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袁枚詩歌的比喻藝術(shù)

2020-01-19 08:46:20
紅河學(xué)院學(xué)報 2020年2期
關(guān)鍵詞:袁枚比喻詩人

沈 偉

(山東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濟(jì)南 250014)

縱覽中國古典詩歌,幾乎所有詩人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都不同程度地使用過比喻手法,然而能敏銳發(fā)現(xiàn)事物之間的相似性,并以絕妙出奇的語言道出,以靈動聰敏的天才詩人居多,如李白、李賀以及蘇軾等。這類詩人在詩歌中多用、善用且能妙用比喻句,創(chuàng)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袁枚作為清乾隆詩壇執(zhí)牛耳者,開創(chuàng)性靈派,素有“奇才”“豪才”之稱。他與李白、蘇軾一樣,皆“以天分勝”。遍覽其詩集《小倉山房詩集》三十七卷、《補遺》二卷,其中大量運用比喻句,且妙趣橫生,貼切自然,并在前人基礎(chǔ)上翻新出奇,顯示出其詩歌獨特的魅力。

一 袁枚的比喻在各類題材中的運用

作為極具天賦的才子詩人,比喻這一藝術(shù)手法遍及于各類詩作,從早年至晚年,或古體或近體,隨處可見。袁枚《小倉山房詩集》現(xiàn)存其自21-82歲所作詩歌共4484首,[1]3涉及生活各個方面,或?qū)懢埃蛟佄?,或記親情,或敘友情,或歌愛情,或?qū)懝倩律?,或?qū)憰S生活,可謂題材廣泛,包羅萬象,其詩句對比喻手法的運用是一貫的。

第一,袁枚寫景詩作中有大量對比喻句的妙用。

袁枚一生好游覽山水,尤其是在34歲辭去官職之后,更是醉心名山大川,“足跡造東南山水,佳處皆遍”。[2]自然山水的魅力激起詩人無限想象,使其創(chuàng)作出大量模山范水之作,而比喻的妙用也為其筆下的山水增色添彩。如《登華頂作歌》中“眾山八面齊安排,如坐如臥如奔走,為獅為象為嬰孩。”[3]706先用三個動詞“坐”“臥”“奔走”充分表現(xiàn)山的動態(tài)之美,并在一句之中連用三個比喻將群山比做“獅”“象”“嬰孩”,將群山雄偉又不失靈動的形態(tài)表現(xiàn)得栩栩如生。又如《南樓觀雨歌》:

……

白羽大箭天上飄,小枝雜下聲刁騷。

飛鳶跕跕立不牢,水晶寸寸垂絲絳。

龍?zhí)脕y把珍珠拋,海神欲上朝丹宵。

疑是昆陽戰(zhàn)鼓囂,亂走屋瓦虎豹嗥;

又疑武乙帝膽驕,射天天破革囊漂。

豈知熱極陰陽交,芃芃禾黍需脂膏。

我無羽翼同飄搖,風(fēng)云羨殺蛟龍豪;

又無長柄雷公刀,大呼阿香斬群妖。

但見小屋輕如舠,蒙蒙四壁生波濤。

……[2]139

古體詩最能表現(xiàn)詩人汪洋恣肆、飛揚跳蕩的詩思,這首描寫雨景的長詩依時間順序完整表現(xiàn)了雨前、雨中以及雨后的場景。其中描寫大雨的段落,一連運用多個比喻,寫風(fēng)、寫雨、寫水、寫雷、寫電,譬喻巧妙,貫通而下?!鞍子鸫蠹北憩F(xiàn)暴雨之密;“水晶寸寸”表現(xiàn)積水之多;“珍珠拋”表現(xiàn)雨聲之繁;“戰(zhàn)鼓囂”“虎豹嗥”表現(xiàn)雷聲大作;“長柄雷公刀”喻指閃電連連;“小屋輕如舠”表現(xiàn)雨中小屋如波濤中顛簸搖蕩的小舟一般,隨時會被積水淹沒、沖走。這段比喻勝在連下數(shù)喻、喻中用典,將風(fēng)雨之景描繪得有聲有色,氣勢十足,賦予風(fēng)雨雷電新奇的審美意義。王英志認(rèn)為,這“是一支宇宙生命的頌歌,亦是詩人狂放個性與旺盛生命力的迸發(fā)?!盵3]再如袁枚的寫景名作《觀大龍湫作歌》:

