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晶,于曉梅,郭晨晨
(東北林業(yè)大學 圖書館,哈爾濱 150040)
人口老齡化是指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動態(tài)。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國家或地區(qū)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截至2015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2 200萬人,占總人口的16.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14 386萬人,占總人口的10.5%[1]。因此,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程度的加深,我國各個領域都在不斷完善對老齡人群的服務,高校圖書館作為文化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善對老齡讀者的服務工作,為老齡讀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是高校圖書館的一項重要工作。
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數量在不斷增加。在這個新的社會環(huán)境下,我國各個領域必須積極應對,做好各項老年人群服務工作。其中,在高校校園中,常住老年人口大多數是退休教職員工及其家屬,為這部分人群提供完善的服務是高校必須重視的一項事務。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為老年人群群服務這一問題上應不斷改進、完善,為老齡讀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退休教職員工,特別是高校退休人員,在其退出工作崗位之前大多是所在高校圖書館的忠實用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已經習慣了對圖書館的應用,圖書館已經成為了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且,當前社會上為老年人群提供的娛樂服務項目較少,再加上由于身體條件的限制,老年人群的娛樂休閑活動不多。由此來看,圖書館是老年人群的一個很好的選擇,可以為老年人群提供服務,豐富老年人群的生活。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提高國民素質?!盵2]學習型社會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終身學習。終身學習既需要有有益的學習內容,還要有適合各年齡層次學習的場所。高校圖書館作為貯藏文化資料的服務機構、指導機構,還經常舉辦各類專題講座,完全可以成為為老齡讀者提供學習內容和學習場所的合適載體。因此,高校圖書館完善老齡讀者服務工作,為其提供豐富的文獻資料,指導其掌握先進的技術設備、閱讀技巧,樹立正確的閱讀理念、學習理念,從而促進老齡讀者堅持終身學習,不斷充實自己,豐富精神文化生活。這對建設學習型社會起到推動作用[3]。
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是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和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為在我國實現建設學習型社會而開展的一項非常重要的社會活動。全民閱讀活動自開展以來得到社會各方面的積極配合,所覆蓋的范圍不斷擴大,所覆蓋的人群不斷增加,其中由于圖書館作為貯藏文化資料的服務機構、指導機構,在全民閱讀活動推廣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高校圖書館作為圖書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要為全民閱讀活動提供助力。其中,完善老齡讀者服務工作,將其納入全民閱讀活動中,擴大全民閱讀隊伍是高校圖書館的一項重要任務。
老年退休人群在離開工作崗位之前為社會發(fā)展殫精竭慮,用心工作幾十年。退休離開工作崗位后,由于心理慣性難免會發(fā)生一些心理變化,出現一些不適應退休生活的情況,這些都會對老年人群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而讀書可以充實老年人群的日常生活,豐富老年人群的精神領域,調節(jié)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幫助他們適應社會角色的轉換,保證老年人群的身心健康[4]。
老齡讀者作為高校圖書館讀者隊伍中的特殊組成部分,他們除了與一般讀者一樣有共同的服務需求之外,還有許多不同之處,具有一些老齡讀者所獨有的特點。
教職員工在工作、生活中已經習慣運用圖書館解決問題、休閑娛樂、豐富生活,在退休之后,他們擁有更加充裕的時間。由于他們具備長期利用圖書館的良好意識,并且形成了長期到圖書館閱讀的習慣,從而構成了一支穩(wěn)定的閱讀隊伍。一些老齡讀者,有他們固定的閱讀時間,固定的閱讀書目,甚至是固定的座位等,從這些習慣中圖書館工作人員可以得出老齡讀者的一些閱讀習慣、需求,可以針對這些習慣、需求完善對老齡讀者的服務工作。
