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自非洲原油進口貿易發(fā)展的狀況、問題與政策建議

2020-02-03 09:45:29鄭國富
對外經貿實務 2020年1期
關鍵詞:非洲一帶一路

鄭國富

摘 要:隨著中國經濟持續(xù)高漲,原油進口增勢日趨強勁,中非積極推進原油領域產業(yè)合作,成效顯著,惠及雙方。2001—2018年,中國自非洲原油進口總量持續(xù)攀升,但占比逐年下滑;來源集中,結構不盡合理;層次偏低,下游產業(yè)拓展有限;不穩(wěn)定因素錯綜復雜,外部競爭博弈激烈;距離相隔遙遠,沿途風險顯著。新時期,中非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深化國際產能合作,增進互利共贏,構筑更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

關鍵詞:中國原油進口;非洲;國際產能合作;一帶一路;中非命運共同體

原油被譽為“現代工業(yè)血液”、“黑金”,是國民經濟發(fā)展重要戰(zhàn)略物質之一。隨著中國經濟持續(xù)高漲,原油剛性需求急劇猛增,自給愈顯不足,2018年,中國原油進口達4.6191億噸,增長10.12%,超美國躍居世界榜首,國內原油產量為1.8911億噸,減少1.30%,跌至2007年以來最低,原油對外依賴度攀升至70.95%,遠超國際社會安全警戒線(50%)。非洲原油儲量豐富,為世界八大產油區(qū)之一,近年來,各國原油勘探與開采蓬勃發(fā)展,相繼躋身世界重要產油國,供給與出口能力提升,影響力增強。中資石油企業(yè)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進入非洲,參與原油勘探與開采,累計投資超800億美元,碩果累累,成效顯著,惠及雙方,非洲已成為中國原油進口重要來源之一,對我國國家能源安全戰(zhàn)略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中非原油資源稟賦差異大,供需結構互補性強,非洲原油擁有成本低和品質高優(yōu)勢,“非洲需要中國,中國也需要非洲”,雙方合作潛力大、前景廣。

一、中國自非洲原油進口貿易發(fā)展的歷程及狀況

(一)總量規(guī)模與比例

據聯(lián)合國商品貿易統(tǒng)計數據庫(UN Comtrade)數據:2001年,中國自非洲原油進口數量1354.54萬噸,占中國原油世界進口總量的22.48%。2001—2010年,中國自非洲原油進口持續(xù)攀升。2007年,非洲占中國原油世界進口總量的32.51%,達歷年峰值,自2008年以來該比例日漸趨弱。2011年,中國自非洲原油進口數量銳減至6014.60萬噸,下降15.11%,占比23.70%。2012—2016年,進口規(guī)模平穩(wěn),但占比連年下滑。2017年,進口增長21.80%。2018年,中國自非洲原油進口達8741.73萬噸,增長5.83%,非洲占中國原油世界進口總量(46190.78萬噸)的18.93%,金額為459.47億美元,增長38.09%(見圖1)。

(二)地區(qū)分布與國別結構

2001—2018年,中國自非洲原油進口地區(qū)來源結構分布不均,自北向南,東西不足,其中,南非名列前茅,日趨強化;中非與北非持續(xù)趨弱;西非與東非低迷徘徊。2001年,北非在中國自非洲原油進口中位居首位(38.56%),其次為南非(28.05%),第三為中非(27.69%),第四為西非(5.70%),東非尚無進口。自2003年以來,南非異軍突起,躍居首位,持續(xù)高漲,穩(wěn)居首位。2018年,南非在中國自非洲原油進口中占據“半壁江山”,占比達54.81%,中非為23.49%,北非為17.33%,西非為4.37%,東非仍無進口。

2001年,中國自非洲原油進口國家數量偏少,只有8個,蘇丹(36.72%)、安哥拉(28.05%)、赤道幾內亞(15.85%)、喀麥隆(6.02%)、尼日利亞(5.70%)、剛果(布)(4.74%)、利比亞(1.85%)和加蓬(1.09%)。2003年,安哥拉首超蘇丹,躍居榜首。2006年,剛果(布)攀升至第二位,僅次于安哥拉。2011年7月14日,南蘇丹宣布獨立,南北分家,矛盾交織,自2012年起中國自蘇丹和南蘇丹進口驟減。2018年,中國自非洲原油進口國家數量增至15個,安哥拉“一枝獨秀”,雄居首位(54.21%),下降6.01%;其次為剛果(布)(14.39%),增長39.74%;第三為利比亞(9.80%),飆升166.12%。

