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鳳
間歇性禁食已成為過去20年來最受歡迎的健康飲食方式之一。有人認為其可以幫助減肥、增強精力和延長壽命。但是,有科學證據嗎?近日,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神經學家 Mark Mattson在一篇綜述文章中推定:禁食有好處。相關文章刊登于《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Mattson對間歇性禁食的健康影響進行了25年的研究,在大約20年前,他自己也采用了這種飲食方式。Mattson表示,新文章旨在闡明間歇性禁食的科學和臨床應用,以幫助醫(yī)生指導想要嘗試該飲食方式的患者。
未參與該研究的美國索爾克研究所調控生物學實驗室教授Satchidananda Panda告訴記者,過去人們一直認為晝夜節(jié)律對維持健康的新陳代謝有直接影響,已有研究表明生物鐘的主要作用是產生每天的禁食節(jié)奏,而代謝性疾病只是飲食行為紊亂的結果。
間歇性禁食飲食方式通常分為兩類:每日限時進食,進食時間縮窄至6至8小時,以及所謂的5:2間歇性禁食,即每周有兩天僅吃一頓中等量的餐食。研究人員表示,動物和人類研究表明,交替禁食有利于細胞健康,可能的潛在機制是激發(fā)了一種古老的對食物稀缺時期的適應(稱為代謝轉換)。當細胞耗盡其可快速獲得的糖類能源儲存并通過較慢的代謝過程開始將脂肪轉化為能量時,就會發(fā)生這種轉換。研究還表明,這種轉換可以改善血糖調節(jié),增加抗壓性,并在不同時間段內抑制炎癥。
Mattson在文章中指出,4項動物和人類研究發(fā)現(xiàn),間歇性禁食還會降低血壓、血脂和靜息心率。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間歇性禁食可以改變與肥胖和糖尿病相關的風險因素?!盡attson說。英國南曼徹斯特大學醫(yī)院對100名超重女性開展的兩項研究顯示,采用5:2間歇性禁食飲食方式的女性,其體重減輕量與采用卡路里限制的女性相同,但在胰島素敏感性和腹部脂肪減少指標上,禁食組比卡路里限制組效果更好。
此外,初步研究表明,間歇性禁食也有益于大腦健康。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進行的一項多中心臨床試驗發(fā)現(xiàn),220名保持卡路里限制飲食達兩年的健康、非肥胖成年人,在一系列認知測試中顯示出記憶力改善的跡象。實際上,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定時定量吃飯確實好處多多。但是,這些飲食方式能否發(fā)揮長效作用尚未確定。
數位相關領域專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的相關限制飲食實驗基本都是短期的,缺乏長期數據。而且,代謝問題產生的原因多樣,僅僅靠飲食方法改善肥胖或者健康狀況或許很難。值得注意的是,“相關研究并沒有觀察長期按照限制時間模式進食是否會導致其他健康問題。”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翟永功說。
◎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