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鋒
9月1日起,天津市兒童免費乘坐公共汽車身高標準將由1.2米提高至1.3米。此次調整是由于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兒童的平均身高也在逐年增長。天津市80個公交基層中心車隊統(tǒng)一安裝了新版兒童免費乘車標識,已經(jīng)執(zhí)行了7年的免費乘車1.2米兒童線將成為歷史。(8月29日中國新聞網(wǎng))
兒童的平均身高在不斷“長個兒”是不爭的事實,不少學齡前兒童的身高已經(jīng)達到了1.2米或1.3米以上,甚至更高,儼然小大人。而在傳統(tǒng)的免費模式中,公交、地鐵、游樂場所等運營單位兒童免費身高標準多為1.2米,個別地方、個別單位的標準甚至為1.1米。兒童的身高“長個兒”了,如果相關免費標準不“長個兒”,那么,兒童的權益勢必要彎腰,或者碰頭。因此引發(fā)的爭議和糾紛越來越多,不斷有家長以孩子在免費線上的碰壁經(jīng)歷吐槽此事。
應該肯定的是,很多地方或單位紛紛上調了兒童免費身高標準,這完全符合民意,回應了公眾期許,也對標了兒童身高“長個兒”的實際。兒童免費標準上調,能使更多兒童享受到免費福利,等于給兒童權益保護擴容,進一步增強了免費措施的公益性,符合《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條確立的對未成年人實施特殊、優(yōu)先保護的原則。
兒童免費標準“長個兒”關乎民生,看似是“小人”的事,實則為“大人”的責任。有些地方把上調兒童免費標準列為民生實事,正是基于這一出發(fā)點。一直以來,我們都在見證兒童免費標準的“長個兒”——身高標準從最早的1.1米,到之前的1.2米,到現(xiàn)在的1.3米,后續(xù)可能還會更“高”,而年齡標準也有提升的趨勢,除了6歲標準,有些單位還給出了7歲標準、8歲標準等。交通運輸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去年11月發(fā)布的《關于深化道路運輸價格改革的意見》則明確提出:6—14周歲或者身高為1.2—1.5米的兒童乘車執(zhí)行客票半價優(yōu)待,并提供座位。政府以及相關行業(yè)達成共識,不斷調高兒童免費或優(yōu)惠標準,所踐行的是社會責任,所增強的是民眾的獲得感,所增加的是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