,隨著高校健美操教學質(zhì)量的不斷提高,健美操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就顯得尤為重要。對此,探討新時期高校健美操課程改革具有顯著的實踐性價值。
在高校健美操教學活動中,存在的教學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學生參與健美操運動的積極性不高。因為健美操的教學內(nèi)容比較枯燥,教學知識并不多,主要是以動作為主,學生必須一次又一次的練習基本動作,再加上每個動作的相似性,導致大學生參與健美操運動的主動性逐漸降低[1]。第二,對健美操動作的理解難度較高。大學生雖然對體育知識有一定的積累,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但是,很多體育教師在教學期間往往只為學生講解動作要領,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沒有理論知識作指導,對于健美操中結(jié)構(gòu)比較復雜的動作,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再加上健美操運動的其他教學需求,導致健美操的教學時間很短,大學生們的整體學習效果并不理想。
在健美操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基于學生的健美操運動能力來明確教學運動目標。對于大一學生而言,因為他們首次接觸健美操,此時可以當著所有同學的面展示健美操運動動作,并告知學生健美操的基本技巧,之后采取先練后教的教育方式。先練主要是讓學生圍繞教學目標進行練習,弄清楚基本動作要領,例如擊球點以及揮動手臂的方向,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同時示范操作要領,讓學生跟著教師的動作一步一步地練習,而后根據(jù)前者的教學方式練習。在健美操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會出現(xiàn)各種困難與障礙,此時,教師可以在后教中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與指導,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例如,教導正確的動作,以示范、講解的方式來強化正確的健美操動作,并借助模仿與徒手練習的方式促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動作,以達到糾錯的教學目的;因為大學生們的身體比初高中生要強壯,可以開展細節(jié)與技巧的教學,在練習拋球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面對墻面拋球,但并不是盲目的拋球,要以計劃性、目標性的方式練習動作,逐漸強化大學生的健美操運動能力。對于有一定健美操運動基礎和能力的大學生,教學內(nèi)容主要應以糾正動作為主,促使這部分大學生在健美操考試過程中得到更高的分數(shù)。因為每一位學生對健美操的理解以及身體素質(zhì)不同,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個性化特征。要及時糾正大學生在健美操運動中的錯誤動作,教師可以借助標準動作的教學要領,促使大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在運動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達到循序漸進的學習效果。
合作教學是體育課堂教學的重要形式之一,健美操教學也可以充分應用這一教學措施。教師可以篩選合作學習的方式,不僅可以更好的豐富健美操的訓練方式,還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在健美操訓練當中的運動熱情[2]。在具體的訓練中,可以先創(chuàng)建情境,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提供體育運動情境并合理分組,保持小組之間的異同性,以傳幫帶的方式進行異質(zhì)分組,激發(fā)課堂活動的氛圍。然后再開展多元化的互動教學,先練后教的教學最初應當從合作互動的形式著手,以豐富的運動形式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熱情,學生大多數(shù)都喜歡互動交流的活動,此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大家的這一需求,以示范展現(xiàn)、分組對抗、過關測試和小組測評的方式開展合作教學,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
健美操教學本身帶有較強的實踐特征,在健美操的教學訓練過程中,教師在教學中如果單純應用語言進行理論教學,很難讓大學生們理解健美操的動作細節(jié)與運動要領。在健美操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健美操運動的動作要領進行示范教學,使學生在準確與流暢的示范動作下更好的掌握健美操的動作要領。在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做到親身示范,確保示范動作的規(guī)范性與準確性,在演示健美操動作時,可以面對學生,采用示范的方式進行教學。手勢動作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信息表達方式,在健美操課程的教學中可以借助手勢來提高大學生對健美操動作的理解。健美操的教學工作多是在室外開展,多數(shù)是在空曠的場地與嘈雜的環(huán)境中進行教學,此時,教師如果單純借助口頭教學的方式,很難保障學生能夠聽到、聽懂,這種以語言表述為主的教學傳遞方式無法有效地應用于高校健美操的教學中。建議采用健美操運動的方式進行教學,更好的實現(xiàn)體育運動信息的高質(zhì)量、高效率傳遞。
激發(fā)學習興趣是高校健美操教育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無論任何學習方式,都必須在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開展,才能夠更好的保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活動中,體育教師要高度重視對學生學習健美操興趣的培養(yǎng),健美操運動的作用之一是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不斷提高學生參與健美操運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健美操競賽的時間比較長,練習過程的密度較高,對于學生的體驗感有較強的培養(yǎng)作用,這也是為減少不斷錯誤、不斷失敗導致興趣減弱的方法,使學生可以更好的展示自己,充分參與健美操學習,有效提高各種學習的興趣[3]。另外,還要不斷變換教學內(nèi)容,確保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健美操運動的特殊性比較明顯,教師與大學生都非常青睞這項運動,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健美操作為教學輔助設施,例如在障礙比賽中應用健美操,以達到某一個點而不能觸碰到其他物品為要求進行競賽,這種方式可以更好的激發(fā)學生參與健美操運動的熱情。
在教學方法上,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多媒體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嘗試應用多媒體技術(shù)來強化大學生對健美操的理解,并強化學習興趣以及體育運動意識。健美操教學中,教師可以播放一些國際上的健美操競賽視頻,采用小組分組的方式討論健美操競賽的運動技巧,并按照學生的實際能力制定具體的運動目標。在教學期間,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健美操教學理念,根據(jù)學生的學?,F(xiàn)狀開展一些團體性競賽,以強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要想持續(xù)提升高校健美操的教學質(zhì)量,教師必須合理應用并創(chuàng)新健美操的教學技巧,按照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構(gòu)建一個體驗式的教學理念,針對學生的運動現(xiàn)狀,有針對性地設計健美操教育體系以及健美操教學環(huán)節(jié),并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技術(shù)進行體育教學,不斷提高大學生的綜合學習效果,使大學生的運動能力得到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