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鯤
在廣東街頭,有時會駐足街市燒味攤鋪,殷紅的叉燒肉、金黃的燒鵝、表皮酥脆起泡的燒豬,分類用鐵鉤掛在門面上,櫥窗后一般是一位不茍言笑的大叔,根據(jù)顧客的選擇切肉斬雞、砍鵝剁豬,再澆上姜蔥汁或一小勺鹵水,用厚油紙包了遞給顧客。幾塊叉燒、油雞雙拼,加上兩根蔬菜、半個咸鴨蛋鋪在米飯上,就是津津有味的午餐。
燒味師傅的標(biāo)配是一個大實木菜墩,以及手中那一柄厚背薄刃、油光锃亮的菜刀——他右手用刀尖插入雞鴨鵝的腹部,左手掌用力猛拍刀背,雞鴨鵝立刻剖為兩半,再側(cè)刀割進翅腿接合部,沿刀刃一劃一斜,食物的各個部位便迎刃而解。切叉燒前,會先用刀面平拍一下,再側(cè)過來斜切成手指寬的肉條。燒豬體積較大,師傅先用菜刀從脆皮處入手剁下一條,再從側(cè)面均勻快切成火柴盒大小,保證每塊都肥瘦相間。每次下刀前,師傅往往伴有兩個習(xí)慣性動作:一個是雙手扶刀背,刮去菜墩的渣滓,一個是用刀面重拍菜墩側(cè)面,發(fā)出清脆的響聲——這都是為了防止浮渣混入食物,久而久之,刀聲、刮案板的嚯嚯聲、拍刀的金屬聲會成為燒味攤不可或缺的有聲招牌,所謂“運斤成風(fēng)”,實不虛也。
無肉可切時,菜刀后刀尖被剁入菜墩,師傅用圍裙擦手,有時以食指輕彈下刀,眼中似乎有些許惘然若失。因為酷愛燒臘,光顧次數(shù)多了,我竟然對切燒臘的菜刀起了研究之心。
西方廚師的刀具分工明確,切肉、剁骨、切面包、切魚、剝皮各成體系,運用起來儀式感很強。日餐師傅的刺身刀如一泓秋水,輕巧銳利,光亮中帶著寒意。而中華廚師幾乎是一刀走遍天下,除屠宰的剔骨尖刀和切涮羊肉片的大長刀形制稍有不同外,短柄方身、黑不溜秋的菜刀隨著中餐行遍天涯海角。它們兼具砍、剁、切、拍、片、刺、壓功能,面面俱到,還能刮凈魚鱗、片出纖細(xì)的文思豆腐、切出拉扯不斷的蓑衣黃瓜。
其實從人體工程力學(xué)分析,中華菜刀的重心分配并不算科學(xué),拎在手中有頭重腳輕的感覺。木質(zhì)橢圓或純圓刀柄也并不算趁手,用久了打滑累腕,但中餐廚師似乎就是不中意西式刀具,其中原因大抵如下。
分量。中國菜刀普遍比西方廚刀厚重,重量大、重心前傾,這在攻擊性武器上是劣勢,在廚房里則是優(yōu)勢,在魚肉蘿卜白菜間能隨手腕使力。燒臘師傅閑時輕輕一甩剁刀入案,沒有一定分量的刀是做不到的。
硬度。鋼材的硬度決定刀的鋒利度,中國菜刀犧牲了軟鋼的柔韌性和不銹鋼的耐腐蝕性,以高硬度好鋼用在刀刃上,加上淬火研磨,開鋒相對銳利,比如,金門菜刀用炮鋼打制,終成一代神器。
烹飪習(xí)慣。中式菜肴以爆炒為主,食材下鍋前基本加工成型,需要刀具分割得比較到位,廚師一柄菜刀不離手,上下翻飛, 還有橫切牛肉豎切雞的各種刀法講究。西方以煎、烤、炸、煮為多,大塊食物上桌后,一般還需食客用刀叉二次處理,所以廚師刀工可以相對粗獷一些。
技藝之妙, 存乎一心。一代代廚師憑借一柄簡陋的菜刀,可以變出松鼠鱖魚、爆炒腰花、魷魚卷之類考驗刀工的紅案菜品, 也可以做出山西花饃、面片、面條之類的白案面點,哪個不是嚴(yán)師傳授、多年苦練出來的功夫?他們的肌肉記憶早已駕輕就熟,手中有刀心中無刀,真力所至,唯手熟爾。
有一個北京朋友旅居海外多年,一次得到一只真空包裝的烤鴨,卻苦無任何輔料。他苦思冥想,用沸油反復(fù)澆淋鴨子加熱,烙熟冰箱里的印度拋餅做荷葉餅,生洋蔥代替大蔥,蠔油充當(dāng)甜面醬,一切就緒后發(fā)覺還缺片鴨刀具,遂取出一柄鋒利的瑞士軍刀下手,竟然也片出了純皮、純?nèi)狻⑦B皮帶肉三盤,拋餅洋蔥蠔油裹的烤鴨,風(fēng)味雖與原產(chǎn)地有異,但也別具口感,聊解思鄉(xiāng)之苦。
如果我有機會再去看望他,一定爭取給他捎去一柄優(yōu)質(zhì)復(fù)合鋼制成、刃口鋒利、能前切后砍、趁手好用、美觀大方的中華菜刀。
有酒客說只愿人生如杯酒,能飲風(fēng)霜能溫喉;也有吃貨在共勉,寧愿人生如鋼刀,可斬不平可烹飪。
水云間//摘自知食分子知食分子微信公眾號,小黑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