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嚴忠
病毒還在蔓延,原來期望的拐點尚未來到,抗擊新冠疫情到了一個關鍵節(jié)點。目前來看,此次疫情與2003年的SARS、2009年的全球H1N1大流感相比,無論在破壞力還是反應度方面都已超出前兩者。從更宏觀的角度看,此次疫情也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的挑戰(zhàn)和檢驗。
根據(jù)最新也是最樂觀的預計,湖北以外省份的疫情將在2月20日左右達到拐點,亦即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確診病例數(shù)和疑似感染人數(shù)的下降。而在武漢及其周邊地區(qū),考慮到大量感染者未能及時收治,隧道盡頭的亮光也許要在一個月后才能出現(xiàn)。
然而,在目前對病毒本身尚缺乏足夠認識的情況下,這種預測本身還有較大局限性。例如,有專家指出,疫情早期對新冠肺炎診斷的標準有誤,導致許多患者沒有確診;迄今為止,病毒的動物源頭和中間宿主尚未最終確認;與某些機構所渲染的中藥的有效性以及大眾對新型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療效的期待相比,世衛(wèi)組織認為,目前還沒有真正找到有效的抗病毒藥物,而疫苗的研發(fā)也是遠水不解近渴。需要指出的是,群體免疫力的提高是拐點出現(xiàn)的關鍵,但目前對新冠病毒感染痊愈后是否完全免疫,還不十分確定。
當然,這樣說并不排除拐點提前到來的可能。從全國范圍看,新增疑似病例自2月5日起已連續(xù)下降,這一情況似乎暗示目前全能型政府采取的干預措施已開始起作用。在武漢及其周邊地區(qū),通過加派醫(yī)務人員、建成方艙醫(yī)院,病人收治問題可望得到基本解決。而在全國范圍,通過調(diào)動全社會力量和資源,包括使用高科技手段嚴防死守,阻斷一切不必要的人員流動,二三代傳染和社區(qū)性傳染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
在未來兩周,目前的圍堵病毒蔓延的政策以及避免人群接觸的措施,仍應繼續(xù)不折不扣地執(zhí)行,早發(fā)現(xiàn)、早隔離、早治療仍為上策。但與此同時也應考慮到,嚴防死守管控措施的負效應將日漸明顯。如果疫情在3月下旬后仍繼續(xù)蔓延,則不僅要考慮對經(jīng)濟的影響,也要考慮民眾對現(xiàn)行防控措施的承受力。
事實上,病毒在流行一段時間后會有變異,目的是與宿主共存,也許傳染性會變強,但致病性會減弱。例如,武漢的一代、二代感染病人病死率很高(4%以上),但其他省份患者的病死率遠低于1%。相關學科要對病毒的特點加緊研究,政府決策要在弄清病毒變異情況、易感人群及危重癥人群特征的基礎上,決定下一步的防控部署。
根據(jù)疫情的變化,政府宜盡早制定方案,選擇適當時機,以減輕損失策略代替圍堵策略。一旦選擇減輕損失策略,則更多地側重于救治重癥患者和高危人群,而不再將主要精力放在找到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觸者上。同時要盡快采取有效措施恢復經(jīng)濟,使社會生活重回正軌。這一策略對于避免有限資源的不必要浪費和救治資源集中有效使用至關重要。當然,在推動此做法時要循序漸進,積極穩(wěn)妥。同時要與民眾積極溝通,避免因政策調(diào)整而造成不必要的社會恐慌。
通過此次抗擊新冠疫情的經(jīng)歷,舉國上下應當在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建設上取得共識,補齊短板。只有這樣,一旦將來再次遇到此類重大危機,才能采取及時、透明、科學、有效的應對策略,把社會損失控制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