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
(喀什大學外國語學院 新疆喀什 844000)
“語境”作為語言學概念于1885年由德國語言學家魏格納。魏格納指出:“語言的意義是通過實際使用而產(chǎn)生的,語言意義也只能根據(jù)語境才能確定?!盵1]
傳統(tǒng)的語境觀認為交際所涉及的語境是提前給定的,人受制于語境,只能在特定語境中被動地解讀意義。但是這已不能解釋復雜的交際現(xiàn)狀,學者們發(fā)現(xiàn)語境并非恒定不變,而是處于動態(tài)改變,于是動態(tài)的語境觀應運而生。它方面認為語境建構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并且參與者在交際過程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斯博伯和威爾遜(Sperber&Wilson)提出,交際是一個動態(tài)的語境建構過程。他們認為,人可以在語境中識別關聯(lián)語境,語境構建就是不斷地形成假設、驗證假設的過程。另一方面,交際主體并不總是處于被動狀態(tài),受語境掣肘[2]。維索爾倫(Verschueren)認為語言過程不僅是語言因素和語言成分互相適應的過程,而且是語言主體策略性選擇的過程[3]。
從語言學角度來說,早期學者認為語言使用要適應語境,而后期的學者則強調(diào)語境化是一個在具體的語境中動態(tài)構建和解讀文本意義并且不斷更新語境認知的過程。這一概念引入翻譯就意味著,譯者不但要在原文中解讀其固有語境,還要在譯入語中結合具體實際構建意義(recontextualization),即翻譯的“再語境化”。
“再語境化”是翻譯領域研究的新概念,于1977年由朱利安?霍斯 (Juliane House)在其博士論文中最早提出這一理念,即“翻譯即再語境化”。霍斯認為翻譯即是“將文本從原先的框架和語境中提取出來并置于一套新的關系和新的文化定義期待中”[4],強調(diào)譯者應根據(jù)新的文本語境,對語言表達做出相應的取舍或強調(diào),他認為翻譯是譯者根據(jù)譯語習慣將源語文本再次語境化的過程。這個概念打破了以往翻譯的靜態(tài)語境觀,將譯者的視角從源語文本解放出來,與動態(tài)的語境觀遙相呼應。費爾克勞斯(Fairclough) 認為譯文實際是在新的社會和文化語境下對源語的語境進行重構,即再語境[5],并加以舉例說明,比如古典文學在新語境下涉及文化等諸多領域,其意義已發(fā)生動態(tài)性改變,其翻譯的再語境化應承擔相應的功能。
傳統(tǒng)的翻譯理論中,通順忠實是根本原則,要求在翻譯的過程中譯者不能對原語隨意刪減,而事實上,“按照目的語文化的準則來調(diào)整或‘改寫’原文,是每個專業(yè)翻譯者日常工作的一部分”[6]。在新聞語境中漢語典籍,受到當代社會、文化、經(jīng)濟以及政治等因素的制約,會呈現(xiàn)出新的意思,這是語言的本質特征也是“古語新用”也必然結果。
目前典籍英譯有以下幾個問題:側重原意理解,忽略其延伸含義以及在當代語境的具體應用實踐。翻譯文本含義屬于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要理解典籍文本,我們應把根據(jù)文本目的將其放置具體的語境當中,而非固定在原文語境;注重“文本的語言層面,缺乏對典籍文化層面的解讀和當代話語重建”[7]。季羨林先生曾用文化“河流喻”表達其對翻譯中文化價值傳播的重視,而對于文本的理解停留在語言層面恰恰忽略了翻譯在文化傳播中的價值;側重譯語的在西方語境中的可接受讀,而忽略西方語言現(xiàn)代性的框架、概念和術語通過翻譯植入重新定義了我們自己的語言的事實。19世紀下半葉以來,日本、中國、韓國先后重建了自己的西方學術語言,“即西方現(xiàn)代化的科學理性語言成為一種思維模式被空運過來并潛入到亞洲語言中”[8],此外早期的文化典籍的翻譯是由西方傳教士完成的,他們在翻譯的過程中強調(diào)的是西方文化重要性以及西方語言的使用,而沒有體現(xiàn)中國獨特的文化特征,如果這些經(jīng)典譯本在當代不加以甄別重復使用,我們不但沒有做到“文化走出”反而在強化西方價值觀,因此通過“再語境化”可以幫助中國典籍成為中國當代話語體系的一部分,可使典籍活化并產(chǎn)生深遠意義。
我們可以從多維度的視角理解典籍的內(nèi)涵和外延,借鑒其原意,參照當代語境對其含義的擴展并加以現(xiàn)代性適調(diào),并兼顧閱讀者的文化接受和語言使用習慣,從而達到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傳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話語權。鑒于此,本文摘選了在近期新聞稿中具有代表性的實例,解釋“再語境化”在新聞時事翻譯中的應用,以期尋找活化“中國傳統(tǒng)文化”、構建當代中國信仰價值體系的具體策略和方法。
(一)信息化?;魻栒J為,文化是處于高低語境兩端的一個連續(xù)體,低語境則將大量信息置于清晰的編碼中,而高語境在傳播信息是,絕大部分信息存在于物質語境中,極少處于清晰的以及被傳遞的編碼訊息中[9],具體現(xiàn)象就是,高語境文化的人含蓄內(nèi)斂,話語不言而喻,比如中國文化,而低語境的人話語信息外顯,說話明朗,而比如美國文化。因為語境的高低不平,不同文化在文化交流中需要將信息補充,實現(xiàn)文化對等。柯坦分析英語與其他語言轉換時的不同,指出低語境交際(LCC,low context communication)語言,比如英語、德語、意大利語等,他們之間的轉換較為直接,而高語境語言譯入低語境語言時,應“必須尋求信息,突出信息,將語境減小到最低限度,這樣,文本信息才能閃耀出來。”[10]
