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清泉
項羽是中華民族歷史中的傳奇人物,因他而生的破釜沉舟、以一擋十、鴻門宴、楚河漢界、四面楚歌等等,都成為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的經(jīng)典瞬間,讓后人回味無窮,感慨頗多。
然而縱觀項羽短暫的一生,留給后人的最大疑問依然是:他為何不過烏江?
根據(jù)《史記》記載,項羽突破了劉邦與韓信的重重包圍之后,終于到了烏江邊上,而烏江亭長已經(jīng)在岸邊等他,并勸他說:“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這清楚地說明,項羽是可以順利平安地渡過烏江,而后渡過長江,到江東后亦有東山再起的戰(zhàn)略資本。
但是,他卻選擇了自刎。
如果說項羽不想求生,他為什么要從垓下突轉(zhuǎn),一路長途奔波,并且直指自己的大本營?所以他是為生而來,但是,面對生的機會他卻選擇死,確實讓人匪夷所思。
然而,項羽的抉擇,應(yīng)該是多種原因所導致的一種帶有情緒化的綜合性選擇,是一個人在特定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所做的一種非常規(guī)的人生選擇。應(yīng)該有三個主要的因素導致他的選擇:
第一,貴族特有的精神氣質(zhì)所導致。在劉邦和項羽之前,中華民族的價值觀是不以成敗論英雄,英雄就是要有情懷、有氣度、有不怕死的決心,這在社會精英和貴族階層基本上一種主流的的價值觀。像孔子這樣的讀書人都講:“三軍可奪帥,而匹夫不可奪志者也?!倍椨鹪谧载厍暗囊环戆祝部梢钥闯鏊倪@種心態(tài):“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乎?”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無顏見江東父老”的典故。所以,他最終用死來維護了自己作為一個軍人的尊嚴,可歌可泣。這絕對不是我們后人所講的虛榮,每個人都懂得生命的珍貴和獨一無二,誰能做到用生命去換取身后的虛榮呢?
第二,項羽缺少強大的理想做支撐。一個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的人,更容易面對榮辱和曲折,生命也才顯得更加有韌性。項羽的理想只停留在推翻大秦王朝、為了爺爺項燕和叔叔項梁報仇的層面,沒有更無大的政治抱負。所以,滅掉秦之后,他犯了兩個致命的錯誤:一是沒有看透劉邦這個政治敵人,只簡單理解成一種個人恩怨,防范不夠。二是沒有一個遠大的政治規(guī)劃,只是根據(jù)功勞和個人的好惡,把天下給分給了十八個諸侯王,而自己號稱西楚霸王。對六國舊貴族的余怨根本不在乎,對天下百姓的想法也不再乎,對秦所建立起來的大一統(tǒng)的政治格局更沒有一個客觀的看法。所以,在與劉邦打了四年仗之后,他自己都厭倦了,和劉邦簽署了“鴻溝協(xié)定”,希望能夠回到彭城(徐州)享受太平的生活,但是,劉邦在這個時候卻發(fā)起了致命的一擊,將其包圍在垓下。如果過了烏江,還要與劉邦進行無休止的戰(zhàn)爭,就是勝了又能夠如何呢?所以項羽覺得自刎烏江、以英雄之氣概進行人生的謝幕可能顯得更加完美。
第三,感情受到巨大打擊。英雄難過美人關(guān),項羽的四面楚歌在《史記》中有一段非常具有人情味的描述:“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乃何,虞兮虞兮乃若何!’歌數(shù)闕,美人和之。項王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边@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霸王別姬,也是中華民族正史中十分具有正能量的一段愛情描寫。而由此可見,項羽與虞姬的感情非同尋常,虞姬之死對項羽的影響可想而知。試想,一個年僅三十一歲的青年人,面對滾滾江水,回身看卻沒有了江東的八千子弟,亦沒有了最愛的美人虞姬,其心情之沮喪可想而知。最終,項羽和烏江亭長講:“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將如今唯一難以割舍的烏騅馬托付后,他義無返顧地殺入重圍,為自己的人生畫了一個傳奇而悲劇的句號。
歲月流逝、歷史流傳,二千多年之后,后人之所以還放在不下這位西楚霸王,就是因為他太勇敢、太性情、太豪放、太具有一種生命的張力。雖然他很多事情沒有做出更好的選擇與思考,但這或許是項羽留給后人最獨特的一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