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華
(黃淮學院圖書館,河南駐馬店463000)
高校圖書館承擔著服務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科研的重任,圖書館資源建設的成敗將影響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質量和科技服務水平。在國家將本科高校分為應用型本科高校和研究性本科高校后,應用型本科高校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如何建設和管理,從而更好地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方面發(fā)揮其功能,就成為一個熱門的研究課題。
在圖書館資源建設方面,李君燕[1]以安徽省地方應用型高校為例分析了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現狀,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朱桂芬等[2]以河北科技師范大學為例分析了圖書館資源的建設和使用情況。在圖書館資源推廣方面,林曉云[3]針對目前學生閱讀快餐化、碎片化的特點,提出了相應的閱讀推廣策略;賴卉卉[4]研究了利用大數據進行閱讀推廣的方法;龐詩穎[5]分析了應用型本科高校讀者文獻的需求特點和使用模式,提出了推廣策略;徐銳[6]研究了應用型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服務策略,以求提升圖書館服務水平。在圖書館資源服務教學方面,金哈斯[7]提出了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網絡課程以支持在線教學的思路;李慧等[8]分析了大數據和媒體融合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如何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和科研。在圖書館資源服務科研方面,楊笑彥等[9]分析了地方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在學科服務中的作用;吳彩麗[10]以合肥學院為例研究了應用型本科高校圖書館如何更好地服務于科研。
高校圖書館最主要的功能是為學生和教師服務,因此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也應該圍繞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科研來展開。在前述科研成果的基礎上,本文分析應用型本科高校數字資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便讓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和科研。
目前應用型本科高校的電子資源建設基本上是參考兄弟院校的建設情況或接受資源擁有方的推薦,在購買資源之前沒有在學生和教師中間進行問卷調查或座談調研,而是由圖書館館內人員進行討論,最后由圖書館領導拍板決定購買哪種資源。圖書館數字資源本來是給學生和教師使用的,但學生和教師并未參與資源建設的論證,因此購買后的資源利用率不高,甚至出現有些電子資源建設周期內無人問津的尷尬局面,既浪費了資源,也無法收到應有的效果。
應用型本科高校與研究性大學圖書館的電子資源配置上應該具有明顯的區(qū)別,研究性大學圖書館的電子資源更偏重于科研,特別是科技前沿的電子資源(如SCI/EI期刊論文庫,醫(yī)學/化學等專項研究成果庫等),而應用型本科高校圖書館的電子資源應教學科研并重,而科研資源應偏重于應用型電子資源(如視頻課程資源、中國知網等),但很多應用型高校也建設有國外前沿科研資源庫,這些電子資源的利用率非常低,即使有少數教師有這方面的科研需求,也完全可以通過館際互借的方式滿足,從而避免浪費。同時應用型高校對服務于學生的、適應新時代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學習特點的微課視頻資源相對缺乏。
目前應用型本科高校圖書館的電子資源通常需要在PC端訪問,且大多是針對教師科研使用的,而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師科研通常是應用型課題,并不需要那么多電子資源來支撐。針對學生的電子資源則明顯偏少,部分高校甚至不足5%,有些教材配套的視頻資源需要學生去圖書館借閱光盤,手續(xù)復雜,降低了學生借閱學習的興趣。缺乏手機端的閱讀方式和借閱手續(xù)的復雜性導致不少電子資源一直躺在圖書館,沒有被利用。
利用率是反映圖書館電子資源建設成敗的關鍵指標,部分應用型高校的電子資源無法統(tǒng)計點擊率。能夠統(tǒng)計利用率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大多數電子資源利用率不理想,有些電子資源甚至從購買開始到使用周期結束時間段內無人問津。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是這些資源無法吸引學生和教師的關注,另一個原因是圖書館推廣力度不足,很多學生和教師根本就不知道學校圖書館有這些資源。
2.1.1 對準專業(yè)建設資源