老齡讀者大多擁有比一般讀者更為充裕的自由支配時間,但是社會上為其提供的各類文化娛樂活動較少,可供老年人群選擇的娛樂活動不多,圖書館是他們充實晚年生活的一個很好的選擇。老齡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喜歡慢慢品味,字斟句酌,一些老齡讀者會摘錄一些常用的生活小常識或是閱讀過程中遇到的精美語句,還有一些老齡讀者因為客觀條件的限制,如眼花等,他們的閱讀時間一般會比較長,這一特殊狀況要求圖書館工作人員對待老齡讀者要有耐心。
每個讀者都有各自的閱讀愛好和需求,老齡讀者也不例外,老齡讀者的閱讀需求大致可以分為娛樂休閑、生活應用、學習研究三個方面。娛樂休閑型的老齡讀者來到圖書館是喜歡圖書館安靜的閱讀環(huán)境,豐富多彩的閱讀資料,這些讀者喜歡閱讀一些花卉養(yǎng)殖、寵物飼養(yǎng)、旅游觀光等方面的書刊雜志,用來消遣、豐富自己的娛樂生活。生活研究型的老齡讀者多是喜歡閱讀醫(yī)療養(yǎng)生、少兒教育、心理健康、烹飪等方面的讀物,豐富自己的晚年生活,從中尋求樂趣。學習研究型的老年讀者,有的是繼續(xù)自己以前的研究領域,不斷發(fā)現、不斷探索,還有的是對社會的發(fā)展變化比較關心,閱讀時政要聞等[5]。
不論是哪個類型的老齡讀者,他們都是“活到老、學到老”的代表人物,他們積極利用圖書館,豐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地將終身學習理念貫徹到自己的生活當中。因此,高校圖書館應完善老齡讀者服務工作,為老齡讀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條件。
1. 高校圖書館具備穩(wěn)定的群眾基礎
隨著老齡化社會程度的不斷加深,高校退休的教職員工及其家屬也在不斷增多,為這部分人群提供完善的服務是高校的一項重要工作。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服務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該不斷完善老齡讀者服務工作。高校的退休教職員工多數是居住在校園家屬區(qū)內,這樣就使得他們距離高校圖書館較近,利用起來比較方便。并且這部分老齡讀者在退休前的日常生活中已經習慣了對圖書館的利用,已經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圖書館已經成為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這樣,高校圖書館完善老齡讀者服務就有了穩(wěn)定的群眾基礎。
2. 高校圖書館具備充足的物質資源
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服務的重要組成環(huán)節(jié),它具備充足的資金和能力,可以保證館藏的按時更新和館藏結構的完整、合理,滿足老齡讀者的閱讀需求,使老齡讀者時刻都能接觸到新鮮的信息知識。還可以確保館內設施的不斷更新,為老齡讀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這些資源均可以為老齡讀者的服務工作提供堅實的物質條件,保證服務工作的順利進行。
3. 高校圖書館具備良好的氛圍
高校的構成部分多是教師和學生,都具備良好的素養(yǎng),在尊老、愛老、敬老等方面具備良好的意識。高校圖書館完善老齡讀者服務可以很快地得到大家的接受和支持,可以保證老齡讀者服務工作的順利開展。并且高校內具備良好的學術氛圍,可以激發(fā)老年人群的學習、閱讀意識,積極利用圖書館,加入到學習、閱讀的隊伍當中。這也為高校圖書館完善老齡讀者服務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1. 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為老齡讀者服務的意識不足
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對象多是在校師生,對于老齡讀者不夠關注,在開展工作過程中對于老齡讀者不夠重視。老齡讀者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相對較差,行動相對緩慢,而有些圖書館工作人員對其缺乏耐心,服務態(tài)度較差;并且高校圖書館開展的活動也大多是針對在校師生,針對老齡讀者提供服務的活動較少,這些都拉大了老年人群與圖書館的距離。
2. 高校圖書館為老齡讀者服務的設施不健全
高校圖書館中,無論是在館舍內部的構建、閱覽設施的配置、閱讀環(huán)境的營造等方面,主要針對的都是在校師生,很少考慮到老齡讀者的特殊需求,這使得有些時候老齡讀者使用圖書館很不方便,也影響了老年人群對圖書館的利用。
3. 高校圖書館為老齡讀者提供的館藏不足
高校圖書館的館藏多是針對在校師生,學習研究類型的文獻資料較充足,而這些館藏只能滿足一部分老齡讀者的學習研究,而在滿足他們的休閑娛樂、生活應用需求等方面就相對不足。
現在的很多高校圖書館對于老齡讀者服務都不是很重視,沒有針對老齡讀者的具體服務準則,缺乏為老齡讀者服務的設施,有的工作人員對待老齡讀者缺乏耐心。但是老齡讀者和一般讀者還是有一定區(qū)別的,如身體條件的限制,老齡讀者往往動作遲緩,有時候表述不夠清晰,更需要工作人員耐心的、細致的服務,更需要圖書館為其提供舒適、便利的閱讀環(huán)境。因此,高校圖書館應重視老齡讀者服務工作,增強對其服務的意識,制定相應的服務準則、工作規(guī)范等,完善對老齡讀者的服務,為他們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不斷努力。