龍湫山高勢絕天,一條瀑布兜羅綿。

……

初疑天孫工織素,雷梭拋擲銀河邊。

繼疑玉龍耕田倦,九天咳唾唇流涎。

誰知乃是風(fēng)水相搖蕩,波回瀾卷冰綃聯(lián)。

……

夜明簾獻(xiàn)九公主,諸天花散維摩肩。

玉塵萬斛橘叟賭,明珠九曲桑女穿。

到此都難作比擬,讓他獨占宇宙奇觀偏。

……[2]722

這首描寫大龍湫瀑布的詩作,亦是袁枚詩中廣采譬喻的典范之作。詩人以“兜羅綿”“雷梭拋擲”“玉龍咳唾”“冰綃”“夜明簾”“天花散”“玉塵”“明珠”等一系列比喻來描繪大龍湫瀑布煙水云霧之美。這種以多個喻體來反復(fù)描繪一個本體的寫法,稱之為“博喻”,正如錢鐘書所言:“一連串把五花八門的形象來表達(dá)一件事物的一個方面或一種狀態(tài)。這種描寫和襯托的方法仿佛是采用了舊小說里講的‘車輪戰(zhàn)法’,連一接二的搞得那件事物應(yīng)接不暇,本相畢現(xiàn),降伏在詩人的筆下?!盵4]袁枚雖自言“到此都難作比擬”,但依然用絢麗奇幻的意象將大龍湫瀑布的奔騰澎湃之姿表現(xiàn)得恰切靈動,亦充分顯示袁枚“奇才”之名的力作。除上述作品外,袁枚詩歌中還有許多以比喻寫景的篇章,同樣精彩紛呈。如“一輪白日忽不見,高空都被芙蓉遮”(《同金十一沛恩游棲霞寺望桂林諸山》);“野店臥秋夜,滿床如水生”(《宿白土不寐》);“雨腳大如烏鵲陣,風(fēng)聲狂似虎狼來”(《江行風(fēng)雨》)。

第二,袁枚在記錄官宦生涯的詩歌中也滲入大量比喻手法。

袁枚25歲步入仕途,33歲便辭官歸隱,官宦生涯不過短短8年。然而在這8年中,袁枚從少年得志、初入翰林的志得意滿,到散館考試意外失利的悵然,再到外放江南為吏的疲憊不堪,到最后毅然辭官、隱居隨園的欣喜快意,他的人生可謂幾經(jīng)起落,悲喜交織。所謂“文章憎命達(dá)”,這段坎坷不平的為官經(jīng)歷讓袁枚飽嘗人世酸甜苦辣,也為其詩歌創(chuàng)作積累了豐厚的人生經(jīng)驗。袁枚生性自由跳脫,平庸瑣碎、應(yīng)酬逢迎的俗吏生涯讓他心力交瘁,這在其詩歌中時有體現(xiàn)。如《初抵溧水縣署》:“初官直似為新婦,滿眼何嘗有故人?”[2]1084將“初官”比做“新婦”可謂新巧生動,體察入微。初看只覺妙趣橫生,細(xì)思之下又透著幾許悲涼。此時袁枚遭遇外放,無奈離開京城,初到官署,周圍環(huán)境陌生,故人遠(yuǎn)去,其凄涼心境與離家遠(yuǎn)嫁的新婦確有幾分相似。再如《署中感興》:“民驕已似衰年子,官苦原同受戒僧”[2]50,這首詩寫袁枚為政處世之艱難,將驕民比做老年所得之子,氣惱卻又無奈;而為官如受戒僧一般清苦,官場的條條框框與其本性大相違背。這一比喻新穎有趣,令人莞爾,然對為官之難又表現(xiàn)得自然貼切。盡管袁枚對俗吏生涯極為不耐,然他仍保有一顆傳統(tǒng)士大夫的仁愛之心,樂百姓之樂,憂百姓之憂?!恫痘惹穼懹谠躲痍柸紊希渲杏卸螌认x的描寫:“狠如狼,貪如羊,如虎而翼兮,如云之南翔?!盵2]50這一連串比喻寫出詩人對蝗蟲的憎惡,對百姓的同情,卻又焦躁無奈的情緒,跳躍著一顆關(guān)心民瘼的拳拳之心。除百姓外,作為考官的袁枚對舉子考生同樣抱有同情憐憫之心。清乾隆九年(1744年),袁枚參與鄉(xiāng)試閱卷,寫下《分?!芬辉姡骸爸熳置噪x照眼紅,疑是諸生心上血?!盵2]59和這些舉子一樣,袁枚也是以科考步入仕途,對于舉子讀書仕進(jìn)之艱難,袁枚體會深切??脊偈种兄旃P掌握著生殺予奪的大權(quán),那些由考官批閱的朱字仿佛諸生心頭之血一般觸目驚心。袁枚以憤懣之情,記述了科考錄取之不公,深刻揭露封建科舉制的弊端。袁枚為官的七八年中,他嘗盡了官場的甘苦,既有終日碌碌的不耐,又有懷才不遇的怨怒,更有屈尊逢迎的痛苦,終于在33歲毅然辭官還鄉(xiāng)。為此,袁枚寫了一系列詩歌表現(xiàn)逃離樊籠、還歸自然的歡悅。如《掛冠》:“籠中野鶴少高唳,籬外寒花多久香?!盵2]95《解組歸隨園》:“櫪馬負(fù)千鈞,長鞭挾以走。一旦放華山,此身為我有。”[2]101袁枚將掛官離職比作野鶴出籠,櫪馬還山,輕松喜悅之情充溢在詩句之中。直到市隱三十余年之后,他仍對自己壯年辭官之舉頗為得意,并在《遣懷雜詩》中寫道:

