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引路
一
雨勢并不減退,紅蓮卻不搖動了。雨點不住地打著,只能在那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zhuǎn)無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動——
母親?。∧闶呛扇~,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冰心《荷葉·母親》
閱讀心得
作者著力描寫了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的生動場景,由此觸發(fā)情思,自然地聯(lián)想到自己在人生路上遇到坎坷磨難時,母親對自己的呵護與關(guān)愛,也深情地抒發(fā)了自己對母親的依戀。作者有意識地挖掘了荷葉這一情感載體,設(shè)定了特定情境,與自己的情感產(chǎn)生了深度契合。
二
當我躺在土地上的時候,當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著一把泥土的時候,或者當我回想起兒時的往事的時候,我想起那參天碧綠的白樺林,標直漂亮的白樺樹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見奔流似的馬群,聽見蒙古狗深夜的嗥鳴和皮鞭滾落在山澗里的脆響;我想起紅布似的高粱,金黃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紅玉的臉龐,黑玉的眼睛,斑斕的山雕,奔馳的鹿群,帶著松香氣味的煤塊,帶著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遠的車鈴,晴天里馬兒戴著串鈴在溜直的大道上跑著,狐仙姑深夜的讕語,原野上怪誕的狂風(fēng)……
——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閱讀心得
作者選擇了大量具有東北特色、富有獨特意味的景物,像電影鏡頭一樣將這一幅幅畫面閃現(xiàn)而過,展現(xiàn)了東北大地的豐饒美麗。作者將鋪陳的景物作為情感載體,在濃墨重彩的景物描寫中,強烈地抒發(fā)了自己對家鄉(xiāng)的眷戀,字里行間充溢著深沉的熱情。
三
高郵咸蛋的特點是質(zhì)細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別處的發(fā)干、發(fā)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為別處所不及。鴨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說,帶殼切開,是一種,那是席間待客的辦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筷子頭一扎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高郵咸蛋的黃是通紅的。蘇北有一道名菜,叫作“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郵鴨蛋黃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鴨蛋,蛋黃是淺黃色的,這叫什么咸鴨蛋呢!
——汪曾祺《端午的鴨蛋》
閱讀心得
作者選擇了家鄉(xiāng)高郵極具盛名的咸鴨蛋作為情感載體,著重介紹端午的鴨蛋質(zhì)細油多、美味可口的特點。尤其是通過幾個簡單的動詞生動地描繪出吃咸鴨蛋時的場景,富有生活情趣。作者用平實的語言描述閑適的生活,蘊含了對兒時生活的懷想以及對故鄉(xiāng)的熱愛。
四
在海邊撿起這一枚貝殼的時候,里面曾經(jīng)居住過的小小柔軟的肉體早已死去,在陽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貝殼中所留下來的痕跡已經(jīng)完全消失了。但是,為了這樣一個短暫和細小的生命,為了這樣一個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蒼給它制作出來的居所卻有多精致、多仔細、多么一絲不茍呢!
