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
今年采訪了幾位抗疫英雄,他們故事中有三個瞬間,一直縈繞在我腦際。
臘月二十九,也就是武漢關(guān)閉離漢通道的那天,武漢市蔡甸區(qū)供電公司安監(jiān)部主任王波,正在家陪老母親聊天,說他要趁春節(jié)假期把手術(shù)做了,醫(yī)生也預約了,平時太忙,這病就一直拖著。老母親點點頭,囑咐這囑咐那。就在王波起身為老母親倒水的當兒,一個電話飛奔過來:火神山醫(yī)院開建,立刻出發(fā)。
電話是單位來的。老母親聽得清清楚楚,瞇起眼睛,看著他方方正正的大臉盤,挪動腳步,顫顫巍巍拉著王波的手,眼淚滴到自己滿是皺紋、布滿老人斑的手背上:“孩子,外面都是病毒啊,你……你要小心??!”其實老母親還有一個潛臺詞在心尖尖:不去行嗎?猶豫了半天,一直沒出口,她知道兒子做的事情,不去不行。王波頓了一下,低頭看著母親的手背:“媽,別擔心,您兒子當過兵,命硬著呢!”剛剛說完這句,王波喉嚨里像堵上了一團棉花。他轉(zhuǎn)身看著窗外,凜冽的寒風像怪獸一樣撕扯著光禿禿的梓樹、烏桕樹。那棵烏桕樹,葉兒被風喚走了,滿樹潔白的烏桕果實,擠擠挨挨,像一朵朵白梅。遠處那棵柿子樹,舉著一盞盞紅燈籠,凜然立在流嵐中。
時間太緊了,出門前,王波衣服都來不及收拾。和家人打過招呼,剛出門幾步,又回頭望望站在門前的家人,揮了揮手。他不知道這一出門,歸期是哪一天。電力人工作特殊,做一個項目,常常就是十天半月,甚至幾個月。如今就更難說了。
照個相,對,照個相!王波急走幾步,叫開鄰居的家門,請鄰居照了一張全家福。
王波盯著手機里的全家福,一遍又一遍。病毒洶涌,王波想:要是自己萬一感染病毒回不來了,這張照片,就是……就是家人的一個念想。
在火神山醫(yī)院電力建設現(xiàn)場,他只看過一次這張照片,他怕看多了又會掉淚。本來王波是負責施工安全的,但是在火神山醫(yī)院電力建設初期,他啥都管,安全、進度、質(zhì)量、材料、協(xié)調(diào)……每天一兩百個電話,耳朵都聽得嗡嗡作響。那段時間,他和同事常常忙到凌晨兩三點。餓了,吃點盒飯或方便面,有時盒飯被雨水淋濕了,和著雨水的飯菜冰涼刺骨,硌得喉嚨生疼。困了,找個地方打個盹。大年三十,他們聚在一起也吃了頓年夜飯,不過,是在初一的凌晨吃的,當時大家都累得不想說話,東倒西歪坐在地上,吃力地端起方便面扒拉,有位戰(zhàn)友吃著吃著就睡著了,手里的方便面掉到地上都不知道。
五天五夜,王波和他的同事將滴滴汗水化為點點火種,一起點亮了雷神山,這在平時要一個月才能完成。是什么力量讓他們創(chuàng)造了“中國速度”?是一名電力人的使命大于天?是早一個小時建成醫(yī)院就早一點收治那些岌岌可危的重癥患者?是老母親倚門而望那渴盼的眼神,是手機里不敢多看一眼的全家福?
和王波一樣,華雨辰也是臘月二十九這天開始進入抗疫戰(zhàn)場的,那天武漢的街頭冷冷清清,偶爾幾只鳥兒落在樹梢,驚疑地俯視不時而過的身著墨綠衣服的人,華雨辰在自家窗戶后面邊看邊流淚。那是醫(yī)護人員。因為公汽、地鐵、輪渡停運,醫(yī)護人員只好步行上班。不能讓他們這樣辛苦奔波了,華雨辰馬上加入一個義務接送醫(yī)護人員微信群,開始了她的守城戰(zhàn)斗。記得第一次接送醫(yī)護人員,沒有防護服,她就在頭上裹上一條大圍巾,只露出眼睛。因為怕父母擔心,她有時跟父母說去學校值班,有時說去親戚家送酒精什么的,還在朋友圈屏蔽了他們。雖然這樣,華雨辰每次回家進入家門的那一瞬間,她都非常難受,她擔心自己把外面的病毒帶回家。她是家里的獨生女,父母要是被感染了,那就是她的大不孝。自己長這么大,父母的付出,她都銘記于心。有時在家門外看著室內(nèi)的溫暖的燈光,她都不敢敲門。為了緩和緊張心理,華雨辰回家前,都會在車里坐上半小時,一來平復心情,二來給車消消毒,通通風。疫情初期酒精緊張,她就用鹽水細細擦拭車門、把手、座椅……好不容易鼓起勇氣上樓,可是那一級又一級臺階,就像陡峭的山崖,她像一個攀登者,爬得艱難而沉重,特別是進門的那一瞬間,看到涌向門口迎接她的兩位老人,她心里別提有多難受。
做志愿者的時間越來越不固定,事情也漸漸多了,搬運物資、大橋上值守測體溫……有時天不亮出門,回來洗個澡就睡回籠覺。細心的母親開始懷疑,大清早衛(wèi)生間怎么都是濕的。華雨辰瞞不下去,只得向父母如實相告,聲音輕輕的,像海燕掠過平靜的海面,但是父母還是聽得清清楚楚,她不敢抬頭看父母,他們臉上,肯定寫滿了驚訝,埋怨和心疼,父母呆呆地看著華雨辰,室內(nèi)驟然沉默,三顆心臟跳動的聲音,仿佛彼此都聽得見。女兒要做的事情,他們理解,也明白,那是有益的事,他們不能阻止,可是做父母的又能幫上什么忙呢?得知華雨辰晚上要上二七長江大橋測量車輛人員的體溫。父親說:我替你去吧!華雨辰馬上回答:爸,還是我去,我免疫力比你強。
爸爸默默凝視語氣不容置疑的女兒,緩緩地說:注意安全?。∷琅畠旱男乃?,女兒和自己一樣,都是華中師范大學畢業(yè)的,為人師表這四個字,在眼下這個嚴峻的時刻,分量很重。
華雨辰進門的糾結(jié)淡了,可是父母的擔心濃起來,每天不論多晚,他們都要坐在客廳,等著她回家。她敲門時,兩位老人立刻走上前,一點一點為她消毒。隨后,端出熱氣騰騰的雞湯、牛肉,盯著女兒一口一口吃下去。
華雨辰是武漢市青山區(qū)鋼花小學教師,和她同在一個區(qū)的青和居社區(qū)書記桂小妹,臘月二十八回了一趟家,憑多年的工作經(jīng)驗,她意識到疫情之下的社區(qū)情況將會非常嚴峻,需要她和同事們付出千倍的努力。當天她把女兒送到父母家里,鄭重其事告訴女兒:媽媽要去社區(qū)保護居民,外公外婆就交給你保護了。女兒懂事地點點頭!