高校圖書館應該不斷完善為老齡讀者服務的設施。如在圖書館內設置老齡讀者閱覽室,為方便老齡讀者進出,應將閱覽室建在較低的樓層或是靠近電梯的位置。在閱覽室內,針對老齡讀者的閱讀需求,精選他們喜愛的書刊雜志等,并提供詳細的查找方式。在擺放時,書架設置不易較高,書架上用醒目的大字號表示,方便老齡讀者查找。提供放大鏡、老花鏡等輔助工具方便老齡讀者閱讀。購進視聽設備,滿足一些特殊的老齡讀者。室內還應設置登記記錄,簡單地記錄老齡讀者的姓名、家人的聯(lián)系方式等,以防發(fā)生突發(fā)狀況,可以及時聯(lián)系到家人。閱覽室內還要配備一些老年人的常用藥品,為緊急情況和突發(fā)事件做好準備,為老齡讀者提供一個安心、舒適的閱讀環(huán)境[6]。
在其他閱覽室內也應準備放大鏡、老花鏡等輔助工具,為老齡讀者的閱讀提供便利。場館內的指示標語應該采用大字號文字,方便老齡讀者閱讀。還可以在老齡讀者中開展調查研究,如他們的閱讀需求、實際需要、服務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建議等,都可以在調查中體現出來,可以為高校圖書館老齡讀者服務工作指明方向,保證高校圖書館確實可以滿足老齡讀者的各項需求。
老齡讀者一般可以分為學習研究、生活應用、休閑娛樂這三種類型,因此,圖書館工作人員應按照老齡讀者的閱讀需求充實館藏。休閑娛樂型的老齡讀者多是喜歡閱讀一些花卉養(yǎng)殖、寵物飼養(yǎng)、旅游觀光等方面的書刊雜志,高校圖書館應該豐富這方面的館藏。生活應用型的讀者多是對醫(yī)療養(yǎng)生、少兒教育、烹飪等比較感興趣,高校圖書館應豐富這些領域的館藏,使藏書結構更加合理。學習研究型的讀者多是繼續(xù)以前的研究內容,他們熟悉高校圖書館的館藏,應用起來比較方便,圖書館可以根據這一部分讀者的需求定期購進相應文獻資料,滿足他們的研究需要。還有一些讀者對國內外時事等新聞熱點比較感興趣,圖書館應按時豐富館內的報刊雜志,滿足這部分讀者的閱讀需求。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人群會日益增多,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也會越來越多地接觸到老齡讀者。因此,工作人員應將中華民族尊老、愛老、敬老的傳統(tǒng)美德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尊重老齡讀者,在服務過程中要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同時,圖書館工作人員應了解老年人的身體和心理特征,學習基本的醫(yī)療急救方法,這樣在服務過程中可以更好地和老齡讀者進行交流,更好地滿足老齡讀者的實際需求,為老齡讀者創(chuàng)造一個安心、舒適的閱讀環(huán)境,給老齡讀者帶來體貼和溫暖[7]。
高校圖書館可以為老齡讀者設立專門的工作人員,這部分工作人員需要具備良好的為老齡讀者服務的意識,熟知老齡讀者的心理特征,這樣可以使老齡讀者服務工作更加專業(yè)、到位,更好地滿足老齡讀者的需求。高校圖書館還可以鼓勵老齡讀者加入到老齡讀者服務工作的隊伍中,他們可以更確切地了解到自身的需求,從而進一步完善老齡讀者服務工作。
高校圖書館在完善老齡讀者到館服務的同時,還應考慮到老齡讀者的實際狀況,如行動不便等,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為老齡讀者提供便捷的服務。如上門服務,有的老年人行動不便,或是因冬天天冷路滑等原因到圖書館閱讀有困難,高校圖書館應提供送書上門服務,方便老齡讀者借閱。高校圖書館還應提供電話咨詢服務,在老齡讀者不到館的情況下,為老齡讀者解答他們關心的問題,為他們排憂解難,滿足他們的學習、生活需要。高校圖書館還應提供網絡服務,隨著網絡的不斷發(fā)展,互聯(lián)網已經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高校圖書館提供網絡服務,指導老齡讀者使用數字圖書館、網絡資源等,突破傳統(tǒng)文獻的限制,開闊老齡讀者的視野,更好地滿足老齡讀者的閱讀需求,豐富他們的晚年生活[5]。
高校圖書館除了做好日常的圖書借閱工作外,還應積極開展適合老齡讀者的活動,如專題講座、收藏品展覽、閱讀交流會等,豐富老齡讀者的日常生活,使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得到更多樂趣,結交更多朋友,為他們的晚年生活增添色彩。同時,也可以吸引更多老年人來到高校圖書館開始他們的閱讀生活,豐富晚年生活,提高生活品質。同時,更好地實現我國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踐行終身學習的理念。
高校圖書館重視老齡讀者服務工作,通過為他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等完善老齡讀者服務工作,有利于豐富老齡讀者的晚年生活,有利于老齡讀者的終身學習,還有利于老齡讀者的身心健康。相信通過高校圖書館的不斷努力,不斷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解決問題,老齡讀者服務工作一定會日益完善,推動老齡事業(yè)的發(fā)展,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