應用型本科院校圖書館電子資源的建設經費大多不夠充裕,因此,在建設時應充分考慮學校的特色、專業(yè)設置來采購電子資源,對于那些與專業(yè)發(fā)展相關性不大的資源可以暫緩建設。
2.1.2 視頻資源
目前學生和教師獲取知識的途徑已經從傳統(tǒng)的平面靜態(tài)資源向立體視頻資源轉換,特別是短視頻資源特別受歡迎,因此圖書館在建設電子資源時應充分考慮這一特點,多建設微視頻資源。
2.1.3 新媒體資源
“有問題,找百度”這一流行語說明大家在遇到困惑時首先去百度搜索答案,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或想在某一領域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時,如果能夠在圖書館電子資源中找到答案,那就能夠真正發(fā)揮圖書館的作用。因此對應用型本科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建設來說,百度文庫、網易課堂、騰訊課堂、淘寶教育、國家級/省級精品課、企業(yè)開發(fā)的學習資源、自媒體建設的優(yōu)質學習資源等均可以嘗試引入。
應用型本科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的建設不同于研究性大學,不能全盤照搬兄弟院校的做法,也不能拘泥于傳統(tǒng)的電子資源提供方的推銷目錄,而是在建設之前應該進行問卷調查和開座談會。要充分調研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教師的科研需求,要充分結合新時代涌現出的新資源,把那些需求面廣的、真正服務于教學和科研的電子資源優(yōu)先建設,從而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學校圖書館電子資源的主要功能是服務于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科研,因此應強化這兩項功能,弱化其他次要功能。因為現在是高度發(fā)達的網絡社會,很多如娛樂、文化、休閑等電子資源信息在網絡上完全可以獲取,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就可以忽略這部分,從而把有限的資金投入與教學和科研關系密切的電子資源的建設上。
電子資源建設的目的是供教師和學生使用,如果僅僅是建設,建設完成后對使用情況不去過問,就失去了建設的意義。對教師來說,如果教學科研會用到相關的電子資源,教師會主動查詢相關的內容,但學生主觀能動性不高。因此,可以將電子資源的學習列為選修課,且每個同學必須選修一定的分數才能畢業(yè),這樣就可以提高電子資源的利用率,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的學業(yè)水平。
圖書館電子資源建設的目的是讓學生和教師使用,大多數圖書館沒有對電子資源的建設進行績效考核,即建設完成后圖書館的任務就完成了,至于學生和教師是否使用并不關心。因此,對圖書館來說,電子資源建設后,必須加強宣傳,要讓每個學生和每個教師了解本校圖書館建設了哪些電子資源、怎么使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給學生和教師開展講座,介紹電子資源的內容和使用方法。特別是目前網絡信息非常發(fā)達,圖書館應充分利用微信等信息工具,定期給學生和教師推送電子資源信息,以便更好地服務學生和教師。
目前的信息獲取方式已經從原來的PC端向手機端轉變,因此,圖書館應抓住這一機會,開發(fā)移動客戶端。學生和教師通過移動客戶端可以完成圖書館的各種功能,如學生可以學習微課視頻,教師可以下載科研論文等,為師生提供方便的同時也會增加學生和教師使用圖書館電子資源的興趣。
圖書館電子資源要有一個統(tǒng)一的入口,不要每個資源都有一個入口,這樣會降低學生和教師的閱讀意愿。單一入口有一個單一搜索引擎,學生需要的資源只要輸入關鍵字,與關鍵字相關的圖書館建設的所有相關電子資源都能夠顯示出來,這樣不至于造成學生或教師逐個資源搜索,從而提高獲取電子資源信息的快捷性。
圖書館建設的電子資源必須具有統(tǒng)計功能,不但要統(tǒng)計資源的點擊情況,還應統(tǒng)計每項資源每個閱讀者瀏覽的時長,以便統(tǒng)計該資源的使用情況,形成閉環(huán),反饋給圖書館。圖書館應定期對所有資源進行統(tǒng)計、對比分析,對那些瀏覽量高、利用率高的資源在下一個采購周期繼續(xù)使用,對那些瀏覽量少、利用率低的資源進行淘汰,形成圖書館電子資源的動態(tài)調整機制,也對資源提供方構成競爭,促使他們提升資源的質量。
圖書館電子資源在學生學業(yè)提升和教師教學研究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支撐作用。文章結合當前應用型高校圖書資源建設的現狀,分析了應用型本科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存在的問題,探究了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從內容建設、閱讀推廣、圖書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和策略,以期應用型本科高校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建設更好地服務于學生和教師,為學校的發(fā)展提供更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