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全面抗戰(zhàn)時期中國民族問題研究的焦點與困境
——以對中國民族學會的考察為中心*

2020-02-23 13:18許會娟
關鍵詞:西南中華民族學會

孫 喆, 許會娟

(中國人民大學 清史研究所,北京 100872)

一、研究背景與學術史回顧

繼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1937年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華北、華中、華南、東南沿海等大片國土又相繼陷于日軍之手,國民政府被迫遷都重慶,中國民族危機達到頂峰。開發(fā)西北和西南邊疆、增強各族團結、強化民族國家建構、激發(fā)國人抗戰(zhàn)斗志成為時代的迫切需要和嚴峻使命。如時人所言:“夫邊疆諸省,開發(fā)雖遠,而蘊藏甚富。方或殊而同隸版圖,俗或異而同為華胄。今日為長期抗戰(zhàn),固當益固各族之團結,而為建國大計,尤須策萬世之遠謀……所望有志之士,或潛心究邊省之文物,或投筆奮四方之壯志,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凝各族為一家,納邊疆于同軌,進而收復已失之河山,完成抗建之大業(yè)。異日萬里戶庭,同躋郅治,不復有邊疆內(nèi)地之別?!?1)高長柱.邊疆問題論文集·張群序[M].重慶:正中書局,1941:1.這一時期,學術界對邊疆和民族問題的研究并未因國民政府西遷而削弱,不但延續(xù)了20世紀30年代的發(fā)展勢頭,并且再次掀起了一個高潮。具體而言,這種時代特征體現(xiàn)在民族研究上,就是兩大問題受到格外關注:

第一,國族整合和對“中華民族”觀念的闡釋。在團結抗戰(zhàn)、救亡圖存的話語體系下,國族整合和淡化民族觀念成為全面抗戰(zhàn)時期國民政府民族治理政策的出發(fā)點。同時,亡國滅種的現(xiàn)實危機也刺激和推動學術界對如何加強國家建構和民族凝聚力問題再做思考。在此背景下,對中華民族觀念的傳播和闡釋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國民黨、中國共產(chǎn)黨及各領域?qū)W者對“中華民族”概念都作了新的表述,“中華民族”一詞成為輿論宣傳團結抗日的代表性詞匯。1939年初,顧頡剛在《益世報》上先后發(fā)表《“中國本部”一名亟應廢棄》和《中華民族是一個》兩篇文章,提出要慎用“中國本部”和“民族”這兩個概念,認為前者是日本人締造出來分化中國的,后者則是中國人自己作繭自縛。中華民族既不組織在血統(tǒng)上,也不建立在同文化上,漢族文化早因各種各族的混合而逐漸取長舍短融合成為一種混合的文化,這種文化只能稱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因此,在中華民族之內(nèi)絕不該再析出什么民族,也絕不該在中華民族之外再有別的稱謂?!爸腥A民族是一個”是信念,也是事實。(2)顧頡剛.“中國本部”一名亟應廢棄[N].益世報·星期評論,1939-01-01;中華民族是一個[N].益世報·邊疆周刊,1939-02-13.“中華民族是一個”的提出,對全面抗戰(zhàn)時期的邊疆和民族問題研究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

第二,對西南邊疆民族的調(diào)查和研究。國民政府西遷后,西南地區(qū)因其政治地位的躍升而受到格外關注。西南各省民族眾多,文化各異,社會結構和社會組織形態(tài)多樣;由于交通閉塞、經(jīng)濟文化落后等原因,許多民族地區(qū)與內(nèi)地隔膜很深。為了發(fā)揮西南地區(qū)民族復興根據(jù)地的作用,國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力圖從各個方面促進其開發(fā)和建設。各種資源空前集中的情形也給西南地區(qū)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動力。在20世紀30年代較受冷遇的西南邊疆和民族問題開始得到重視,“自國民政府有邊疆政策以來,勿庸諱言的,其注視的重心,是在西北而不在西南,換言之,即只認蒙藏新疆為邊疆而視西南各苗夷區(qū)域為內(nèi)域”;然“自抗戰(zhàn)以后政府西遷,西南邊疆及西南邊民的實況,始漸為執(zhí)政諸公所明瞭,才深覺得這廣大區(qū)域與復雜的宗族,實在不能不有特殊的治理方策和開發(fā)方案,實在應當和蒙古新疆作等量齊觀,于是政府治邊的范圍乃始擴大,把西南的苗夷區(qū)域算作了邊疆,把西南的苗夷人民認作了邊民”(3)江應樑.請確定西南邊疆政策[J].邊政公論,1948,(1).?!拔髂铣蔀榻窈罂箲?zhàn)建國的重心,‘開發(fā)西南’‘發(fā)展西南’,不期然就成為全國人士一致的呼聲了!”(4)王興瑞.西康文物展覽會[J].西南邊疆,1939,(5).有人甚至直接提出“建國必自建設西南始”“抗戰(zhàn)建國,固人人能言之,然言之非艱,行之維艱,國都移渝后,西南數(shù)省,遂為民族復興地,是則建國必先建設西南明矣;”(5)鄧漢祥.建國必自建設西南始[J].西南實業(yè)通訊,1940,(6).并認為“此民族覺悟之一大轉(zhuǎn)機”(6)高長柱.邊疆問題論文集·張群序[M].重慶:正中書局,1941:1.。而深入了解和把握當?shù)氐拿褡鍫顩r、樹立和加強各族對國家的認同感,就成為建設和開發(fā)西南的重要前提。同時,輾轉(zhuǎn)云集于西南地區(qū)的學者中包括相當數(shù)量的從事人類學、民族學和社會學研究的人,西南眾多的少數(shù)民族恰好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研究對象和素材。這些不僅使西南邊疆的開發(fā)和建設得到大力推動,也從客觀上為民族問題的研究提供了舞臺,使其有了發(fā)展的機遇。由此,掀起西南邊疆民族調(diào)查和研究的一個小高潮。

