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士日內瓦大學結晶學的科學家開發(fā)了一種用于鈉電池的固態(tài)電解質,不易燃且可在室溫下工作。
研究人員介紹,該電池使用的材料是地球上隨處可見的鈉,而不是鋰。他們采用了一個成功的組合,有可能制造出性能更強大的電池。該電池的性質將基于電解質的晶體結構,即由硼和氫組成的硼酸鹽。
研究人員介紹,鈉和鋰這兩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相距很近??梢赃@么認為,鈉是替代鋰的一個很好選擇,因為它的化學和物理性質接近鋰,而且隨處可見。但是鈉比鋰重,這意味著它很難在電池的電解液中“行走”。
于是,研究人員開始著手降低傳導溫度,成功地用硼酸鹽作為電解質,在從室溫到250 ℃沒有安全問題,而且可以抵抗更高的電位差,存儲更多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