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渤寧
有這樣一段著名的對話從前我覺得很妙:
寒山問拾得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
拾得答:“只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有一次,一個朋友臨時有事沒帶錢,我當即幫他把錢墊上。朋友當時說回家就把錢還給我。后來好幾天過去了也沒還。錢數目不多,但白白幫人出錢,這心里終究想著難受。
朋友再和我見面時,好像完全沒這回事一樣。于是,每遇見他一次,剛剛好不容易忘記的煩惱又涌上來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深刻、濃烈。于是我想起了寒山問拾得的這番對話,似乎煩惱消除了很多,內心也變得清靜安詳。
用寒山拾得對話來對抗借錢不還的煩惱,好則好矣,但時間久了,我漸漸覺得自己哪兒有點不對勁。那個朋友,原來我是蠻喜歡他的熱情、爽朗和簡單的,所以從心底愿意與他來往?,F在,“寒山拾得”多了,竟然日日覺得朋友在裝傻,是故意不還錢,實在是陰險邪惡之至,不知道我為什么要和這種人打交道!我變得更加苦惱多疑,內心充滿沮喪悔恨。
終于有一天我忍無可忍,心想,錢本來就是我借給他的,要回來天經地義;如果因為這而得罪他,那也是他咎由自取,責不在我。這樣想容易,但真要做到卻很難,因為我天生有些面皮薄嘴巴笨,實在開不了口。思忖了好半天,心想,何必一定鬧僵呢,不妨智取。
我給他發(fā)微信,說,你不會轉給別人去了吧,這是我的微信呢。他回:轉給別人什么?我回:你忘了!附加一個哈哈大笑的微信表情。他恍然大悟:哦!——接下來,自然而然地,糾結了許久的事,剎那間就解決了。后來,我們還微信聊了好半天,最后歡喜而散。
再后來,就像列子講的那個懷疑鄰居偷了他斧子的人一樣,再看朋友,沒有覺得他裝傻、險惡、利用我,而還是先前的熱情、爽朗和簡單。如果始終用寒山拾得對話來解決問題,不但從根本上解決不了問題,還會有把簡單的事搞復雜,把普通正常的人情世故險惡化,以及把他人先入為主預設為邪惡的重大弊端。
孔子回答“以德報怨”的問題,是這樣說的:“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蔽矣X得,還是孔子的方法行之有效,而且又真誠,又簡單,符合天然正常的人心人性;接地氣,是至淳樸又至練達的人情世故。
人與人之間難免誤會矛盾,有時候,藏著掖著憋著忍著,還真不如有話直說實話實說?!昂絾柺暗谩?,治標不治本,不但薄紙包不住心頭烈火,還可能火中添炭、堵上添堵,還是少用慎用為好。
(編輯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