從當前學術界對全面抗戰(zhàn)時期民族問題的研究來看,有學者從宏觀上對民國時期民族研究的焦點問題作了梳理和總結,大體包括中華民族觀念的傳播和認同、中華民族復興、民族國家和國族建構、民族地區(qū)的國家意識、中央政府對民族地區(qū)的治理、國界勘定等。這些問題可以說貫穿了整個20世紀上半葉,但在全面抗戰(zhàn)這一特殊時期,受現(xiàn)實狀況、地理環(huán)境、民族分布等因素的影響,則突出表現(xiàn)為上文所提的兩大問題。就這兩個問題的學術史研究而言,怎樣看待和評價“中華民族是一個”理論,這在當時及以后都是中國民族研究不可回避的重大問題,歷史學、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政治學等各個領域的學者從不同視角和路徑出發(fā),對此問題進行闡述和解讀,研究不斷細化、深化、出新,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取得了很大成績。關于全面抗戰(zhàn)時期西南邊疆民族地區(qū)的政治制度建設、經(jīng)濟開發(fā)、文化教育、少數(shù)民族的國家意識和中華民族觀念認同等問題也已積累了不少研究成果。概括而言,這些研究成果對全面抗戰(zhàn)時期“中華民族”觀念的發(fā)展和演變、學術界對“中華民族”的辯論、“中華民族是一個”提出的歷史和現(xiàn)實背景、內(nèi)涵及社會反響等均各有側(cè)重地作了探討。研究者基本承認,中華民族觀念在全面抗戰(zhàn)時期得到更為廣泛的傳播,“中國最大的收獲,也許不是廢除不平等條約,而是戰(zhàn)爭使得不分黨派、不分宗教、不分地域、不分種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個利害與共、休戚相關的‘中華民族’”(7)劉大年.抗日戰(zhàn)爭與中華民族是一個[J].抗日戰(zhàn)爭研究,1992,(1).。而國民政府對西南邊疆的開發(fā)與中華民族一體化理論的推行,客觀上增進了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及西南少數(shù)民族對中華民族和國家的認同。

從學理上而言,這兩大焦點問題是互為表里、互為論證的關系,即通過對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調(diào)查研究,加強和完善中華民族一體化理論體系的構建;同時,以這一理論的傳播來增強各民族對中華民族的認同。然而,如一些研究成果所表明的,這兩個問題在當時還達不成上述的理想關系,中華民族觀念在增強凝聚力的同時,也引發(fā)了“內(nèi)部之分歧、權力的斗爭”(8)黃克武.民族主義的再發(fā)現(xiàn):抗戰(zhàn)時期中國朝野對“中華民族”的討論[J].中國近代史研究,2016,(4).。從學術的角度來說,主要體現(xiàn)在對“中華民族”和“民族”概念的理解上尚不一致,如較早時期顧頡剛和費孝通之間的辯論,費孝通從自己所掌握的理論及其在廣西地區(qū)的民族調(diào)查實踐出發(fā),并不認同顧頡剛提出的“民族”和“種族”定義,提出:“若是我們的目的在建設一個現(xiàn)代民主國家,文化、語言、體質(zhì)上沒有混一的必要。若是我們的國家真能做到‘五族共和’,組成國家的分子都能享受平等,大家都能因為有一個統(tǒng)一的政治團體得到切身的利益,這個國家一定會受各分子的愛護”,標語式的新名詞于時勢并無裨益,“惟有從事實上認識邊疆,我們才能保有我們的邊疆”!(9)費孝通.關于民族問題的討論[N].益世報·邊疆周刊,1939-05-01.雖然顧、費之爭很快就結束了(10)費孝通后來提到?jīng)]有繼續(xù)辯論的原因時說:“后來我明白了顧先生是急于愛國熱情,針對當時日帝國主義在東北成立‘滿洲國’,又在內(nèi)蒙古煽動分裂,所以義憤填膺,極力反對利用‘民族’來分裂我國的侵略行為。他的政治立場我是完全擁護的。雖則我還是不同意他承認滿、蒙民族是作繭自縛或是授人以柄,成了引起帝國主義分裂我國的原因。而且認為只要不承認有這些‘民族’就可以不致引狼入室。借口不是原因,卸下把柄不會使人不能動刀。但是這種牽涉到政治的辯論對當時的形勢并不有利,所以我沒有再寫文章辯論下去?!?費孝通文集·第13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26~27.),但這一學術上的分歧是否就此消弭了?在西南地區(qū)從事調(diào)查和研究的民族學學者是如何圍繞著這兩個焦點問題開展工作的?“中華民族是一個”理論對他們的研究產(chǎn)生了何種影響?以往的研究中,對這些具體問題的考察并不夠充分,而它們正是本文要討論的重點。為此,本文特意選擇了一個以往受關注較少的專業(yè)從事民族研究的學術團體——中國民族學會作為考察對象,希望通過對其研究內(nèi)容、發(fā)展軌跡的考察,對全面抗戰(zhàn)時期民族問題研究的狀況和特點做進一步探尋、梳理和總結。(11)目前學術界涉及中國民族學會的研究成果不多,主要有:王建民.中國民族學史(上卷)[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李列.彝族研究現(xiàn)代學術的建立(1928~1949年)[D].北京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聶蒲生.民族學和社會學中國化的探索[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孟航.中國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史(1900~1949)[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朱映占.民國時期的西南邊疆[D].云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李會敏.中國民族學會研究(1934~1949)[D].四川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這些論著多以敘述其機構的發(fā)展或民族調(diào)查活動為主。本文則在以往研究基礎上,加強對其學術史脈絡的考察。

