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恩轍
2018年,中央電視總臺四頻道連載了原二機部部長劉杰的事跡。劉杰部長原為地質(zhì)部副部長,1958年由毛主席提名,任命他為二機部部長,調(diào)到核工業(yè)部(二機部)開始領導我國兩彈一星的研制工作。劉杰部長慧眼識珠發(fā)現(xiàn)了于敏,在于敏研究原子化學時,交給他一個重要任務——研制氫彈,為我國兩彈一星研制儲備了人才。這個事跡已被報道多次了,其實劉杰發(fā)現(xiàn)人才于敏之前,就從天津化工廠(漢沽)把當時的總工程師兼任技術監(jiān)督科科長——丁樹藩,調(diào)入二機部所屬404廠從事原子彈核材料研制工作。
丁先生是研究原子彈核材料——六氟化鈾的生產(chǎn)現(xiàn)場負責人,六氟化鈾的研制成功在原子彈核材料制造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1960年蘇聯(lián)赫魯曉夫撕毀協(xié)議,撤走了專家,企圖把剛剛開始的中國原子彈研究扼殺在搖籃中。毛主席大怒,下決心就是餓肚子也要搞出原子彈,受毛主席委派的陳毅、聶榮臻、陸定一等國家領導人在人民大會堂開動員大會,鼓勵知識分子、技術人才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建設祖國。丁樹藩先生應邀參加了會議,回到家中非常興奮地和兒子們講:“蘇聯(lián)人走不走,都要依靠自己,別人的東西只能參考,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心中才有數(shù)。到這個單位干的事和原來不一樣,我年歲大了,學新東西費勁。但是不學不成,工作需要?!焙喍處拙湓?,表示了丁總的決心。
丁總在工程施工期間到原子彈研究所615室接受培訓,經(jīng)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經(jīng)受多次挫折和失敗的考驗,并不氣餒,終將六氟化鈾研制成功。成果極為可觀,丁總帶著六氟化鈾的工藝試驗數(shù)據(jù),和同志們前往試驗基地,奔向西北工地進行大規(guī)模生產(chǎn),準備試車。
丁樹藩
在此期間,丁總發(fā)揮了他的專業(yè)(化工)和工廠實驗(化工廠)特長,又在實際過程中充實了物理學的物理化學試驗知識。正如美國人在原子彈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原子彈是怎樣制造成功》一書中寫道,“1960年4月,丁樹藩等人為甘肅酒泉原子能聯(lián)合企業(yè)進行六氟化鈾大規(guī)模生產(chǎn)奠定了基礎。在工程施工期間,部里送丁樹藩前往原子能研究所615室接受培訓。后來,在為中國戰(zhàn)略核武器庫生產(chǎn)材料工作中,他成了核心人物。從1962年11月到1963年4月,從615室乙組那里得到的試驗數(shù)據(jù),他自己組織了5次試驗,1963年11月27日,工廠開始大規(guī)模生產(chǎn)?!?/p>
我與丁總相識于1974年,他從西北基地回家途中到河北邯鄲看望他的二兒子丁漢堃。當時,丁漢堃和我都在河北冶金備件廠接受再教育。丁漢堃是北京理工大學65屆畢業(yè)生,當時在我廠鍛造車間勞動。丁總見到我很高興,并囑咐他兒子好好勞動、好好學習。后來,我在1975年到北京冶金部辦事,應邀到東四干面胡同49號丁家,這是個清朝時權力很大的鐵帽子王的王府,門外有上馬石、拴馬樁,有碑文寫到“官員人等到此下馬”,足見王府的勢力和氣派。現(xiàn)在是二機部宿舍了。丁家就住在東跨院東屋兩間約50平方米的房子里,當時有8口人,顯然住起來擠了些。丁總在吃飯時問我是哪個學校畢業(yè)的,我說:“我是北京鋼院65屆畢業(yè)生?!彼v:“你認識柯俊嗎?”我說當然認識,柯先生是位金相專家,金屬中貝茵體相變就是柯先生發(fā)現(xiàn)的,在國內(nèi)、國際上很有威望,他的英文名字就叫“Bain”貝茵。
原來丁先生和柯先生都是天津河北高等工業(yè)學校化學系的畢業(yè)生,倆人是同班同學。1931年“9·18”事變,天津?qū)W生和北京一樣舉行游行示威愛國行動??孪壬墙M織者,和丁先生共同領導抗日活動。后來,由于國民黨政府暗中盯梢,地下黨保護他們,讓柯俊去了武漢大學深造,丁先生回到老家當老師,他們倆人的友誼是很牢靠的。后來,柯先生去英國留學后便失去了聯(lián)系,也不知個人情況。談到柯先生,丁總很是激動,不斷給我夾菜,談笑風生。我本來打算回鋼院拜訪一下柯先生,可正值1975年鋼院搞“運動”,這讓兩位科學家見面失去了一個絕好的機會,使我終生遺憾。
1959年丁先生在原子能研究所615室從事提煉U235研究中受到了輻射病倒了。眾所周知,1960年代,我國科學并不發(fā)達,不要說防原子能輻射,就是在實驗室做X線試驗,工作一個月以后,膠片顯示輻射超標。而原子能的輻射遠遠大于X線幾十倍。丁先生病倒了,急壞了二機部的領導。袁成隆副部長幾乎一天一次去看望他,關心備至,因為此時此刻是原子能試驗的關鍵??!一旦丁總病倒,誰來領導?這可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心結(jié)啊!如何是好?關鍵時刻劉杰部長親臨干面胡同49號丁家。一個星期來兩次,可見丁總的工作重要性。在黨的關懷下,經(jīng)過醫(yī)治使丁總逐漸恢復了健康,他馬上帶領小組人員奔向西北基地做試驗了。
1963年投入大規(guī)模生產(chǎn)。六氟化鈾研制成功,使U235生產(chǎn)由化學過程向物理過程的轉(zhuǎn)變。這不是只懂一門科學的專家所能完成的。這中間包括工程化學、工程物理和工程物理化學,只有具備實踐知識的高級工程師才能完成這個艱巨任務。丁樹藩先生做到了,他既是化學家,也是物理學家和物理化學家,并有實際經(jīng)驗的高級工程師。在當年,這樣的人才是屈指可數(shù)的。中國原子彈在1964年的西北基地爆炸成功!
丁先生廢寢忘食地工作,家里的事都交給了夫人。丁夫人是個有成就的小學教員,可是由于家務事太多,終于累病了,只好回家休息,辭職專門照顧家庭。僅靠丁總的150元錢養(yǎng)活8口人是很困難的。丁總一年中有300多天在實驗室,孩子們起名字都無暇顧及,以至于從老四開始,就叫四堃、五堃、六堃了,這就是丁總的精神。真正做到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值得我們后輩學習的楷模。
1983年丁總因重病纏身而又無法醫(yī)治逝世了,年僅71歲。他默默地走了,而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永存,為祖國、為人民、為科學獻身的精神永存,永遠是中國有良心的知識分子的楷模。他以實際行動完成了自己的諾言。
(編輯·劉穎)
51498473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