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中學第三附屬小學 馬衛(wèi)華
新課程理念強調要關注人格教育,強調關注道德修養(yǎng),要求在作文教學中將“人”與“文”統一起來,為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是人本意識的回歸,是對獨立思想、創(chuàng)造品質的真誠呼喚。
公平對待學生會讓學生感覺到溫暖,心態(tài)會更加平和,教師的形象在學生眼中是可親、可敬的,這更有利于教師開展工作。另外,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只要撥動學生心靈的琴弦,就會發(fā)出美妙的樂聲。教師使學生感到人人平等,成績不再是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學生潛意識里認為自己是集體的主人,大家各有所長,在作文課堂上才能夠平等真誠地交流,為自己鼓掌,為他人喝彩。
教師只有關心學生為人的尊嚴感,才能使學生通過學習受到教育。教師與學生只有學識上的高下,人格是絕對平等的,需要他人尊重的心情是一樣的。教師尊重、熱愛學生,用敏感的心靈洞悉學生的情感世界,和學生交朋友,常常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其好學上進、積極的求知欲望。
營造出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再向學生強調作文的原則,學生更易于接受。關于作文的原則,魯迅說“作文的秘訣”是“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葉圣陶強調“要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朱光潛認為“練習寫作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則須牢記在心的,就是“有話必說,無話不說,說須心口如一,不能說謊”。
一個團結的集體,會給學生的學習、生活增添力量;習作交流也會促進良好班風的形成,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加深彼此間的了解。
體育節(jié)活動中,班里一名參加接力賽的女生被絆倒,重重地摔在地上。她毫不猶豫地起身,向終點沖去,最后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績。激動之后才發(fā)現褲子磕破了,膝蓋也受了傷。這名同學平日里因性情耿直、說話不講究方式,和同學相處不太融洽。但當她回到隊伍中,立即有同學上前關切地詢問她是否需要幫助,看得出她既感動又意外。第二天,在交上來的作文中,筆者發(fā)現很多同學寫到了這名女生,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她的敬佩之情。
學校有一年舉行了隊列比賽,班里同學都認真準備,刻苦練習,大家集體榮譽感都很強。但正式比賽時發(fā)生了意想不到的情況:體委因為緊張喊錯了口令,將“向左轉”喊成了“向右轉”。在當天的日記中,有一名學生詳細記錄了自己的心路歷程。她寫了自己在回班路上的感受:“周圍的一切聲音仿佛都是嘲笑的聲音,不敢抬頭看別的班同學的眼神?!钡谌沼浀慕Y尾,她這樣寫道:“但是,靜下心來,我想:這次比賽的失利,我也是有責任的。我沒有集中注意聽體委的口令,做錯了動作,我很慚愧。至于體委,他在比賽時緊張也是人之常情,我們有誰會不緊張呢?我相信,在全班同學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下次一定能取得勝利!”當她把這篇文章讀給大家聽后,全班同學都沉默了。筆者從他們的眼神中看到了堅定、信任……不久之后的歌詠比賽中,同學們以良好的精神風貌、嘹亮的歌聲征服了評委和觀眾,一舉奪冠!
有一段時間,筆者聽到有家長反映孩子不尊重父母,有頂撞父母的現象,有的媽媽生了二胎,學生感覺父母愛的天平發(fā)生了傾斜,心里感覺極不平衡……該怎么做才能讓他們懂得感恩、珍惜親情呢?在一次寫人的習作中,有兩篇作文給筆者的印象非常深刻:昊陽是一個小女孩,她的媽媽個子矮小,穿著樸素,靠開出租車維持生計。她在作文中詳細敘述了媽媽是怎樣辛苦工作的,表達了對母親的感激之情。另外一篇是馬博行同學的,作文開頭是這樣的:“每到周末我都會和弟弟玩?!蓖媸裁茨??捉迷藏?!拔也卦谏嘲l(fā)墊后面,一動不動。過了一會兒,我聽見弟弟的腳步聲離我越來越近,我屏住呼吸,生怕發(fā)出一點兒聲響……”他還寫道:“中午,我吃飯時,弟弟看著我。我做出很好吃的樣子,瞇著眼睛,一臉陶醉。他高興得直拍桌子,把手拍疼了,反而哇哇地哭了?!弊掷镄虚g流露出對弟弟的喜愛。我們從作文中看到了一個可愛的弟弟、一個愛弟弟的哥哥。這樣的作文讀給同學們聽,同學們怎能不受到感動呢?昊陽和馬博行同學充滿感情的朗讀,使同學們受到了很大的觸動。
總之,作文的教學過程是一個知、情、意、行的漸進過程,是一個真、善、美的完善過程。因此,教育者應該充分發(fā)揮作文的作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使其成為適應社會需要的有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