典籍用語具有極強的文學色彩,往往包含豐富的文化因素,是典型的高語境語用,在英譯的時候需要理清這些語篇在新的語境下的具體含義,利用“再語境”將高低語境信息鴻溝填平。
例1:“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為之努力。[11]
譯文:After making a good start,we should ensure that the cause achieves fruition.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出自《詩經(jīng)·大雅》。字面意思理解是沒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人能做到善始善終。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這一世界矚目的歷史性時刻引用這句話,旨在“把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嚴明智慧,共享給警醒戰(zhàn)爭、維護和平的所有世界友人”,語言承載著其文化含義穿越三千年歷史煙塵的莊嚴提醒世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號召全國人民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官方翻譯中化簡為繁,避開“靡”和“不”的雙重否定等文學修辭方法,直接采用第一人稱翻譯原文,加入We(我們),貼近讀者,將原文賦予新時代的號召力量,即莊嚴又富有活力。
例2:莫用三爺[12]
翻譯:Officials should not use their immediate relatives
“莫用三爺”出自清朝官場上流傳的一句諺語:“莫用三爺,廢職亡家”?!叭隣敗辈⒎鞘翘刂傅囊蝗?,而是三類親屬關系:“子為少爺,婿為姑爺,妻兄弟為舅爺”。原文的意思指的是如果官員放縱親屬,最終落的結果可能是“廢職亡家”。在2016年年初召開的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強調(diào)家風問題的時候,引用此古諺語告誡領導干部“廉潔修身、廉潔齊家”。
因為此句用來明確告誡領導干部,所以在翻譯的時候主語直接使用official(官員)一詞, 而“三爺”在古代泛指官場上的直系親屬,在封建社會為官者皆為男性,“爺”這一詞可以用來泛指。但是在當今社會,為官者不分男女,其次“三爺”不能包括官場上的所有直系親屬,所以在翻譯時候直接用immediate relatives更符合當代情況。
(二)具象化。具體化是指將原文中的抽象、籠統(tǒng)或者具有象征意義的詞語或者短語譯的比較具體,保證讀者的正確理解,達到可讀性的目的。傅偉勛對詮釋意義給出了五個層面的解讀:一,“實謂”層,即原典(作者)實際說了什么?二,“意謂”層,即原典(作者)想要說什么?真正意思是什么?三,“蘊謂”層,即原典(作者)可能想說什么?四,“當謂”層,即原典(作者)本來應該說什么?五,“創(chuàng)謂”層,即為救活原有思想,我必須創(chuàng)造地表達什么?[13]他一步佐證了語言意義和其人文性特征。
例3:中國有句話叫“相由心生”,意思是你心里怎么想,你眼里的世界就是什么樣。[14]
譯文:There is a Chinese saying which goes“one's mentality will determine how he perceives the world”.
原文中“相由心生”出自佛教《無常經(jīng)》:“世事無相,相由心生,可見之物,實為非物,可感之事,實為非事”。這句話中的“相”指的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事物的表象和外在,在佛經(jīng)中的解釋是,世界上所有的事物所呈現(xiàn)的形式是內(nèi)心所想的樣子。
在現(xiàn)代漢語中,“相由心生”可指一個人的個性和心情,可通過其面部特征表現(xiàn)出來;也可以指一個人事物的理解、解釋、看法,由他的內(nèi)心的想法決定。
外交部的官方翻譯中,為了使國中外讀者更好的理解其意,具象化處理了這個典籍中的核心詞語將“相”譯為“world”,“心”為“one’s mentality”,去掉佛教色彩,使得譯文清晰明了,避免讀者二次理解可能造成的誤解和猜疑。
例4:行百里者半九十。距離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近,我們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動員廣大青年為之奮斗。[15]
譯文: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a one hundred mile journey may fall by the wayside.