早貴如早起,所見人事多。

早退如早眠,心神常安和。[2]849

將少年得志比作早起,將辭官隱退比作早眠,“早貴”為其增加豐富的人生閱歷,“早退”使其卸下沉重枷鎖,原本風(fēng)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在他筆下卻自然地產(chǎn)生了關(guān)聯(lián)。袁枚曾言“好詩難與官同做”,在歷經(jīng)宦海浮沉后,他打破了少年時代“立名最小是文章”(《記得》)的偏見,“盡其才以為文字詩歌”,追尋自我本心,實現(xiàn)生命價值。

第三,袁枚在描繪書齋生活的詩歌中也不乏精妙絕倫的比喻。

袁枚出生書香之家,自幼便對詩書學(xué)問表現(xiàn)出極大的熱情,辭官還鄉(xiāng)后更是傾心文學(xué),以讀書作詩為業(yè),“七歲上學(xué)解吟哦,垂老燈窗尚磨墨”(《全集編成自題四絕句》),文學(xué)創(chuàng)作貫穿一生。因而描繪書齋生活,抒發(fā)讀書寫詩的感受,成為袁枚詩歌寫作的重要題材之一。袁枚雖天分極高,號稱才子詩人,然天才橫逸的背后亦需刻苦讀書來支撐。他在詩歌中多次表現(xiàn)自己愛書如命的天性,如《偶然作》:

見書如見色,未近心已動。

只恐橫陳多,后庭曠者眾。[2]283

袁枚生性好色,對此他從不加掩飾,曾坦言:“好色不必諱?!保ā洞饤铙液罚┐颂幰耘鲿?,寫自己嗜書如好色;又恐書多而難以盡讀,使其如后宮曠女一般無人問津。這一比喻生趣盎然,妙語解頤,且絲毫不作偽。詩歌是袁枚生命的寄托,他傾盡畢生心血來進(jìn)行詩歌創(chuàng)作,也將種種作詩的心得感受記錄在詩中,如:

賦詩似為政,焉得人人悅?但須有我在,不可事剽竊。(《書所見》)

莫道催租無吏到,恐催詩債要敲門。(《重陽》)

賦詩如開花,開多花必少。(《筆不老》)

只有吟詩如老將,窮追佳句獲才休。(《化年》)

肯如轅下駒,低頭傍門墻。(《題宋人詩話》)

其中比喻最妙莫如《遣興》一詩:

愛好由來落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

阿婆還是初笄女,頭未梳成不許看。[2]932

即便詩才橫溢如袁枚,也難做到出口成詩,不加改動,一詩作成要多次修改方成佳作。詩人以“頭未梳成不許看”比喻自己詩歌未成定稿之前不愿示人的心態(tài),通俗新巧,令人會心一笑。袁枚一生作詩數(shù)千首,其中不乏游戲筆墨或格調(diào)卑俗之作,有才子手滑之弊,然從這首詩中可以窺見,袁枚作詩總體上較為謹(jǐn)嚴(yán),輕易不以“粗服亂頭”示人。除詩歌外,袁枚也好作文,他在《好作古文苦無題目,尋春輒不如意,戲題一首》中寫道:

有筆無題每自嗔,黃金何處買陽春?