二、全面抗戰(zhàn)時期的中國民族學會及其學術活動

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邊疆民族研究中,涌現(xiàn)出眾多的學者、刊物和研究機構,正像有學者所形容的,“當時活躍于這一領域的學人、有影響的學術團體、受人注意的刊物,猶如群星燦爛?!?12)邊眾.論當前開展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的幾個問題[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1,(1).中國民族學會就是其中的一個頗具代表性的團體。它成立于1934年12月,起因是蔡元培、凌純聲、徐益堂、劉咸等為代表的一批學者有感于“我國民族文化之復雜,殊有分工合作積極研究之必要”(13)徐益棠.七年來之中國民族學會[J].西南邊疆,1942,(15).,而國內(nèi)大學設民族學課程者僅寥寥數(shù)校,且授課者大多為外國學者,于是發(fā)起成立此會。1934年12月16日,中國民族學會在南京中央大學召開成立大會,選舉徐益棠為理事會主席,孫本文等7人為理事,蔡元培等3人為監(jiān)事,決議章程共計15條,會務4項:一是研究;二是調(diào)查及搜集;三是講演及討論;四是編行刊物。(14)徐益棠.七年來之中國民族學會[J].西南邊疆,1942,(15).1937年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學會工作被迫停頓,一些會員撤至西南大后方。與全民族團結抗戰(zhàn)的時代要求相呼應,他們很快就以重慶、昆明、成都為基地,分頭深入民族地區(qū)展開調(diào)查和研究工作,將學術研究和現(xiàn)實關懷緊密結合起來。除自行前往民族地區(qū)考察外,他們還參加了自1938年以來,國民政府組織的各種民族調(diào)查活動,如1940年3月開始的對西南各民族的社會、歷史、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的調(diào)查;同年5月針對傣族人口數(shù)量、分布區(qū)域等展開的調(diào)查等。1941年秋,各種條件成熟后,學會的復會工作開始提上日程。1942年10月,徐益棠代表民族學會向國民政府社會部呈遞了《中國民族學會章程》《會務活動報告書》及團體概況等各項材料,正式恢復活動。

中國民族學會在成立之始,就明確提出以研究中國民族及其文化為宗旨,這一宗旨與全面抗戰(zhàn)時期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不謀而合,加之西南特殊的多民族分布格局,使學會的發(fā)展獲得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學會成員對當時的民族問題進行了較為廣泛的討論和研究。本文以其發(fā)表觀點的重要平臺——《西南邊疆》為考察分析對象,將其關注的內(nèi)容總結概括為以下3個方面:

第一,少數(shù)民族族源問題。在當時學者看來,中國因歷史悠久和土地廣闊,以及地形和種族的復雜,自然形成了許多文化區(qū)域,有著許多不同的文化單位。“只是后來因為漢族文化的占了絕對優(yōu)勢,這些小民族,小區(qū)域的文化,都漸漸地被同化,被征服,或者也是被湮滅,或被忘卻了”(15)楚圖南.中國西南民族神話的研究[J].西南邊疆,1938,(1).,而這些“小民族”,“即少數(shù)的民族,但在國家民族和文化的構成上,卻是一樣的重要”(16)楚圖南.中國西南民族神話的研究·注二[J].西南邊疆,1938,(1).。研究其族源問題的意義就在于,“對于他們的極客觀的研究和極正確的理解,不單是可以糾正了過去載籍上的許多錯誤,掃清種族間的許多的成見和誤解,同時也當可以追溯出一部分中國文化的淵源和血緣”(17)楚圖南.中國西南民族神話的研究[J].西南邊疆,1938,(1).。