“行百里者半九十”出自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秦策五·謂秦王》:“‘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搜阅┞分y也?!痹牡囊馑际牵阂话倮锏穆烦蹋叩骄攀镆仓荒芩闶遣砰_始路程的一半而已,比喻事情愈接近成功則愈困難,常用來勉勵人做事要善始善終。
譯文回譯則是“一半的人在100米的旅途中已半途而廢”。譯文和原文最大的出入是對于“半”的理解,這也是很多譯者不理解之處。正如傅偉勛所倡導的,譯者在翻譯時過程中要意識到語言所表達的意思是一個變量,因為當代語境下的典籍使用必然會呈現(xiàn)出新的意思,如果譯者一味的用固定且不變的答案來制約典籍的翻譯,那就等于扼殺了其旺盛的生命力。從當下語境來看,此話借以勉勵廣大青年不懈努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這個過程中,不要有一個年輕人掉隊,因此從再語境角度來看,將“半”翻譯為“Half of the people”是合乎語境的譯文。
(三)簡潔化。新聞語篇中的漢語典籍的翻譯不是簡單的兩種文字之間的轉化,而是要介詞傳播中國聲音,樹立中國威信。因此在新聞語境下,典籍的翻譯策略也應對照外宣翻譯的要義,即通俗化和簡潔化,方便讀者正確解讀,從而了解中國國情,增強外宣效力。漢語典籍含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歷史背景,中文尤其是古文辭藻華麗,喜用排比句式、重復個別字詞從而達到修辭強調(diào)的目的,同時也營造出一種磅礴的氣勢。新聞語篇首先要求信息的準確性,因此翻譯的功能應首先滿足信息的需求,其次在可行的范圍內(nèi),加入少量修辭手法,但不過能多,此修辭手法以文學的方式大量應用的新聞語篇的翻譯中,會造成修辭凌駕于信息至上,導致信息延誤,造成喧賓奪主的結果,偏離新聞重點,稀釋讀者注意力。新聞稿中的典籍翻譯要用樸實簡潔的語言,快速傳達有效信息。
例5:將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12]
譯文:People who want to teach the world should first discipline their own families and themselves.
原文出自趙湘《本文》:“古之人將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將正其身,必治其心;將治其心,必固其道”。字面意思簡單明了,指的是想要治理好天下,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修養(yǎng)好自己的品德。源語中,“定”和“正”意思相近,譯文只使用了一個“discipline”;兩個“其”字用來排比句式,譯文中分別使用了兩種人稱代詞,即“their”和“themselves”,譯文簡單直白,符合當代新聞閱讀者習慣,易讀易懂。
例6:是誰出爾反爾、言而無信、反復無常,大家都有目共睹。而中方對于經(jīng)貿(mào)磋商的立場始終如一。[16]
譯文:We all know who has been flip-flopping in the trade talks over the past year or so.
《出爾反爾》出自《孟子》的《梁惠王章句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睜枺耗恪7矗和胺怠?。原意是你怎樣對待人家,別人就會怎樣對待你?,F(xiàn)在多指言行自相矛盾,反復無常,說話不算話。
出爾反爾、言而無信、反復無常當代語境中,三個后兩者成語強調(diào)了“出爾反爾”的意思,中文中用詞的重復是一種強調(diào)之意,加強語氣,形成一種壓迫氣勢,符合外交部闡明我國對外觀點的語境,但是如果這種修辭方法原封不動的嫁接到英譯版本中,只會造成譯文冗雜,分散重點之感?!癴lip-flop”一詞表示觀點改變,固定用法政治倒戈“political flip-flop”,源于和譯語語境相同,但是在新聞語境中,“flip-flop”一詞擲地有聲,直接的傳達了我方立場。
漢語典籍歷經(jīng)千年傳頌至今是中華文化智慧的結晶,如何傳承這些典籍,保留其精髓并與時俱進是每位譯者的責任,譯文的再語境化并非是對原典的否定和推翻,而是時代的傳承。語言是變量,譯文應隨之而變,不同的語境所突出的重點不同,譯文應隨之改變。在再語境下,譯文應在當代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環(huán)境下研究,而非固守原典的傳統(tǒng)意義。在翻譯的過程中,要借鑒典籍的原意,同時要參照新聞語境給予意義的延伸,中國典籍的英譯實踐應本著文化推廣以及話語權的建立目標,彌合由意識形態(tài)帶來的誤解,同時提升中華傳統(tǒng)文化價值,中華文化的對外轉播以及活力的再現(xiàn)依托譯者的民族文化自信、家國情懷,在當代語境下,結合實際情況實現(xiàn)由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的多元轉型,使其成為一種文化風尚,繼而常態(tài)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