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蘇里孫志剛:就媒體經(jīng)營模式而言,過去10年目睹了付費墻/知識付費模式的創(chuàng)建、爭執(zhí)、發(fā)展,以及有關付費vs免費的進一步討論。付費模式的最成功例子是《紐約時報》:自2011年3月以來,數(shù)字用戶已有四百萬之多,從而使它能夠養(yǎng)活如今總?cè)藬?shù)為1700人的新聞編輯部。同時,過去的10年也眼睜睜地看著有些媒體廣告收入繼續(xù)下降,為此而不得不裁員關閉;同樣麻煩的是,數(shù)字廣告收入的增長幅度依然不盡人意。由此看來,后面10年,付費vs免費的討論將繼續(xù);媒體在探索數(shù)字廣告收入方面將加大力度;個人的希望:更多的人認識知識付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從業(yè)者看視界:早幾年,每到一四季度,由于北方地區(qū)氣候寒冷,大家減少了外出時間,尤其是傍晚和晚上,電視的開機率就會有一個明顯的漲幅波動。很多電視臺會因此推行季節(jié)性編排?,F(xiàn)在這個規(guī)律依然存在,只是被攤薄了。由于媒介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演變,很多傳統(tǒng)的用戶收視規(guī)律也隨之變化。 ???
@于正1978:一部劇的服飾、美術、人物關系是否貼合歷史固然重要,但立意更重要!《大明風華》雖然有各種令人詬病的地方(比如服飾,孫、胡變成姐妹,湯唯的演技、朱元璋的外貌等等),但我還是很喜歡的。放下仇恨,解救天下蒼生的主旨特別美好且打動人。通俗地把“國”當作“家”來寫也是普及和高明的。編劇和導演是大家,比起那些立意在“推翻重來”或者“無力反抗”的故事來說,“放下”是何等遼闊?至于它戲說的一面,我們以前有《鐵齒銅牙紀曉嵐》《康熙微服私訪記》,并不妨礙它們是經(jīng)典、是好劇,看到一些口誅筆伐,我覺得挺匪夷所思的。當然《大明風華》也不是沒有缺點,除了上面說的那些詬病,節(jié)奏有點慢,我在優(yōu)酷是2.0倍速追的。聽說夸這個劇會被罵死,我也害怕,不過比起害怕我更想說真話。
@尹鴻:看了??怂固秸諢舻摹秵虇掏谩?,影片以獨特的視角反諷法西斯主義,用猶太姑娘的友情和母親生命的代價,讓一個心懷希特勒的十歲小“納粹”,完成了一個“反洗腦”的反轉(zhuǎn)。故事亦莊亦諧,有想象力和思想性,甚至也有現(xiàn)實性。這類孩子視角反思政治的電影,可能不大眾,但有趣也有意義。比如《錫鼓》等。迪士尼旗下明年有多部電影計劃進入中國,收購??怂怪?,影片品類似乎更加齊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