第二,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歷史淵源、社會制度、經(jīng)濟組織和形態(tài)等問題。其目的,一方面,“就學術研究上言,我們希望文化界人士,能多從這富有歷史意味的社會制度及經(jīng)濟機構中,奪取到更廣大的研究資料;就民族的大統(tǒng)一言,我們卻又希望政府能早日對此種不適存在于現(xiàn)時代的社會經(jīng)濟組織,加以改進?!?18)江應樑.云南西部僰夷民族之經(jīng)濟社會[J].西南邊疆,1938,(1).另一方面,從現(xiàn)實的需要出發(fā),嘗試從西南少數(shù)民族文化特殊性中找尋中國文化的共性。如江應梁通過對僰夷的家族組織與婚姻制度的研究發(fā)現(xiàn),僰夷的宗法承嗣異于西南地區(qū)的很多其他民族,如嫡長子繼承制度等全部仿之于漢人甚至更為嚴格,不論土司或民間,均可看出這種情形。土司及貴族的兩性結合儀節(jié),也與漢人社會無大的差別,但在下層中,則保留著一些較為原始的婚俗習慣,說明中原文化與西南邊疆文化并非完全阻隔不通,而是存在著某些共通的地方,尤其是其社會上層,在很多方面與漢文化有所交融。岑家梧則在對花苗地區(qū)進行實地考察后頗為樂觀地指出:“花苗歷來處于惡劣環(huán)境之下,幾經(jīng)鍛煉,使花苗有強健之體質(zhì),刻苦耐勞之習慣,既無特殊嗜好,又具精誠團結之精神,凡此種種,實為中華民族最健全,最優(yōu)良之國民。際此抗戰(zhàn)建國期間,吾人茍深切了解花苗之生活情況,進而改造花苗之經(jīng)濟生活,提高花苗教育水平,然后從而組織之,訓練之,必能增加千萬抗戰(zhàn)到底之力量?!?19)岑家梧.云南嵩明縣之花苗[J].西南邊疆,1940,(8).試圖從花苗質(zhì)樸的遺俗中尋求中華民族精神的根本,激勵和鼓舞抗戰(zhàn)斗志。

第三,少數(shù)民族教育和語言溝通問題。當時的學者們普遍認為,“邊疆為我版圖之邊疆,邊民亦即我國民之一部。開化邊民使與近代中原文化融為一體,以應付現(xiàn)局,實為刻不容緩之事”“開化邊民,提高邊民文化,其最重要的途徑,無疑的是教育”;(20)陶云達.開化邊民問題[J].西南邊疆,1940,(10).而傳達意志、推行政教的最有效工具,就是語言,因此,“非先實施語文教育不為功”(21)芮逸夫.西南民族語文教育芻議[J].西南邊疆,1938,(2).。對于在數(shù)年努力之后大多數(shù)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之間仍存在很深的文化隔閡這種狀況,一些學者認為,其主要原因在于教材的編寫和使用上。吳宗濟提出:“這些民族的語言生活都各不相同,要使他們削足適履的都讀商務的復興教科書,或中華的新課程標準適用教科書(云南省立小學所用),究竟還有很多的隔閡?!?22)芮逸夫.西南民族語文教育芻議[J].西南邊疆,1938,(2).陶云達亦認為,“我們只把我們自己的教育制度搬到邊地,而未能因地制宜,致遭邊民漠視。我們需要一種實驗的邊疆教育,就地取材,在當?shù)厣鐣粘I钪须S時教授,參以新見解,新的生活方式,于不知覺中,逐漸推進,將原來的淘汰,用現(xiàn)代的代替?!?23)陶云達.開化邊民問題[J].西南邊疆,1940,(10).主張采取循序漸進、自然同化的教育方式,而不是削足適履式的快速同化。

總之,以上關于民族起源、民族社會形態(tài)、民族發(fā)展等問題的討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全面抗戰(zhàn)時期民族學領域?qū)W者們的關注重點,即如何以西南邊疆民族為樣本,對民族概念、民族關系、民族矛盾、民族發(fā)展趨勢等理論進行探討和實踐。從這些文章的字里行間也可以看出,中國民族學會的研究大體上還是從學術立場出發(fā),在認同和大力傳播“中華民族”觀念的同時,對“中華民族”框架內(nèi)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或稱邊疆民族、邊民)的關系問題持審慎、多元的態(tài)度。

三、學會發(fā)展遭遇的困境及原因

如上文所述,在全面抗戰(zhàn)這一特殊時局下,以民族研究為宗旨的中國民族學會本應恰逢其時,蓬勃發(fā)展,但從實際情形來看,處境卻頗多尷尬,從以下兩個方面可略見一斑:

第一,學會會員數(shù)量不多,經(jīng)費窘迫。學會于1934年創(chuàng)立時有會員33人,次年增至51人。1942年重建時會員降為33人,直至1946年戰(zhàn)后才增至91人,如徐益堂在1942年總結學會成立七周年工作時所言:“中國民族學會成立于民國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十二月,屈指計算,僅有九個年頭,實足年齡,且只及七年零四個月。以言學術史上之地位,瞠乎后矣。此七齡之幼童,誕生于國難嚴重之際。自哺乳以至提攜抱負,卻已煞費苦心,而社會迄未加注意?!薄巴撕籼柋甲?,慘淡經(jīng)營。至今日始稍獲精神上之慰藉”。(24)徐益棠.七年來之中國民族學會[J].西南邊疆,1942,(15).學會的經(jīng)費主要來自會員的捐款,始終處于拮據(jù)狀態(tài)。因此,學會能夠在艱難的時局下堅持到戰(zhàn)后并有所發(fā)展,固然得益于特殊時期社會對邊疆和民族問題的強烈關注,與組織者的堅持精神和苦心經(jīng)營也是分不開的。

