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 韋萍
【摘 要】目的:探究難治性青光眼運用Ahmed青光眼引流閥植入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018年6月-2019年6月的35例難治性青光眼的患者納入研究范圍,均對左右患者采用Ahmed青光眼引流閥植入術進行治療干預。結果:治療后的眼壓水平及視力水平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且在手術后,有5例患者出現(xiàn)短暫性淺前房病癥,4例出現(xiàn)前房積血病癥,1例出現(xiàn)引流管后移病癥,但經(jīng)保守治療后,患者病癥均好轉。結論:采用Ahmed青光眼引流閥植入術對難治性青光眼病癥進行干預,有利于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的概率,改善患者的眼壓及視力水平。
【關鍵詞】難治性青光眼;Ahmed青光眼;引流閥植入術
【中圖分類號】R54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1--01
青光眼指的是患者是視乳頭凹陷和萎縮、視野出現(xiàn)缺陷、視力水平下降為主要癥狀的一種眼部疾病,青光眼患者主要由于眼壓升高、視神經(jīng)缺少供血量及視神經(jīng)對壓力損害的耐受程度不足等相關,眼壓升高可能由于房水循環(huán)過程中發(fā)生阻礙,青光眼極易導致人類失明[1]。難治性青光眼在臨床領域也被成為頑固性青光眼和復雜性青光眼病癥,其主要由于通過常規(guī)藥物治療,很難對眼壓產(chǎn)生抑制,常規(guī)手術治療效果有限。難治性青光眼主要包括青少年性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既往濾過性手術失敗的青光眼、繼發(fā)性青光眼及長期用藥的青光眼[2]。合理對難治性青光眼病癥進行干預,能夠最大程度保證患者視覺安全與健康,所以本實驗就難治性青光眼運用Ahmed青光眼引流閥植入術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8年6月-2019年6月的35例難治性青光眼的患者納入研究范圍,所有患者中,男女患者比例為19:16,患者年齡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分別為80例和38例,年齡均值為(57.12±4.63)歲,患者眼壓均在18.62-48.11mmHg之間,平均眼壓為(32.18±3.62)mmHg,其中包含9例患者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癥,12例為人工晶體眼青光眼病癥,11例為外傷性青光眼病癥,3例為葡萄膜炎繼發(fā)性青光眼病癥。
1.2 方法
對所有患者均采用Ahmed青光眼引流閥植入術進行干預,在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局部浸潤麻醉方式進行麻醉處理,也可以應用眼輪匝肌方式進行麻醉處理,麻醉完成后,于患者的顳部上方穹隆位置行手術操作,分離基底筋膜,采用引流閥對基底部位進行沖洗,保證其暢通后,采用10/0聚丙烯縫線對角膜鞏膜進行固定干預,固定位置以邊緣10厘米位置為宜,采用穿刺針由患者的鞏膜瓣位置穿刺至患者前房位置,并從穿刺口位置置入引流管,直至其進入前房位置為止,確?;颊叩拇┐提樶樇馀c虹膜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位置,達到平衡狀態(tài)。確保引流管的另一面處于角膜面位置,確保引流管長度適中,置入后確保其能夠距離角膜和虹膜位置各3毫米,保持45度的角度,對長度過長的引流管進行剪斷干預,放置于患者的角膜與虹膜之間的位置上,長度以2毫米為宜,并采用10/0縫線進行縫合和固定干預。角膜與筋膜之間的組織采用縫合線進行縫合??p合完成后采用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合理應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鹽業(yè)進行治療干預,治療時間以2周為宜,每日應用四次滴眼液。在手術后對患者的眼壓及狀態(tài)進行密切監(jiān)控[3]。
1.3 觀察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一個月和治療后十二個月對患者的眼壓和視力水平進行測量。
并對所有患者術后發(fā)生短暫性淺前房病癥、前房積血病癥及引流管后移病癥的概率進行分析[4]。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將兩組效果錄入SPSS22.0軟件,計量資料檢驗行t,表示用(),計數(shù)資料表示用百分比(%),檢驗行,P<0.05是統(tǒng)計學意義成立的依據(jù)。
2 結果
2.1 眼壓水平及視力水平
經(jīng)研究,治療一個月后及治療十二個月后,患者的眼壓及視力水平均顯著優(yōu)于治療前,差異顯著,P<0.05,具體數(shù)據(jù)如下表:
2.2 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經(jīng)研究,所有患者手術后,有5例患者出現(xiàn)短暫性淺前房病癥,4例出現(xiàn)前房積血病癥,1例出現(xiàn)引流管后移病癥,并發(fā)癥總發(fā)生人數(shù)為10例,總發(fā)生率為28.57%。
3 討論
由于難治性青光眼患者病癥尤為復雜,且大部分患者存在其他病變的情況,分析難治性青光眼難治的原因,且大部分難治性青光眼患者均存在對筋膜、眼結膜和方角結構產(chǎn)生損傷的外傷史,導致患者眼部結構發(fā)生紊亂,所以大部分患者手術成功率較低,其主要由于患者的濾過泡區(qū)域的結膜和筋膜下會產(chǎn)生大量的纖維細胞增殖和膠原[5]。
