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勝 王雪
新鄉(xiāng)市博物館的前身是平原省博物館,收藏著原平原省所轄華北平原南部五十多縣市的出土、傳世文物數(shù)萬件(套)。輝縣在殷商時(shí)期屬于畿內(nèi)之地,西周為共國,春秋時(shí)期屬衛(wèi)國,戰(zhàn)國時(shí)期為魏國,在褚邱、琉璃閣等地都有著殷商時(shí)期的遺址和墓葬發(fā)掘。文章擷取館藏輝縣出土的青銅器進(jìn)行整理,其中部分青銅器帶有銘文,有著較強(qiáng)的象形性,研究者多稱之為族徽文字,這些為研究輝縣商代的族氏、社會(huì)結(jié)構(gòu)以及地方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輝縣在中國考古發(fā)掘中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二里崗文化在此處堆積?!遁x縣發(fā)掘報(bào)告》一書的問世更是在考古學(xué)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dòng),輝縣孟莊、琉璃閣、固圍村、百泉、褚邱、趙固、王門等地有大量古器物出土,為歷史和考古研究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在新鄉(xiāng)市博物館藏有近三十余件輝縣出土的青銅器,其中大多是平原省時(shí)期的舊藏,以食器和酒器為主,這些青銅器與安陽出土的青銅器在造型、紋飾及工藝等方面有著極大相似之處,雖不及殷墟出土的青銅器之恢宏,卻相比較鄭州出土的青銅器而言更為厚重。
考古資料表明,商代之前少有青銅器銘文出現(xiàn),青銅器銘文主要集中在商代中期以后,這一時(shí)期的文字具有較強(qiáng)的象形性,較為常見的有一字、兩字、三字、四字銘文,由于字?jǐn)?shù)較少,這些銘文一般都鑄在器物的不顯著部位。郭沫若最早將其稱為“刻劃系統(tǒng)的族徽”,之后研究者多把這類銘文稱之為族徽文字。馬承源在《中國青銅器》一書中這樣描述殷商青銅銘文:“商代銅器銘文的內(nèi)容也較簡單,一般不含重要意義。鑄銘的目的在于標(biāo)記器主的族氏,識別用途?!边@些族徽文字應(yīng)當(dāng)是當(dāng)代一種特有的文化,正如張懋镕《周人不用族徽說》一文中所言“族徽文字是殷人的專利,周人則棄而不用”。在館藏輝縣出土器物中單字銘文有“子”“戈”“圍”等,雙字銘文有“子龍”“祖辛”,三字銘文“衛(wèi)父己”,四字銘文“聑斐婦婥”等。
(一)鼎
1.獸面紋深腹空足銅鼎(一級文物,圖1)。商代中早期,通高18.8、口徑14.9、腹徑13.4厘米,輝縣褚邱出土。雙環(huán)狀立耳,侈口,平折沿,深腹圜底,四棱錐形足,足部中空,腹上部一周飾獸面紋和聯(lián)珠紋。腹壁近平直。