第二,創(chuàng)刊工作推進不順。中國民族學會成立伊始就致力于出版民族學研究成果,將編行刊物定為4項會務之一。初期由于經(jīng)費困難,無力發(fā)行自己的刊物,只能藉中山文化教育館民族組創(chuàng)辦的《民族學研究集刊》發(fā)表會員的成果。1935年學會召開第一屆年會時,確定將籌辦《民族學報》作為年度重要任務;次年,在第二屆年會上,擬定1937年6月為學報第1號出版日期,預計每季刊行一冊;內(nèi)容分論著、學術消息、調(diào)查報告、書報介紹等;每期字數(shù)10萬,論著6萬,其他各項4萬,甚至連文章字號、頁碼數(shù)量及印刷費用等都做了設計和預算,但由于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出刊一事終不了了之。1942年,民族學會恢復活動后,繼續(xù)提出:“《民族學報》始終為本會主要工作之唯一目標,當力求實現(xiàn)之,以期奠定學術界之基礎焉?!?25)徐益棠.七年來之中國民族學會[J].西南邊疆,1942,(15).然由于種種原因,這一目標仍難以實現(xiàn)。1943年,徐益棠在上報社會部的團體概況表中,被迫將學報發(fā)行一事定為戰(zhàn)后研究計劃,學會刊行工作只能借助凌純聲、方國瑜、徐益棠等以私人名義創(chuàng)辦的《西南邊疆》。

與同一時期備受政府重視、各界矚目的以邊疆問題為研究宗旨的中國邊政學會、中國邊疆學會等學術團體的發(fā)展相比,中國民族學會僅能以勉力維持、困難重重來形容。以1941年由黃奮生主持成立的重慶邊疆學會為例,在36名發(fā)起人中,少數(shù)民族精英占了一半以上;從其公布的會長和理監(jiān)事名單來看,如果加上名譽會長、名譽理事及候補理事和監(jiān)事的話,多達60余人。其中,名譽會長戴季陶、于右任、孔祥熙、馮玉祥、吳忠信、許崇灝、賀耀祖、陳立夫和朱紹良等,皆為當時黨政軍上層人物。名譽理事則多為駐邊疆地區(qū)軍政長官或少數(shù)民族精英,包括傅作義、鄧寶珊、谷正倫、馬步芳、馬鴻逵、劉文輝、沙克都爾扎布、喜饒嘉措、章嘉策覺林、森吉堪布、龍云、吳鼎昌和黃旭初等。趙守鈺、顧頡剛、劉家駒、黃奮生、黃次書、石明珠、閔賢邨、馬鶴天、王則鼎、吳云鵬等10位知名人士擔任常務理事,會長為趙守鈺。(26)中國邊疆學會緣起[A].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第五輯第二編文化(二)[M].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433~435.吸納了當時黨政軍界、學術界及邊疆地區(qū)各方面人士,頗具規(guī)模和影響力。重慶、成都、榆林3個邊疆學會合并后,聲勢更為浩大,至1942年,總會會員發(fā)展到200余人,成都分會亦有200余人,榆林分會百余人,共計600余人,“漢回蒙藏,集于一堂,分工合作,幸有小成”(27)顧頡剛致谷正綱函[A].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第五輯第二編文化(二)[M].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438.。又如,同樣成立于全面抗戰(zhàn)前、經(jīng)歷過解散的新亞細亞學會于1942年6月恢復活動后,截至1943年9月,發(fā)展新會員172人,連同舊會員已不下六七百人。(28)新亞細亞學會會務概況[J].新亞細亞,1944,(1).其機關刊物——《新亞細亞》月刊也得以復刊。

作為抗戰(zhàn)時期研究民族問題的代表性學術團體,中國民族學會在發(fā)展中所遭遇的困境基本折射了這一時期民族問題研究的整體狀況,至于為什么沒有形成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若想比較清楚地回答這一問題,恐怕還要回到當時社會各界對民族焦點問題的討論及中國民族學會的學術立場來進行分析。

顧頡剛所提出的“中國之內(nèi)絕沒有五大民族和許多小民族,中國人也沒有分成若干種族的必要”(29)顧頡剛.中華民族是一個[N].益世報·邊疆周刊,1939-02-13(2).,在當時盡管不乏質(zhì)疑之聲;從現(xiàn)在來看,于理論上也帶有一定的片面性和牽強性,但它至少表明在全民抗戰(zhàn)這一特殊歷史背景下,無論是在政府層面還是學術界,已經(jīng)有相當多的人開始對西方民族理論及其影響下的中國民族劃分持慎重警惕態(tài)度,轉(zhuǎn)而嘗試以地域之別、文化之別取代民族之別,強調(diào)同源同流及民族融合,來消除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之間的特殊性和差異性,防止分裂,一致對外。而諸如顧、費的公開爭論在之后學術界并未再有發(fā)生,從一個方面也說明出于抗戰(zhàn)形勢的發(fā)展和需要,“中華民族是一個”已成為當時社會的重要輿論導向。