據(jù)研究,多次手術失敗的青光眼患者,可能存在超強的愈合創(chuàng)傷反應;青少年青光眼患者存在肥厚的眼球筋膜,且其創(chuàng)傷愈合反應的活躍程度也較高;無晶體性青光眼的玻璃體能夠釋放成纖維細胞的雌激素,其能夠提升患者眼部瘢痕的形成速度;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大都是由于在行青光眼手術治療后,患者的濾過道存在新生血管,血管性結締組織膜也會生長,導致濾過道阻塞的情況出現(xiàn);葡萄膜炎繼發(fā)性青光眼大都由于患者的組織對手術反應炯偉強烈,導致血-房水屏障受到破壞,大量的纖維連接蛋白合成,大量生長因子釋放,對患者機體內的纖維細胞產(chǎn)生激活作用,大量的纖維細胞增生導致濾過道出現(xiàn)瘢痕,形成難治性青光眼[6]。
臨床領域對該病癥進行治療的主要方式為睫狀體冷凝手術,但是該手術方式很難在手術前合理冷凍量,也就很難對患者的眼壓進行抑制,一旦冷凍量過大,將形成壓球萎縮情況,一旦冷凍量不足,必須反復進行冷凍,但是在反復冷凍過程中會對患者的研究組織產(chǎn)生一定的破壞作用。
玻璃體切除術與視網(wǎng)膜光凝術聯(lián)合治療方式也是治療難治性青光眼的主要方式,但是該手術治療方式復雜程度較高,也需要較高的治療費用,且手術治療的預后效果較差,治療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治療成功率不足,治療后的并發(fā)癥較多,極易影響患者的機體健康。隨著醫(y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Ahmed青光眼引流閥植入術被廣泛應用于臨床領域,其主要通過對房水進行引流干預,進行防水擴散干預,能夠對前房及結膜和筋膜組織下建立永久性的房水引流通道,能夠于鞏膜外位置存積防水,且防水能夠滲入患者周圍組織細胞的間隙,經(jīng)毛細血管及淋巴管,被全部吸收,有效降低眼壓。
該手術在對患者病癥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手術方式簡單,對患者眼內組織造成的損傷較小,能夠設立單項壓力敏感閥門,治療的安全性較高[7]。此外,在手術治療后,應減少患者術后的活動量,減少頭部的過度活動,可以通過聽音樂和聊天等方式穩(wěn)定不良心理情緒,以清淡、營養(yǎng)和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遞增患者眼部組織的修復能力,養(yǎng)成用眼衛(wèi)生習慣,不宜過久閱讀或者在較暗的地方停留,提升患者術后康復速度,維持術后視力。
研究表明,治療一個月后及治療十二個月后,患者的眼壓水平(13.76±4.15)mmHg和(16.25±3.98)mmHg及視力水平(0.42±0.08)和(0.38±0.06)均顯著優(yōu)于治療前,差異顯著,P<0.05,且治療后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人數(shù)為10例,總發(fā)生率為28.57%,所有患者采用保守治療后,病癥顯著改善,可見,采用Ahmed青光眼引流閥植入術對難治性青光眼病癥進行干預,能夠改善患者的眼壓情況,改善患者的視力水平,且治療后患者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概率較低,治療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難治性青光眼運用Ahmed青光眼引流閥植入術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李祥蕓,朱祥祥,馮超,等.Ahmed青光眼引流閥植入術治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對角膜內皮細胞密度及眼壓的影響[J].國際眼科雜志,2017,17(11):2137-2139.
侯艷宏.Ahmed青光眼引流閥植入術治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新進展[J].中華實驗眼科雜志,2017,35(4):368-371.
胡佳麗,胡穎,趙東升,等.Ahmed青光眼引流閥植入術和小梁切除術治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臨床療效分析[J].海軍醫(yī)學雜志,2017,38(4):321-324.
黃曉菁,譚燁,陸士恒,等.玻璃體注射康柏西普聯(lián)合減壓閥植入治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初步觀察[J].臨床眼科雜志,2017,25(2):162-164.
孔繁學,馬翔,范松濤,等.玻璃體腔注射雷珠單抗和康柏西普聯(lián)合青光眼引流閥植入治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療效[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7,43(6):1237-1242.
王懷洲,李猛,胡曼,等.微導管引導的小梁切開術治療多次手術失敗的兒童青光眼的療效觀察[J].中華眼科雜志,2017,53(3):203-206.
馬傳勇,陳梅珠,查志偉.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聯(lián)合Ahmed引流閥植入術治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J].東南國防醫(yī)藥,2018,20(2):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