2.夔龍紋銅鼎(二級文物,圖2)。商代中期,通高20.6、口徑15.7、腹徑16厘米,輝縣褚邱出土。立耳,柱足,侈口,口沿下飾有三對夔龍紋,龍首相對,各組間有扉棱。腹部一周飾有蟬紋,腹壁內(nèi)部上側(cè)飾有銘文亦或族徽。
3.束頸水波紋空足銅鼎(二級文物,圖3)。商代中早期,通高38.2、口徑33.5 厘米。立耳,束頸,侈口,圓錐形尖足。頸部飾有一周水波紋,三足較短,垂腹,腹壁圓曲,截面似橢圓形,最大直徑在腹中部。
4.“聑斐婦婥”鼎(三級文物,圖4)。商代晚期,通高17、腹徑17.6厘米,輝縣褚邱出土。立耳、柱足,腹壁近直下部微鼓,腹壁內(nèi)部飾有“聑斐婦婥”四字銘文。此鼎為輝縣褚邱出土“聑斐婦婥”組器之一。
(二)簋
1.獸面百乳銅簋 (二級文物,圖5)。商代晚期,通高15.8、口徑25、腹徑21.8厘米,輝縣褚邱出土??谘赝獬?,腹壁稍微彎曲,腹徑大致相等,腹部底內(nèi)收。頸部一周飾有變形夔龍紋和云雷紋,云雷紋之間飾有獸面紋飾。腹部飾有云雷紋,云雷紋之間飾有乳釘紋。高圈足,一周飾云雷紋。
2.“聑斐婦婥”簋(三級文物,圖6)。商代晚期,通高17、徑17.6厘米,輝縣褚邱出土??谘赝獬?,高圈足,雙半環(huán)獸面耳,耳下有大鉤狀珥。頸部一周飾有云雷紋,云雷紋之間有獸角紋。
(三)爵
1.獸面紋銅爵(二級文物,圖7)。商代晚期,高18.3、流尾長15.9、腹圍5.6厘米,輝縣褚邱出土。直筒狀腹,卵底,傘形狀立柱,柱立于口沿近流折處,柱頂飾漩渦紋,腹部一周飾獸面紋,間有扉棱。三足外撇,獸面紋鋬位于一足之上,另兩足左右對稱。
2.獸面紋束腰平底銅爵(一級文物,圖8)。商代中早期,高14.8厘米,輝縣褚邱出土。束腰,平底,上腹近平直,下腹微鼓,最大直徑在腹底。雙柱矮小,立于流折沿處,流相對較窄。腹部一周飾獸面紋,半環(huán)形鋬。
3.“聑斐婦婥”爵(一級文物,圖9)。商代晚期,通高23.5、流尾長17.6、腹徑7.8厘米。寬流尖尾,有蓋而無柱,蓋面飾獸面紋,以云雷紋襯底,蓋中飾一半圓環(huán)鈕。蓋前部為牛首形,口鼻前突,葉狀雙耳,額頂雙角向內(nèi)彎曲。蓋內(nèi)有銘文“聑斐婦婥”四字。卵形腹,最大直徑在腹中部,腹部一周飾獸面紋,有扉棱。半圓形環(huán)龍首形鋬,三足微外撇。
4.“聑斐婦婥”爵(三級文物,圖10)。商代晚期,共兩件,形制、大小相同。通高18、流尾長15厘米,輝縣褚邱出土。此爵與牛首爵為一組器。直筒狀腹,寬流尖尾,傘形柱,雙柱較高立于流折沿處。半圓形鋬,在鋬內(nèi)的腹部上飾有“聑斐婦婥”四字。
(四)尊
1.三鳥銅尊(一級文物,圖11)。商代晚期,高16、腹圍15.4、口徑20、底徑12.5厘米,輝縣褚邱出土。侈口,束頸,口徑略大于腹徑。折肩,肩部一周鑄有三只臥鳥,間飾夔龍紋。腹壁圓曲向底部內(nèi)斂,腹部飾有獸面紋。高圈足,一周飾夔龍紋。
2.牛首紋銅尊(二級文物,圖12)。商代晚期,通高22、口徑22.6厘米,輝縣褚邱出土。侈口,束頸,頸部略粗,腹部粗大微鼓,高圈足。圓肩,肩部飾有半浮雕三牛首。
3.“聑斐婦婥”尊(一級文物,圖13)。商代晚期,通高26、口徑21、腹徑13.7厘米,輝縣褚邱出土。無肩,整體造型呈筒形。敞口,呈大喇叭形。中腰微鼓,鼓出部分略微靠下,一周飾獸面紋,間有扉棱。高圈足,足內(nèi)壁飾有“聑斐婦婥”四字銘文。