1943年3月,蔣介石在“中華民族是一個”和“民族同源論”的基礎上又提出中華民族形成之“宗族論”(30)蔣介石提出:“就民族成長的歷史來說,我們中華民族是多數(shù)宗族融和而成的。融和于中華民族的宗族,歷代都有增加,但融和的動力是文化而不是武力,融和的方法是同化而不是征服”“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即為各宗族共同的命運的記錄。此共同之記錄,構成了各宗族融合為中華民族,更由中華民族,為共御外侮以保障其生存而造成中國國家悠久的歷史?!?中國之命運[A].蔣孝儀.先總統(tǒng)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4[M].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印,1984:2,6.),冀圖通過以“宗族”替代“民族”概念的方式,消除民族之間的隔閡及學界關于民族概念的爭論,強化國族構建。盡管各黨派和各界人士對“宗族論”褒貶不一,但這一思想很快便具化為4條指示,由行政院秘書處傳電各省,下令遵照辦理。其主要內(nèi)容包括:中國人民只有宗族之分支而無種族之區(qū)別;中國有史以來各宗族間時或發(fā)生戰(zhàn)爭,而此各宗族皆為同一種族,其疆域亦都在帕米爾高原以東中華民族版圖之內(nèi),今人述史固不能將以往史事摒棄不提,但應闡明彼一時此一時之義;禁止濫用苗、夷、蠻、猺、胡虜、滿奴、滿洲、華北、華南等名稱或名詞,防止落入敵寇藉此離間我民族、分化我疆域之圈套;研究古史要對民族融和與國家統(tǒng)一等問題多加論述和闡揚,對足以動搖國人對民族同源祖先信仰之說如黃帝升仙、堯舜烏有等,皆應矯正。(31)此電文在多省檔案中皆有保存,本文取自“奉發(fā) 委員長蔣關于民族及邊疆問題指示”[Z].廣東省政府公告,1943,(987).

在此背景下,中國民族學會內(nèi)部在有關“民族”是否應該存在這一問題上觀點并不完全一致,有的學者贊同以“國族”取代“民族”,如楊成志提出,以整個國家政治與國民義務而言,“同生長于本國領土內(nèi)之人民,均是中華民國國民,在理論上,實不必有民族之區(qū)分”(32)楊成志.西南邊疆文化建設之三個建議[J].青年中國季刊,1939,(1).。但多數(shù)學者是在承認“中華民族”具有“民族”“國家”和“國族”三重含義的前提下,即“這四億五千萬中國人,可以說完全是一個民族”,同時也認為中華民族的形成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它是經(jīng)過幾千年,融和古往今來各種不同的族類及其思想、感情和意志,混凝同化而歸于一的”(33)芮逸夫.再論中華國族的支派及其分布:訂正在中國民族學會十周年紀念論文集發(fā)表之交[J].民族學研究集刊,1946,(5).。黃文山還借助“我群”和“他群”概念來闡發(fā)中華民族內(nèi)部各族的關系,指出:“中華民族之‘我群’,即為漢族……此為最初組織中國國家之民族,其文化、地理,自成一個單位,一脈相承,已經(jīng)歷數(shù)萬年,屹然立于天地之間,久而不替了。在歷史上,‘我群’與‘他群’之交涉,幾占民族史最大的部分,然而所謂‘他群’者,終之莫不為‘我群’所同化,所變易,合一隙而冶”(34)黃文山.“我群”與“他群”——兩個基本概念[J].政問周刊,1936,(1).;“他群”,則為“邊疆及內(nèi)地之淺化民族,其語言、習尚,乃至一切文化,尚需經(jīng)若干年之涵化作用,始能與‘我群’成為一體者,然而從歷史觀之,‘我群’與‘他群’之融合,幾成為近五千年來文化演進之主流”(35)黃文山.民族學與中國民族研究[J].民族學研究集刊,1936,(1).。因此,在這些學者看來,“在整個中華民族內(nèi),由政治的觀點來說,是不可分的整體,但由學術的觀點來說,是可以析出不少個體的。”(36)芮逸夫.中華國族解[J].人文科學學報,1942,(2).他們對西南少數(shù)民族族源、發(fā)展等問題進行研究的初衷除了學術上的動力外,當然還有現(xiàn)實的關懷,希望以此推動當局及社會各界對邊疆少數(shù)民族生存、發(fā)展的關懷和重視,發(fā)展邊疆地區(qū)的經(jīng)濟和文化,增進各民族對國家的政治認同。但是,他們在提倡民族一家的同時,主張首先應該在調(diào)查的基礎上對西南各少數(shù)民族進行細分,關注他們在生活習性、社會風俗、語言、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異性,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地制定各種針對性政策,改善他們的物質(zhì)生活,提高他們的精神文化水平。在承認不同民族文化特殊性的基礎上,尋找路徑,將其納入中華民族體系框架之內(nèi),從而實現(xiàn)文化多元、政治一體的學術和政治目標,“從政治上、主權上說,中華民國是一個。凡屬中華版圖之人民,均是中華國民。這是毫無疑義。正因為這個原故,才有所謂開化邊民問題,以及籌劃開化方策。蓋政府對于邊民,因為他們是我國版圖內(nèi)的人民,有統(tǒng)治權,有教育責任,有保護義務”(37)陶云達.開化邊民問題[J].西南邊疆,1941,(10).。

