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維彬 蔣凌杰 吳志隆 吳育後
摘要:文章以某箱肋拱橋擬提高荷載等級利用為背景,根據(jù)橋梁外觀檢測、特殊檢測及荷載試驗結果,結合橋梁所處環(huán)境條件,確定橋梁的承載能力檢算系數(shù)、惡化系數(shù)等參數(shù),并應用承載能力檢算評定和荷載試驗評定的方法,評估橋梁現(xiàn)有承載能力是否滿足原設計標準和新荷載等級標準。
關鍵詞:箱肋拱橋;外觀檢測;特殊檢測;荷載試驗;承載能力檢算;承載能力評估
0 引言
隨著國民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交通量也快速增加,部分道路通行能力已無法滿足實際需求,需要進行升級改造以提高荷載等級和通行能力。其中就涉及到沿線橋梁是否能繼續(xù)使用、部分利用、維修加固后利用或拆除重建等實際問題。
本文以某沿海二級路擬改造升級至公路Ⅰ級為背景,評估其沿線上某座箱肋拱橋現(xiàn)有承載能力是否滿足新標準要求,并據(jù)此提出合理化建議。本文僅對新橋部分現(xiàn)有承載能力進行評估,可為類似項目提供有益參考和借鑒。
1 橋梁概況
該橋為一座1×80m鋼筋混凝土箱型肋拱橋,主孔矢跨比為1/8。該橋舊橋部分始建于20世紀90年代初,原橋寬僅為8.5m,后經(jīng)2002-2003年拼寬改造,目前橋面布置為0.5m(防護欄)+11.25m(行車道)+2.0m(分隔帶)+11.25m(行車道)+0.5m(防護欄)。該橋上部結構新、舊橋采用相同的結構形式,相同的矢跨比和起拱線標高;下部結構采用重力式橋臺。舊橋設計荷載等級為:汽車-20級;新橋設計荷載等級為:汽車-超20級。主拱圈混凝土設計強度為:40號。橋梁立面圖、斷面圖見下頁圖1、圖2。
2 橋梁缺損狀況與材質狀況
新橋主拱圈缺失狀況與材質狀況概況如下:
(1)主要病害為:多處混凝土破損、露筋銹蝕和1道橫向裂縫。橫向裂縫位于R2號拱肋第5~6號基梁間中部底面,橫向貫通,寬0.07mm。
(2)混凝土實測強度評定標度范圍:3~5。
(3)鋼筋保護層厚度評定標度范圍:3~4。
(4)混凝土碳化深度、混凝土銹蝕電位評定標度均為1。
(5)橋梁跨越海灣隘口,環(huán)境具有侵蝕介質。
根據(jù)《公路橋梁承載能力檢測評定規(guī)程》(JTG/TJ21-2011)可計算確定檢算系數(shù)Z1=0.96,承載能力惡化系數(shù)ξe=0.1008。
3 橋梁荷載試驗
3.1 有限元分析
采用MidasCivil軟件對結構進行離散分析計算,主橋共劃分522個單元、490個節(jié)點。結構離散模型見圖3。
3.2 控制斷面及測試內(nèi)容
橋梁荷載試驗控制截面為拱腳A-A、C-C,1/4L跨斷面D-D、E-E,拱頂截面B-B。示意圖見圖4。
(1)拱肋撓度測點布置于拱肋底面拱腳、1/4L、拱頂,橋面撓度測點布置于防撞墻外側橋跨四分點位置。
(2)應變測點布置于控制斷面底面和頂面,其中動應變測點布置于控制斷面B、D、E底面。
(3)模態(tài)測點布置于右幅橋面中線1/4L、2/4L和3/4L處。
(4)試驗測試內(nèi)容為:控制斷面撓度和應變、自振頻率、阻尼比和沖擊系數(shù)。
3.3 加載效率
本次荷載試驗以汽車-20級作為控制荷載,加載效率見表1。
3.4 試驗結果
荷載試驗結果匯總如下:
(1)控制斷面主要撓度測點撓度校驗系數(shù)范圍:0.46~0.64,相對殘余撓度<20%;
(2)控制斷面主要應變測點應變校驗系數(shù)范圍:0.44~0.81,相對殘余應變<20%;
(3)實測沖擊系數(shù)在0.091~0.273之間;
(4)自振頻率及阻尼比見表2。
4 橋梁承載能力評定
檢算按橋梁原設計標準和新標準進行,并計入承載能力檢算系數(shù)、惡化系數(shù)、構件截面折減系數(shù)和鋼筋截面折減系數(shù)。
4.1 荷載取值
承載能力檢算考慮的荷載參數(shù)見表3。
4.2 承載能力檢算結果
根據(jù)荷載試驗結果,確定檢算系數(shù)Z2=1.045。
(1)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檢算
原標準檢算結果見表4,新標準檢算結果見表5。
由表4、表5可知,拱肋在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下,滿足原標準要求,但不滿足新標準要求。
(2)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檢算
在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拱肋撓度驗算結果同時滿足原標準和新標準要求。
5 結語
(1)該橋雖處于腐蝕環(huán)境運營約20年,但橋梁整體狀況較好,現(xiàn)有承載能力仍滿足原設計標準,整體劣化程度較低。
(2)該橋在公路-Ⅰ級荷載等級下,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檢算結果不滿足要求,即使采用經(jīng)荷載試驗結果修正的檢算系數(shù)Z2,跨中斷面抗力比仍僅為0.72,且拱腳抗力比僅為0.57。
(3)雖然該橋目前整體狀況較好,但受限于建造時期經(jīng)濟水平及交通量增長預期,橋梁原設計富余不足以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況下提高荷載等級。
(4)考慮拆除重建一座大橋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建議對該橋進行維修加固后再利用。
參考文獻:
[1]JTGD60-2015,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S].
[2]JTJ021-89,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S].
[3]JTJ023-85,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梁設計規(guī)范[S].
[4]JTGD62-2004,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S].
[5]JTG/TJ21-2011,公路橋梁承載能力檢測評定規(guī)程[S].
[6]JGJ/T23-2011,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guī)程[S].
[7]JTG/TH21-2011,公路橋梁技術狀況評定標準[S].
[8]JTG/TJ21-2015,公路橋梁荷載試驗規(guī)程[S].
[9]宋一凡,賀栓海.公路橋梁荷載試驗與結構評定[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10]顧安邦,向中富.橋梁工程(下冊)[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