——席慕蓉《貝殼》
閱讀心得
作者先對貝殼的外形進行了簡單描寫,然后重點突出貝殼內(nèi)部肉體柔軟、脆弱的特點,由此聯(lián)系到自身,希望自己也像貝殼一樣,用精致、仔細、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來面對生活,為自己的生命做出精美的回饋。作者借助貝殼這個情感載體,深化主題,揭示哲理。
寫作借鑒
為了讓作文更富有真情實感,為了讓抽象的內(nèi)在情感具體可感,可以借助某些熟悉的、具體的、獨特的外在物象,讓看不見、摸不著的情感五味俱全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作文中這些能夠承載作者情感的事物就是情感載體。情感載體的類型和功能是豐富多樣的,在設(shè)置情感載體時,我們應(yīng)該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合適的情感載體。世間萬物都可以作為情感載體,但我們要選擇自己生活中比較熟悉和了解的,選擇有獨特或特殊內(nèi)涵的,選擇符合情感特征的,選擇與表達情感相契合的事物。寫作過程中,要努力追求載體與情感的和諧統(tǒng)一,從而更真切地抒發(fā)情感,更深刻地表達主題。
2.設(shè)計合理的呈現(xiàn)方式。載體要與情感水乳交融,其呈現(xiàn)方式也非常重要。是成為作文的敘事線索,從始至終貫串全文?還是充當事件發(fā)生的背景,使作文意蘊深刻?或者作為情感的具體象征,生動描述、深情抒發(fā)?無論哪種,載體一定要在開頭或結(jié)尾處與表達的情感形成緊密的關(guān)聯(lián),使作文的情感自然真摯地表達出來。
3.細致生動地描寫載體。通過載體傳達情感的關(guān)鍵在所選載體的描寫上。情感載體的描寫不等同于簡單的事物描寫,我們要根據(jù)作文主旨表達的需要,選擇與主旨相關(guān)的那個特點進行針對性描寫。有時,我們也可以借助合理的想象,對載體進行有意識的改造,從而更好地創(chuàng)設(shè)情感共鳴的觸發(fā)點。
仿寫作文
米粥里的愛
◎李樂涵
“世人個個學(xué)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泵棵孔x到陸放翁的《食粥》,一股暗香便縈繞于唇齒間,觸景,情生,那些與粥相伴的童年時光涌上心頭。
我是奶奶帶大的,小時候我胃不好,奶奶便日日三餐為我熬粥。熬粥時,奶奶守在灶邊,灶火上那口黑乎乎的鍋里,水和米陷入糾纏;隨著溫度逐漸上升,鍋里開出乳白色的花朵,突突地往上冒;最后,米粒將自己的精華全部注入水中,米粒變成了米粥。
盛粥時,鍋蓋一開,那獨屬于粥的清香便溢滿整個屋子,從窗子微開的縫隙中擠出去,彌漫在大自然中,天高海闊地香開去了。
端一碗米粥,坐在明亮的燈光下,青花瓷碗的碗沿映著熠熠的金光,反射到我的臉上,我吹一口熱氣喝一口粥,一股暖流緩緩流向全身。東坡居士有書帖曰:“夜饑甚,吳子野勸食白粥,云能推陳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覺,妙不可言?!蹦棠贪镜闹囵こ碥浥矗紫銤庥?,小小的我能吃上一大碗。夜晚,我摸著鼓鼓的肚皮甜甜入夢,樹葉縫隙間透出的縷縷陽光灑滿我全身,溫暖熨帖的不僅是我的胃、我的心,還有我的整個童年。
上初中后,我們不再和奶奶住在一起,我自然也鮮少再喝到從前的那碗粥了。家鄉(xiāng)的粥香悄然散去。生活中的一切都被喧囂填滿,一種激烈偏執(zhí)的風(fēng)似乎快要刮盡沉淀我心底的那份醇香。我意識到已經(jīng)好久沒有回家看奶奶了。忽而,那口盛粥的鍋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一種深埋心底的思念和眷戀在心潮的波翻浪涌間露出鵝卵石般光亮、圓滑的色澤。
我哽咽著打電話回家,奶奶的聲音響起,我說:“奶奶,我想喝粥了。”
推開家門,奶奶已候在門口,她臉上的皺紋因為笑容好像一朵花。粥已經(jīng)盛好放在桌上了,熟悉的米香攜著一程一程溫暖的心安撲入我的心懷。
為什么家鄉(xiāng)的粥如此香甜,令人溫暖?因為那是奶奶一點一點熬出來的,滲入米粥里的是對我的愛,無私,綿長,醇香,妥帖……
(福建廈門市外國語學(xué)校八·9班)
點評
小作者將“米粥”作為情感的載體,圍繞奶奶為“我”熬粥展開回憶,每一處細節(jié)描寫都可見濃濃的情味。小作者寫暖意融融的親情時,不局限于尺幅框架之內(nèi),引經(jīng)據(jù)典,信手拈來,運用的典故給作文增添了許多不一樣的色彩。
(何欣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