(三)中國在非洲原油出口中的地位

非洲原油儲量豐富,隨著國際資本紛至沓來,搶灘涌入,開采規(guī)模與出口能力增長,供給地位彰顯、影響力提升。據英國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統(tǒng)計年鑒2018》:非洲石油探明儲量為167億噸,約占世界總量6.98%,儲產比為42.90,低于中東(70.00)和世界均值(50.20),非洲原油發(fā)展空間巨大、前景光明,利比亞63億噸,列居世界第九位,尼日利亞51億噸,安哥拉13億噸;2017年,尼日利亞(198.8萬桶/日)、安哥拉(167.4萬桶/日)、阿爾及利亞(154.0萬桶/日)。中國在非洲原油出口中“后來者居上”,2001年,美國曾為非洲原油出口第一大市場,數量為7815.30萬噸,中國為1354.54萬噸。2012年,中國首超美國成為非洲原油出口第一大市場。2018年,中國連續(xù)七年蟬聯(lián)非洲原油出口榜首,為美國的3.2倍,為印度的2.7倍。中國在非洲原油投資企業(yè)以國企為主,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西方發(fā)達國家石油公司進入早,優(yōu)勢顯著,影響力強,荷蘭殼牌、法國道達爾、美國美孚、英國石油公司、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等,非洲原油產業(yè)呈“群雄逐鹿”新格局。

(四)原油進口均價

2001—2018年,中國自非洲原油進口均價與自世界原油進口均價基本持平,略微偏高。2018年,中國自世界原油進口均價為518美元/噸,自非洲進口均價為526美元/噸,國別原油進口均價差異較大,自阿爾及利亞進口均價最高,達635美元/噸,自南蘇丹與乍得進口均價最低,僅為468美元/噸,自安哥拉進口均價為525美元/噸,剛果(布)為506美元/噸,利比亞為553美元/噸;同期,印度、美國、西班牙、法國等自非洲原油進口均價分別為:545美元/噸、501美元/噸、535美元/噸和554美元/噸。

二、中國自非洲原油進口貿易合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巨大合作潛力尚未有效發(fā)揮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xù)高漲,原油消費與進口需求增勢強勁,但自非洲原油進口增速卻逆勢放緩,非洲在中國原油進口總量中占比下降。2018年,中國自非洲原油進口數量僅相當于自海灣國家的43.55%。非洲擁有豐富石油資源,原油作為大多數非洲國家國民經濟支柱產業(yè),是各國財政及外匯收入重要來源,開采與出口意愿強烈,但囿于自身技術、設備、資金掣肘,勘探開采與加工不足,增勢乏力,效果不佳,阿爾及利亞尚有三分之二以上油氣資源未能充分勘探或未實施勘探。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2018年國內外油氣行業(yè)發(fā)展報告》:2018年,中國煉油能力達8.3億噸/年,過剩能力1.2億噸/年,深化中非原油全產業(yè)合作是優(yōu)勢互補、互利共贏的。中國除自安哥拉原油進口較多外,對其他非洲國家原油開采與進口顯著不足。中國自非洲原油進口集中于中小型產油國(蘇丹、剛果(布)、赤道幾內亞等),自大型產油國(尼日利亞、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埃及等)進口不足。利比亞位居非洲原油探明儲量榜首,因內戰(zhàn)連年,沖突不止,中國與利比亞原油合作跌宕起伏,舉步維艱,前程暗淡;尼日利亞作為當今非洲原油第一大生產國和出口國,2018年,中國自其進口僅46.47萬噸,印度為1682.66萬噸,是中國的36倍。

(二)來源地區(qū)集中與國別結構不合理

2018年,非洲大陸有30個國家存在原油出口貿易,但中國自非洲原油進口國家僅涉及15個,數量偏少,集中在南非地區(qū),南非占比基本維持在一半以上,中國同東非地區(qū)尚無原油貿易合作。原油進口國別來源結構突出,安哥拉雄居榜首,自2008年以來中國自非洲原油進口一半以上來自于安哥拉,個別年份甚至高達65%,地區(qū)與國別來源過度集中易導致風險集聚,不易化解,一旦其國內政局或外交關系重大逆轉,勢將影響中國國家利益。另一方面,中國在非洲部分國家原油出口中占比偏高,遭致部分國際社會組織與人士無端指責,不遺余力地抹黑丑化,顛倒是非地說三道四,雜音不絕于耳,不利于合作順暢發(fā)展,2015—2018年,中國占南蘇丹原油出口全部,是其原油出口唯一國際買家;2017年,中國占安哥拉原油出口總量的61.95%;2018年,中國分別占剛果(布)和剛果(金)原油出口總量的72.07%和54.10%。中資油氣企業(yè)長期“扎推式”涌入,國別與地區(qū)高度重疊,內部競爭加劇,中國三大石油公司相繼進入安哥拉、蘇丹等,而對非洲其他市場開拓不足。