總體而言,他們的工作是“試圖建立一個知識體系,來說明中華民族中究竟有多少‘民族’,他們又如何構成一整體的中華民族”(38)王明珂.簡介芮逸夫先生[A].芮逸夫.川南苗族調(diào)查日志1942~1943[M].王明珂,編校.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0.,進而探討如何將它們從傳統(tǒng)王朝時代的“邊民”轉(zhuǎn)化為“國族”一分子;對于這些“他者”如何同化于漢族,或能否同化于漢族,觀點亦有所保留。這一研究理路在學術討論上固然沒有問題,但是,在“民族同源論”“中華民族是一個”“宗族論”等廣為傳布的戰(zhàn)時情勢下,未免多少有點顯得敏感和不合時宜,其漸進式地實現(xiàn)民族融合的觀點也引發(fā)了一些反對之聲。如傅斯年在給朱家驊的信中針對這些學者在云南開展的民族調(diào)查和研究工作說:“此地正在同化中,來了此輩‘學者’,不特以此等議論對同化加以打擊,而且專刺激國族分化之意識”,“夫?qū)W問不應受政治之支配,固然矣。若以一種無聊之學問,其想影響及于政治,自當在取締之列”。(39)歐陽哲生.傅斯年全集·第7卷[M].長沙: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教育出版社,2000:206.

2008年,民族學家李紹明在接受訪談時提到,民族問題在抗戰(zhàn)時期是很敏感的,但凡涉及民族問題的都得想點辦法用邊疆問題來替代,如中國民族學會因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后來發(fā)行的刊物只能定名為“西南邊疆”,加上“邊疆”字樣。(40)王利平,等.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邊疆和邊政研究——李紹明先生訪談錄[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12).這段回憶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中國民族學會在當時的尷尬處境及其研究遭遇的瓶頸和背后原故。因此,在全面抗戰(zhàn)時期,民族學會及民族問題研究不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固然與時局艱窘有關,但與當時朝野對“中華民族”的討論和輿論導向應該說有著更為直接的關系,盡管各種觀點的出發(fā)點都是旨在維護國內(nèi)民族團結和國家主權領土完整。

四、從中國民族學會看這一時期民族問題研究的特點

中國民族學會是一個具有鮮明時代特色和研究特點的專業(yè)學術團體。首先,從研究領域上看,中國民族學會是一個成員研究方向和興趣比較一致的學術組織,會員基本為從事人類學、民族學、社會學領域研究的學者,且大多具有西方留學經(jīng)歷或培訓背景,在學術淵源上與西方知識體系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例如在學會第一屆年會上當選為監(jiān)、理事和出版委員會委員的學者中,除蔡元培外,黃文山、徐益棠、商承祖、胡鑒民、吳定良、孫本文、何聯(lián)奎、楊堃、劉國鈞、吳文藻、楊成志、劉咸、凌純聲等均是從海外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而蔡元培早年也曾數(shù)度游學海外。其次,其成立的目的具有很強的“致用性”,它成立于九一八事變之后,與構建民族國家的現(xiàn)實需要緊密相連;在全面抗戰(zhàn)特殊時局下,他們不僅力圖將自己所學運用到中國民族問題的研究上,而且自覺將研究工作與時代需求結合起來,在對西南各民族的考察和研究中,始終貫穿著傳播中華民族觀念、尋找邊疆民族與中原漢族之間的歷史淵源、提高各民族教育文化水平以增進民族團結、激勵抗戰(zhàn)斗志的主旨。至于學會在“民族”是否存在問題上與主流聲音存在差異,只能說明在特殊局勢下,“致知”與“致用”如何并行不悖、學術研究如何與國家政治目標相協(xié)調(diào)是當時學者們不能回避且需要不斷求索和調(diào)試的一個大問題,并不妨礙其成為民族研究領域的代表性學術團體。因此,從中國民族學會的主要活動及其境遇,我們也可以總結出學會及民族研究在這一時期發(fā)展的幾個特點:

