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協(xié)調宣部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樂部已走過20年歷程,基地學校發(fā)展至31所,2300多名學生會員參加過“科研實踐”訓練,5萬多名中學生在導師們的指導下參與科普活動。
1998年夏,時任中科院黨組副書記兼科普領導小組組長的郭傳杰收到了一份“重磅”倡議書——中科院院士、國家天文臺名譽臺長王綬琯發(fā)來的《關于開展首都青少年科技俱樂部活動的倡議》,后來聯(lián)合署名的是錢學森、王大珩、朱光亞等61名科學家,其中院士45人,“兩彈一星”科學家5人。信中提議,“通過北京青少年科技俱樂部活動的形式,在科學家和青少年中間架起一道溝通的橋梁……”
20年過去,當年簽名的紙張已經(jīng)泛黃。1999年成立的北京青少年科技俱樂部照亮了5萬多名中學生追求科學之路,一批青年才俊已成為國際科學前沿項目領軍人才。
青少年科技俱樂部成立之初,就確定以科研實踐為主要活動形式,旨在以科學家的“大手”,拉起有志于科學的優(yōu)秀高中學生的“小手”,利用課余和假期,到優(yōu)秀科研團組中進行時間跨度平均為一年的“科研實踐”。為了給“小手”找到合適的“大手”,俱樂部成立初期,王綬琯和俱樂部秘書長李寶泉、周琳走遍國家重點實驗室,尋找合適的項目和導師。王乃彥、匡廷云、鄭哲敏、林群、黎樂民等一批批科學家先后加入俱樂部。
伸出“大手”的科學家,不僅傳道授業(yè),更以治學嚴謹?shù)目茖W精神影響著孩子們。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叢歡回憶,2000年8月,他還在讀高一,就跟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陳佐忠、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鐘文勤二位老師赴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開展科學考察。那次科研實踐,給他的一生埋下了科學的種子。
“當時兩位老師都已年過六旬。”叢歡告訴記者,“為了讓我們了解不同類型的草原及其植被、土壤、水分的特點,兩位老師帶領我們頭頂炎炎烈日,在大草原上長途跋涉。每次陳老師總是親自挖出一個一米多深的大坑,然后站在坑里,用小鏟把不同深度的土鏟出來,給我們一點一點地講解。他們的講解充分展示了嚴謹、規(guī)范的科學素養(yǎng),讓我們不僅學到了知識,受到了科學訓練,更被他們執(zhí)著科學追求、甘為科學獻身的品格深深打動?!?/p>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樂部分定期和不定期兩種形式組織中學生與院士專家面對面的活動。哪怕工作再忙,科學家們都會擠出時間來跟孩子們見面。
作為俱樂部“鐵桿”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黎樂民盡管工作繁忙,但20年間從未錯過一次活動,有時他會把行李箱拉到會場,參加完活動直奔機場。他說,“對青少年開展科普教育是我們這一代科技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
“如果每年平均有100名‘可能的科學苗子參加科研實踐,其中有2%~3%日后會成為頂尖人才,那么積年累月,效果還是可觀的。我們沒有理由不盡力?!蓖蹙R琯說。
“我覺得我們做的事,可以比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鄭哲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