論文頗似升平將,娶妾常如下第人。[2]877

如前述,袁枚好色而從不諱言,“買春”一詞在其詩歌中所用頗多,這首詩以自嘲的筆調(diào),寫自己對作文與娶妾的不滿,以“升平將”喻指自己古文無力量,以“下第人”喻指妾貌不美,表現(xiàn)風(fēng)流才子的本色。透過這些描繪書齋生活的詩歌,讀者可以窺見詩人作詩為文之不易,并非如其表面所表現(xiàn)得那樣輕松有趣。

袁枚一生閱歷豐富,兼筆耕不輟,其所作詩歌涉及生活各個方面,除上述列舉詩歌外,其他題材的詩歌中也屢見比喻手法的運用。如詠物詩:

窗外亂飛蝴蝶影,客來都帶鷺鷥?nèi)荩ā对佈罚?/p>

聽說輕狂聽惱懶,亂梳頭發(fā)過清明(《春柳》)。

再如詠史懷古詩:

將軍煉心如煉鐵,可惜荊軻疏劍術(shù)(《施將軍廟》);

若把湘蘭比君子,春風(fēng)只發(fā)二分花(《再題賈太傅祠》)。

另有大量以物喻己或以物喻人的詩作,如:

掌珠真護(hù)惜,軒鶴望騰騫(《隴上作》);

白鷺悄無語,梅花淡似君(《洲上寄南臺》);

春樹未青先折柳,霜鴻才聚便離群(《歸隨園后陶西圃需次長安,入山道別》)。

這些詩歌中比喻的運用,或貼近生活,令人會心莞爾;或想落天外,叫人意想不到。無不展現(xiàn)著袁枚高超的詩才,幽微的洞察力,以及異于常人的想象力。

二 袁枚詩歌中比喻手法的特點

袁枚詩歌以性靈著稱,在崇唐襲宋的清乾隆詩壇獨樹一幟,別具特色。對此袁枚自己也不無得意地在詩中寫道:“獨來獨往一枝藤,上下千年力不勝。若問隨園詩學(xué)某,三唐兩宋有誰應(yīng)?”(《遣興》)其詩歌選材平凡瑣細(xì),意象靈動新奇,格調(diào)諧趣幽默,善于使用口語和白描。而比喻手法的恰當(dāng)運用更強化了上述特點,以下試圖從四個方面分析袁枚詩歌中比喻手法的特點。

第一,袁枚詩歌的比喻尖新靈動。

《文心雕龍·比興》云:“夫比之為義,取類不常,或喻于聲,或方于貌,或擬于心,或譬于事。……故比類雖繁,以切至為貴,若刻鵠類鶩則無所取焉?!盵5]劉勰認(rèn)為比喻手法類型眾多,但以準(zhǔn)確貼切為第一要義。到了詩法完備的清代,若比喻手法只求恰當(dāng)準(zhǔn)確難免落入前人窠臼,因而袁枚好作尖新之語,想前人之未想。如《新涼》:“味似官初罷,情疑寵不常?!痹娙藢⒏泄袤w驗與人生體驗相結(jié)合,把秋后新涼的感受比作罷官失寵的凄涼心境,構(gòu)思取意頗為新巧。袁枚24歲中進(jìn)士,入翰林,一時風(fēng)頭無兩,然在散館考試中滿文成績被列為最下等,遭到外放,他雖未遭罷官,然心境亦失落無比。此類比喻正是基于人生體驗,故而新奇中不顯造作。又如《早開梅凍傷矣,慰之以詩》:

千樹梅花開一樹,忽遇春寒又勒住。

頗似良朋訪我來,自悔孤行復(fù)回去。

憔悴香心合自憐,從來風(fēng)氣莫爭先。

請看一種調(diào)羹者,別有東風(fēng)二月天。[2]927

前四句將早春梅開,比作好友來訪;將梅花遇春寒而被凍傷,比作好友去而復(fù)回。本是不想干的兩件事物,詩人卻能尋找到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令人叫絕。此詩乃即景生情之作,寓意深遠(yuǎn),表現(xiàn)開風(fēng)氣之先者往往不容于社會,而隨波逐流者卻自鳴得意。袁枚正是開一代風(fēng)氣之先者,他所倡導(dǎo)的“性靈說”詩論與當(dāng)時詩壇所提倡的擬古考據(jù)詩風(fēng)相抗衡,也常常招致非議,然袁枚卻不悔孤行,豎起性靈大旗,一時之間應(yīng)者四起,終以一人之力扭轉(zhuǎn)整個詩壇風(fēng)氣,從一枝獨秀的凄清到萬紫千紅春滿園的盛景。再如《嘲守歲者》:“我道子胡然,別歲如別友;故人自然佳,新人未必否。任其自去來,只要我長久?!盵2]1028這首詩嘲弄除夕守歲舊俗,將辭歲比作別友,頗有新意,表達(dá)了詩人任隨自然,不愿強求的超然情懷?!肮嗜俗匀患?,新人未必否”一句,暗含“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的曠達(dá)。富有創(chuàng)造精神是袁枚性格的一大特質(zhì),其為人、為文皆是如此。袁枚生平最恨人云亦云,模擬蹈襲,“以出新意,去陳言為第一著?!?《隨園詩話》卷六)。這一主張在他的詩中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故而時有尖新靈動之語,不見于前人詩中。然這一特點也為其招致不少詬病,如“過求新巧,必落纖小家數(shù)”(尚榮《三家詩話》);“詩固忌拙,然亦不可太巧”(洪亮吉《北江詩話》)等。此類批評不無道理,袁枚部分詩歌確有格局有限,刻意造作的弊病,然在崇尚模擬,漸趨僵化的清中葉詩壇,袁枚詩歌的求新求變有其特殊意義。

第二,袁枚詩歌的比喻諧趣達(dá)觀。

袁枚生性詼諧風(fēng)趣,達(dá)觀豁朗,其所倡性靈說也一再標(biāo)舉“風(fēng)趣”或“生趣”,曾以劇喻詩曰:“作詩正如作雜劇,初時布置,臨了須打諢,方是出場?!盵6]袁枚打通雅俗文學(xué)的界限,向雜劇學(xué)習(xí)作詩之法,注重詩歌的趣味性。他曾道“發(fā)言要教天皇笑”(《子才子歌示莊念農(nóng)》),比喻的使用正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biāo)的重要手段。如《讀前年除夕告存詩自嘲一首》:

不貪長壽只貪詩,佳句如云盡得之。

頗似辦裝錢到手,臨行依舊沒歸期。[2]937

曾有相士預(yù)言,袁枚將壽終于76歲,他便早早為自己寫好挽詩,并邀請好友一起寫。等76歲已過,袁枚仍健在,兩年后,他寫下這首自嘲詩。將朋友們所作挽詩比作辦裝錢到手,而他沒死,好比得到辦裝錢卻未出發(fā),讀來令人忍俊不禁。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能以如此豁達(dá)的態(tài)度笑對生死,也令人心生敬意。生死尚且不甚在意,日常病災(zāi)袁枚更是從容應(yīng)對,如《左足病瘡作》:

雙趺虛左便無聊,欲走堂前怯路遙。

甘把足拳師野鷺,只愁人老變山魈。

千峰踏月心還在,七步成章興已消。

何日浮屠重起躄,白云紅葉一肩挑。[2]47

詩人左足病瘡發(fā)作,他把自己單腳行走的樣子比作野鷺,又恐將來變成山魈,讀來令人發(fā)笑。袁枚的幽默不僅存于敘事詩,寫景詩亦能妙趣橫生,頗為不易。如《次日雪》:“片片冰梨壓滿箱,馬頭何處不花光。窮檐乍脫黃棉襖,冷宦初來白玉堂?!盵2]51詩人將白雪覆蓋茅檐的景象,用脫掉“黃棉襖”變成“白玉堂”來比喻,頗為滑稽。袁枚前半生最大的遺憾莫過于無子,他先后生有三女。眼看年屆五十,尚無子嗣,而女兒卻接二連三降生,在失望氣惱之下,寫下“味似餐雞肋,情疑中副車”,將生女比作“餐雞肋”與“中副車”,本是失意之事,卻用調(diào)侃之語,失落之中不乏幽默。這類詩作在袁枚詩中比比皆是,還有:

貪官回首日,刺客暮年心。(《秋蚊》)

窗外亂飛蝴蝶影,客來都帶鷺鷥?nèi)?。(《詠雪》?/p>

鼓聲爭作白門雨,酒味狠于京口兵。(《三日后再宴》)

一帆如懶婦,終日但高眠。(《阻風(fēng)京口》)

袞師嬌兒笑且嘩,口邊何處來烏鴉?(《留須》)

查閱袁枚《小倉山房詩集》目錄,常見“戲筆”“戲題”等字樣。詩歌中詼諧幽默的特質(zhì)既是袁枚天性的自然流露,也是詩人在有意識地制造喜劇效果。前人評價袁枚詩曰:“隨園詩處處虛靈活潑”(吳應(yīng)和,蔣星華《浙西六家詩鈔》),于是這類詩中表現(xiàn)尤為明顯。袁氏幽默并非只是一味追求滑稽效果,而是寓含智巧在內(nèi),讀者莞爾之后尚有余味在口。

第三,袁枚詩歌的比喻善于翻用舊典。

袁枚提倡詩寫性情,故其詩作多用白描、口語,這就容易給人造成袁枚不尚用典的印象。事實上,袁枚詩作也大量用典,所反對的是考據(jù)背景下的填書塞典與賣弄學(xué)問。其女弟子嚴(yán)蕊珠對其師用典有過一段精辟的概述:

人但知先生之四六用典,而不知先生之詩用典乎。先生之詩,專主性靈,故運化成語,驅(qū)使百家,人習(xí)而不察。譬如鹽在水中,食者但知鹽味,不見有鹽也。然非讀破萬卷,且細(xì)心者,不能指其出處。[7]

袁枚詩歌中的比喻并非句句自出機(jī)杼,然可貴之處在于袁枚能做到“役典故、運心靈”,變陳喻為新辭,如鹽在水中,不見痕跡。如《詩城詩》:

十丈長廊萬首詩,誰家斗富敢如斯?

請看珠玉三千首,可勝珊瑚七尺枝。[2]1064

這首詩作于袁枚晚年,他將“山居五十年,四方投贈之章”貼在一條百余尺的長廊上,并命之為“詩城”。其中“斗富”之典出自《世說新語·汰侈》篇王愷與石崇以珊瑚樹斗富爭豪之典。袁枚將這些詩歌比作珠玉,珠玉當(dāng)前,富家珊瑚則不值一提。此處用典甚為貼切而又不著痕跡,顯示了袁枚對詩歌的極度熱愛以及對自己詩才的自豪之情。另一用典的成功之作還有《春草》:

玉鉤斜月冷黃鵬,渺渺寒蕪夕照西。

青入窮沙頒歷日,繡完平野失春泥。

三生蓬海騷人老,六代云山燕子低。

說與東風(fēng)合惆悵,剪刀雖好葉難齊。[2]278

短短八句連用數(shù)喻,頷聯(lián)中上句將春草比作沙漠中的歷日,下句將春草覆泥比做繡針在平野上刺繡,等繡完這幅春光圖后,春泥也就不見了。這是何等妙喻!詩到此處尚未結(jié)束,后四句將東風(fēng)比做剪刀,表現(xiàn)春風(fēng)吹拂下樹葉參差不齊飄動的場景。這一句很容易聯(lián)想到賀知章的“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詠柳》),卻貼切自然,絲毫不見斧鑿之痕。晚年袁枚對詩歌的熱忱依舊不減,他寫下《遣懷雜詩》:

一笑老如此,作何消遣之?