桂小妹出門的那一瞬間,根本不知道,直到七十四天后才重返家門。在社區(qū)走訪排查、體溫測量、消毒消殺、轉(zhuǎn)運病人、代購代送,他們每天忙得昏天黑地,常常一天就吃兩頓飯,忙到半夜一兩點。忙完工作,就在活動室的沙發(fā)上瞇一下——兩個月后,她瘦了十斤,以前的衣服都胖了一大圈。
就這樣,武漢市最大的公租房小區(qū),居民五千二百三十五戶、八千二百三十人,都被她和同事照顧得好好的。
在社區(qū)拉網(wǎng)式排查“四類人員”時,桂小妹和同事每天無數(shù)次上樓下樓,白天敲門,晚上數(shù)燈,逐戶逐人,監(jiān)測體溫,難免會遇到感染病毒的居民,但是作為社區(qū)工作者,他們都沒有退縮,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是社區(qū)干部,越是危險的地方,就越需要他們沖鋒陷陣。
湖北人喜歡吃活魚,為了讓長期隔離在家的居民吃上活魚,桂小妹和她的同事將兩萬斤活魚,連續(xù)戰(zhàn)斗十二個小時發(fā)放到居民手里。社區(qū)干事劉瓊在發(fā)魚時遇到電梯故障,她和四名志愿者二話不說,硬是將幾百斤魚一次次抬上17樓,再一層層下樓發(fā)放到每家每戶。最后一條魚發(fā)完了,他們都累得抬不起腿、直不起腰,癱坐在地上直喘氣。但是看到居民在朋友圈曬出的鮮魚和燒魚照片,他們笑得特別開心。
政府免費發(fā)放的活魚,每個小區(qū)都有,桂小妹父母家?guī)滋烨熬褪盏搅耍赣H做了一個火鍋,香味氤氳,湯鮮味美。母親想給桂小妹打個電話,桂小妹女兒連忙阻止:外婆,別跟媽媽打電話了,媽媽很忙!外婆不知道,外孫打電話已經(jīng)吃了幾次閉門羹,桂小妹一直沒工夫接聽電話。那七十四天,桂小妹只接過家里大約十個電話,都是在半夜一兩點。有一次,母親讓桂小妹視頻,貼近手機屏幕細看了一眼后,哽咽著說,你瘦多了孩子!桂小妹心里一酸,趕緊支吾幾句關(guān)了視頻,后來,桂小妹不跟母親視頻了。
桂小妹女兒在疫情期間更懂事了,上網(wǎng)課很自覺,經(jīng)常學習到深夜,還幫家里做些家務,不時提醒外婆:千萬別出去,要保護好自己!這句話,女兒也對桂小妹說過幾次。那稚嫩的語氣,牽掛夾雜著擔心,桂小妹心里暖融融的,有時掛掉電話愣半天。
王波出門的那一瞬間,他不知道,一出門就是七十七天,那些寒氣逼人、揮汗如雨的日子,那張手機里的全家福,一直是溫熱的。華雨辰當初進門的那一瞬間,她糾結(jié)著該不該向父母說出實情,說了,父母更擔心她,不說,要是父母疏于防備怎么辦?那段時間,心里的石頭壓得她透不過氣來,好在后來客廳的燈、門口的燈一直如春日暖陽,她無論站在門里,還是門外,都披著一身光芒。桂小妹出門的那一瞬間,她不知道女兒能不能照顧好外公外婆,女兒還只是一個上初二的孩子呢!不過那句囑咐給了女兒鼓勵,疫情期間,女兒把外公外婆照顧得無微不至……
王波眼前的烏桕又要掛果了,綠綠的,他想到去年臘月出門時,幾只八哥在枝頭跳躍爭搶果子的場景,也想到兒時將烏桕果外表的一層油脂刮下來點燈的事兒,那小小的火苗濺起的暖意,如同柿子樹上紅艷艷的柿子,給凜冽的寒冬啄開了一個亮閃閃的小洞,他看到春天從亮光處呼嘯而來;華雨辰進門時,腳步輕盈,她耳機里傳出學生演唱的《天空中最亮的星》,他們說要做像華老師那樣的人;桂小妹和女兒一起出門了,惠風和暢,女兒迎著晨光走向?qū)W校,她步履匆匆奔向青和居,那里有她服務的居民五千二百三十五戶,八千二百三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