4.“衛(wèi)父己”尊(二級文物,圖14)。商代晚期,高13.1、口徑11.8、腹徑5.9、底徑9.5厘米。喇叭形口,腹微鼓,平底、高圈足。器體粗矮似尊。腹部與圈足分別飾斜角雷紋和聯(lián)珠紋。圈足內(nèi)壁有銘文“衛(wèi)父己”三字。
(五)觚
1.“子”銅觚(一級文物,圖15)。商代晚期,通高35、口徑17、腹徑4.4厘米,輝縣褚邱出土。整體造型呈長筒狀,形體極為細(xì)長,大喇叭口,矮圈足作高階狀,內(nèi)飾銘文“子”。頸部飾蕉葉紋,腹部飾獸面紋,中腰和圈足分別飾有四扉棱。
2.獸面紋銅觚(一級文物,圖16)。商代中期,高15.8、口徑10.5厘米,輝縣褚邱出土。體形相對粗矮,為粗體觚。中腰近平直,一周飾獸面紋。圈足上有三個(gè)十字鏤空,足邊有三個(gè)“凹”空隙。
3.獸面雷紋銅觚(二級文物,圖17)。該銅觚為商代器物,通高29.1、口徑15、底徑8厘米,輝縣褚邱出土。形體細(xì)長,腹部微鼓,中腰升高,周飾獸面紋,圈足亦作階狀。
(六)斝
1.水渦紋平底斝(一級文物,圖18)。商代中晚期,高27.8、腹圍14.5、口徑18.7、底徑15厘米,輝縣褚邱出土。敞口,束腰,下腹部外鼓,平底。雙矮菌狀柱,半環(huán)形鋬,三錐空足分別與雙柱、鋬相對應(yīng)。束腰一周飾獸面紋,腹部一周飾渦紋。
2.“圍”斝(一級文物,圖19)。通高44.7、口徑20.7、 腹徑15.4厘米,輝縣褚邱出土。雙傘形柱,立于口沿上與鋬相對應(yīng),柱身通體飾云雷紋,柱頂飾渦紋。頸部一周飾蟬紋。腰部和腹部飾獸面紋,呈雙層分布,間有扉棱。三足外撇,通體飾云雷紋。底部內(nèi)部飾“圍”銘文。
3.“戈”銅斝(二級文物,圖20)。商代晚期,通高33.4、口徑20.5厘米,輝縣褚邱出土。侈口,束腰。腹似分檔鬲,雙菌狀高柱。半環(huán)形鋬,鋬首飾獸面。鋬內(nèi)飾一銘文“戈”。柱形足。
(七)卣
1.“聑斐婦婥”卣(一級文物,圖21)。商代晚期,高28、腹圍20.05、口徑12.7、底徑15.7厘米,輝縣褚邱出土。扁罐形卣,短直頸,頸部飾獸面紋,最大直徑在腹中部,提梁兩端為素環(huán),矮圈足,蓋一周飾云雷紋。蓋內(nèi)部飾“聑斐婦婥”四字銘文。
2.繩紋提梁銅卣(一級文物,圖22)通高33.3、口徑14.4×11.5、腹徑22.8×16.9厘米,輝縣褚邱出土。繩紋提梁兩端作素面環(huán),高圈足作階狀。蓋鈕飾四貝紋,蓋上飾云雷紋,蓋頸一周飾蟬紋,卣身頸部飾云雷紋和獸面紋,紋飾外圍均勻分布一周圓圈紋。
(八)“衛(wèi)父己”銅觶(一級文物,圖23)。商代晚期,通高17.4、口徑9.3×7.6、腹徑9.6×8.3厘米,輝縣出土。扁圓形,粗體,有蓋,蓋頂作菌狀鈕。束頸,鼓腹,腹徑稍大于口徑,高圈足略外撇。頸部和足部一周飾夔龍紋,腹部和蓋面飾獸面紋。蓋內(nèi)壁飾“衛(wèi)父己”三字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