(三)主要產油國政局普遍不穩(wěn)定多動蕩

在中國自非洲原油進口來源15國中,除南非外,其他各國政局長期動蕩,政黨爭執(zhí),內部沖突,民族糾紛,國際與地區(qū)關系緊張;域外力量頻仍介入,推波助瀾,激發(fā)矛盾,沖突升級,戰(zhàn)亂頻發(fā),風險級別偏高。“城門失火,殃及池魚”。2001年,中國自蘇丹原油進口497.34萬噸,位居首位,2011年,中國自蘇丹原油進口增至1298.89萬噸,2011年,南蘇丹獨立,南北分家,矛盾交織,原油開采在南蘇丹,而輸運與加工在蘇丹,中國自蘇丹和南蘇丹原油進口銳減至250.58萬噸,2019年4月,蘇丹爆發(fā)軍事政變,執(zhí)政30年的巴希爾被迫下臺,政局走勢撲朔迷離,前景暗淡。2001年,利比亞爆發(fā)內戰(zhàn),外部力量直接介入,武力推翻卡扎菲政權,加劇內部動蕩,地方沖突不斷,安全形勢令人堪憂,原油開采與出口規(guī)模急劇銳減,時斷時續(xù),直接波及中國自非洲原油進口安全。2019年1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中國海外投資國家風險評級(2019)》:南非、尼日利亞、埃及、安哥拉、蘇丹在中國對外投資最重要的57個國家(地區(qū))中,總體評價指標方面排名分別為第38位、第39位、第52位、第54位和第55位,為中等風險或高風險級。世界銀行《2019年世界營商環(huán)境報告》:2018年,非洲國家在全世界190個國家(地區(qū))中排名靠后,安哥拉、利比亞和剛果(布)排名分別為第173位、第186位和第180位。

(四)距離相隔遙遠運輸沿途風險顯著

中非距離遙遠,相隔萬里,海運成為原油運輸唯一方式,囿于運費高和耗時長,削弱了彼此互補優(yōu)勢。中東、海灣與俄羅斯一直作為中國原油進口主要來源,除該區(qū)域原油儲量豐富及開采成本低廉外,距離鄰近與運輸便利成為關鍵,中俄兩國鋪設輸油管道,便利化與廉價化優(yōu)勢顯著,占據天時地利人和。中國自非洲原油進口路途遙遠,涉及國家和地區(qū)數量多,形勢復雜,關系微妙,風險顯著,自非洲原油進口必經之地的好望角、霍爾木茲海峽和馬六甲海峽等國際原油運輸的“要塞”和“咽喉”成為了國際能源地緣政治力量博弈的“主戰(zhàn)場”,域外力量時常介入,滋擾生事,挑撥離間,給中非原油貿易合作順暢發(fā)展帶來挑戰(zhàn)與風險。

三、政策建議

(一)增進戰(zhàn)略互信,推進產能合作

中非交往源遠流長,歷久彌堅,永遠是“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彼此有著相似經歷和共同訴求,中非合作是南南合作的典范。新時期,推進中國同非洲國家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協(xié)議,密切高層往來,增進戰(zhàn)略互信,凝聚合作共識,促進中國“一帶一路”建設同非盟《2063年議程》、聯(lián)合國《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及非洲各國發(fā)展戰(zhàn)略精準對接。以“中非合作論壇”和《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能源合作愿景與行動》為契機與行動指南,重視能源外交,共建能源合作伙伴關系,增進能源部門溝通,促進國家能源發(fā)展規(guī)劃對接,探尋合作最大公約數,助推產能合作走深走實,行穩(wěn)致遠,共建“能源絲路之路”,構筑“能源共同體”。發(fā)揮政府戰(zhàn)略引導與牽線搭橋作用,堅持以市場化運作為主,充分發(fā)揮企業(yè)主動性,創(chuàng)新合作模式與方式,如“貸款換石油”、“項目換石油”、“商品換石油”等,“安哥拉模式”等,鼓勵國內石化類企業(yè)“走出去”、走進非洲,多主體、多層次地參與非洲油氣勘探開采計劃,提升開發(fā)權、穩(wěn)定份額油。友好協(xié)商制定產能合作發(fā)展規(guī)劃,明晰路線圖及實施方案,建立項目庫,科學論證與甄選,以旗艦項目為龍頭驅動,帶動配套產業(yè)進入,實現全產業(yè)鏈深度融合發(fā)展。

猜你喜歡
非洲一帶一路
非洲行記(三十四)
快樂語文(2021年34期)2022-01-18 06:03:56
《走出非洲》:關于非洲最美的一本書
時代郵刊(2020年8期)2020-06-22 08:13:54
非洲反腐敗新觀察
刑法論叢(2018年2期)2018-10-10 03:31:38
非洲鼓,打起來
印媒:“一帶一路”可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非洲的遠程教育
非洲!非洲!
黎平县| 祁东县| 灵武市| 建宁县| 磐石市| 新竹市| 扶沟县| 杭州市| 凌海市| 长白| 永修县| 高平市| 马尔康县| 鄱阳县| 吴桥县| 霍林郭勒市| 丘北县| 庆安县| 连平县| 广汉市| 棋牌| 扎赉特旗| 瑞金市| 安图县| 神池县| 永登县| 台北市| 六枝特区| 阿尔山市| 庆安县| 应用必备| 洛隆县| 涡阳县| 图片| 常德市| 台中县| 固阳县| 泗水县| 延川县| 新和县| 屏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