思量無別法,唯有多吟詩

譬如將眠蠶,尚有未盡絲。

何不快傾吐,一使千秋知。[2]257

他從少年時代開始作詩,至老仍筆耕不輟,以寫詩為消遣,后四句化用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無題》)之句,原詩意在表現(xiàn)男女愛情至死不渝,而袁枚此處所要表達(dá)的是自己對詩歌至死不渝的熱愛,為后世留下精神財富。袁枚詩歌喻中用典的例子還有很多,如《到石梁觀瀑布》:“銀河飛落青松梢,素車白馬云中跑。勢急欲下石阻撓,回瀾怒立猛欲跳?!狈美畎住帮w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的成句,并在舊喻基礎(chǔ)上又加入自己想象,將瀑布的奔騰之勢比作素車白馬在云中奔跑,氣勢十足且極富動態(tài)之美。還有《元日牡丹詩》(其三):“如何絕代玉環(huán)姿,蜂未聞香蝶未知。想與梅妃爭早起,嚴(yán)妝同對雪飛時?!睂⒛档け茸鰲铄?,梅花比做梅妃,用楊妃與梅妃爭艷的故事,來描寫春日牡丹與梅花齊放的場景。與袁枚同時代的薛雪在《一瓢詩話》中云:“不去陳言終無新意。能以陳言而發(fā)新意,才是大雄?!盵8]袁枚所推崇“用才情驅(qū)使”的用典方式,便很好地做到了“以陳言而發(fā)新意”,不落俗套,自成章法。

結(jié) 語

袁枚作為名重一代的大詩人,執(zhí)掌清乾隆詩壇數(shù)十年,其對清中葉詩壇最大的貢獻(xiàn)便是開創(chuàng)了聲勢浩大的性靈派。王英志將袁枚的性靈詩特征概括為:“選材的平凡、瑣細(xì),詩歌意象的靈動、新奇、纖巧,情調(diào)的風(fēng)趣、詼諧,以及白描手法與口語化等?!倍@些特征的實現(xiàn)與詩中比喻句的恰當(dāng)使用不無關(guān)系。袁枚對比喻句的使用不分體裁,無論是刻露奔放的古體詩,還是法度謹(jǐn)嚴(yán)的近體詩;無論是悠閑自在的閑適詩,還是寄意深遠(yuǎn)的懷古詩,他的比喻皆能信手拈來,無處不在。經(jīng)歷唐宋詩歌的大發(fā)展、大繁榮之后,詩至清代,無論是比興還是用典,各種意象、典故皆已濫熟。欲要創(chuàng)新,不僅要博恰的學(xué)識,更要有異于常人的才情,想前人所未想,言前人所未言。正如蔣寅所言:“比喻基于兩個事物類似點的聯(lián)想。善于發(fā)現(xiàn)世界萬事萬物之間的絕妙的類似點并構(gòu)成比喻的表現(xiàn),需要超凡的穎悟,所以比喻用得妙的詩人一定是敏捷機(jī)智的人,蘇軾便是個典型的例子。”[9]袁枚大力提倡“性靈說”,而“性靈”的本義即指人靈智的本性,因而袁枚與蘇軾一樣,同屬“敏捷機(jī)智的人”,也因此他不僅喜用比喻,且善用比喻,筆下時有清新活潑、靈巧生動的出色比喻,呈現(xiàn)出尖新刻奇,詼諧達(dá)觀,靈動機(jī)巧的特征。在考據(jù)成風(fēng),模擬成癖的清中葉詩壇,“思維方式上的趨實趨細(xì),造成了詩歌主體精神的失落。人們普遍注重字句來歷、韻律章法,學(xué)人之詩盛行?!盵10]在這種背景下,袁枚極富創(chuàng)造性與生命力的性靈詩橫空出現(xiàn),便具有扭轉(zhuǎn)風(fēng)氣、正本清源的特殊意義。

猜你喜歡
袁枚比喻詩人
比喻
文苑(2020年12期)2020-11-19 13:16:26
曬娃還要看詩人
我理解的好詩人
中華詩詞(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詩人貓
袁枚
比喻最愛
才子袁枚
什么是比喻
春風(fēng)
詩人與花
火花(2015年3期)2015-02-27 07:40:48
龙海市| 邯郸县| 永胜县| 隆子县| 仁化县| 宣汉县| 灌云县| 方城县| 仁布县| 手游| 福建省| 宣汉县| 台江县| 安塞县| 玉林市| 拉萨市| 洛隆县| 鹤庆县| 渝北区| 德江县| 达孜县| 金沙县| 高青县| 积石山| 天柱县| 台州市| 阿图什市| 封开县| 珲春市| 太保市| 嘉兴市| 平武县| 苏尼特右旗| 安义县| 彭水| 松原市| 巧家县| 韩城市| 高州市| 东阿县| 桦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