第一,以中國民族學會為代表的民族研究團體雖然沒有獲得如其所期望的發(fā)展空間,但民族研究在總體上還是獲得了很大進展。中國歷史形成的疆域和民族格局特點,是中原地區(qū)聚居的主要是漢族,其他民族大多分布在邊疆地區(qū)。受這一分布格局的影響,中國的邊疆研究和民族研究始終互為表里,緊密相關。學者們“所遭遇到的不僅是地理考察的問題,尚有民族文化的探源尋根問題,所以在研究的過程中,常將歷史地理、民族學與文化人類學的問題混為一談。這類研究在當時可能是不自覺的,因為在傳統(tǒng)的學術分類中,歷史地理學、民族學和文化人類學之間,并未有明確的學門定義,而以籠統(tǒng)的史學加以涵蓋,因此在進行史地考察時,這些問題是同時受到照應的”(41)彭明輝.歷史地理學與現(xiàn)代中國史學[M].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240.。隨著國民政府西遷,西南地區(qū)不僅在文化、經(jīng)濟等方面獲得了長足發(fā)展,本身即為多民族聚居區(qū)的特殊人文地理環(huán)境也帶動了邊疆和民族問題研究的開展和深入。盡管當時對民族概念、民族問題研究的方向等還存在諸多分歧和爭議,但研究受到關注并較之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發(fā)展亦是不爭之事實。

第二,現(xiàn)實危機促使學者們開始結合中國歷史傳統(tǒng)和發(fā)展道路思考民族概念和民族問題的解決。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一些學者開始反思西方民族概念、民族理論在中國的適用性問題。如顧頡剛認為當時各族之間隔膜情形的造成,“民族”二字起了很大的負面作用。沒有這個名詞時,每次內(nèi)亂只是局部的事情,很快便能解決。但現(xiàn)在用慣了這個名詞,每有爭執(zhí),大家首先想到的不是辨別是非曲直,而是民族之間的爭斗,在“民族主義”的旗幟之下,私人之爭極易演變?yōu)閳F體事件,乃至不可收拾。(42)顧頡剛.我為什么要寫“中華民族”是一個[N].益世報·邊疆周刊,1939-05-10(2).而從中國的歷史來看,“這個名詞是中國向來所沒有的。滿清政府統(tǒng)治二百余年,在他們的隔離政策之下,使得國內(nèi)很清楚的分出‘滿、漢、蒙、回、藏’五個部分來,恰好清末傳進了‘民族’的名詞,于是辛亥革命之后就有‘五族共和’的口號,好像中華民國之內(nèi)真有這五個民族似的。全國人受了這個口號的暗示,每以一人一事的不滿而賅括全體,漸漸分出彼此的疆界”(43)顧頡剛.西北回民應有的覺悟[A].寶樹園文存·卷4[M].北京:中華書局,2011:66.。因此,“若不急急創(chuàng)立一種理論把這謬論擋住,竟讓他漸漸深入民間,那么我們的國土和人民便會隨處攜貳了,數(shù)千年來受了多少痛苦而摶合成功的民族便會隨時毀滅了”(44)顧頡剛.中華民族是一個[N].益世報·邊疆周刊,1939-02-13.!他所創(chuàng)造的理論就是“中華民族是一個”,其核心是強調(diào)共同心理因素即“民族精神”在民族形成中的關鍵作用。雖然這一理論給當時的民族研究帶來了一些困惑,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真實反映出西方“民族”概念在中國的運用尚存在水土不服的情況;它的提出對中華民族觀念的發(fā)展和成熟產(chǎn)生了極大影響。費孝通后來提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顯然是受到了這一理論的影響。這一時期“中華民族是一個”“民族同源論”及“宗族論”的提出,其實都是西方民族理論中國本土化進程的階段性體現(xiàn)。

第三,無論是強調(diào)“中華民族是一個”,抑或認為其內(nèi)部還可以析出若干民族,“國族即中華民族”的觀念基本得到認可。在全面抗戰(zhàn)時期,“中華民族”一詞不僅“成為各種媒體中出現(xiàn)最為頻繁,最能激發(fā)國人抗戰(zhàn)斗志,最易為國內(nèi)各種政治勢力所接受和樂道的時代詞匯”(45)黃興濤.重塑中華:近代“中華民族”觀念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186.,并且日漸深入人心,成為今天中國各族人民不可替代的共同身份符號和情感紐帶。

此外,全面抗戰(zhàn)時期包括中國民族學會成員在內(nèi)的學者們對西南邊疆的實地考察和研究,為新中國成立后的民族識別工作打下了重要的學術基礎,對中國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也發(fā)揮了重要的奠基作用,他們在民族問題上的思考對我們今天的民族工作仍不乏啟發(fā)和借鑒意義。

猜你喜歡
西南中華民族學會
古城西南兩座橋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潮”就這么說
傳承千年文脈,匠筑美好西南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Country Driving
努力樹立中華民族的文化信仰
學會分享
學會分享
桐柏县| 雷山县| 阿拉善右旗| 洱源县| 垫江县| 林甸县| 刚察县| 黑河市| 柳州市| 钟山县| 镇康县| 罗城| 桓仁| 土默特左旗| 分宜县| 舞阳县| 镇巴县| 孟村| 平江县| 五寨县| 云林县| 新田县| 东城区| 胶州市| 岚皋县| 二连浩特市| 渑池县| 乌拉特后旗| 临潭县| 虞城县| 康保县| 宜丰县| 龙陵县| 佳木斯市| 双流县| 北京市| 溧阳市| 土默特右旗| 平定县| 江华| 施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