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峰 于玲
【摘 要】目的:就中醫(yī)骨傷科復方中藥新藥的應用進行研究。方法:選取2017年10月-2019年5月本院中醫(yī)骨傷科接受的患者100例為研究資料,根據患者臨床疾病種類,利用不同治療效果的復方中藥新藥開展臨床治療。利用統(tǒng)計學方法,對研究患者臨床應用復方中藥新藥療效、患者治療依從性以及對治療的滿意度進行統(tǒng)計觀察。結果: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7.00%;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為96.00%,總滿意度為95.00%。結論:中醫(yī)骨傷科復方中藥新藥在臨床應用當中,能夠促進臨床治療有效性提升,提高患者臨床依從性和對治療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并且,復方中藥新藥的研發(fā)也應重視處方來源、骨傷科疾病變化需求等。
【關鍵詞】中醫(yī)骨科;復方中藥新藥;研究
【中圖分類號】R5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1--01
中醫(yī)學是我國醫(yī)療發(fā)展的重要資源,中醫(yī)骨傷科主要是針對人體皮肉、筋骨、氣血損傷、臟腑經絡等方面的疾病進行有效的治療。復方重要新藥在中醫(yī)骨傷科的臨床疾病治療和疾病預防領域應用廣泛,復方中藥新藥在臨床中合理應用,能有有效幫助患者更好的恢復,并且復方中藥新藥的研發(fā)還在持續(xù)進行中。目前復方中藥新藥已經成為中醫(yī)骨傷科臨床疾病治療的主要方法,對其應用進行強化研究具有必要性。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本文將選取2017年10月-2019年5月本院中醫(yī)骨傷科接受的患者100例為研究資料,其中包含100例患者,男性66例,女性34例,患者年齡在25-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8±6.2)歲。研究患者的疾病種類包括骨性關節(jié)炎、骨質疏松、頸椎病、骨折、腰間盤突出等,并且研究患者沒有其他重大器官、惡性疾病。本次研究均已取得患者及家屬的同意。
2.方法
根據患者臨床疾病種類,利用復方中藥新藥開展臨床治療,具體治療方法如下:
(1)骨性關節(jié)炎的治療,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用補發(fā)、瀉法或者兩者結合的治療方法。首先,補法主要是應用復方中藥新藥來滋補患者的肝、腎、脾等器官,還具有強筋壯骨的功效。其次,瀉法主要是利用復方中藥新藥來實現通絡止痛、活血化瘀、散寒除濕、祛風除濕。這些都是內服型的復方中藥新藥,外敷的藥物是在患者的患處外部應用,調節(jié)關節(jié)軟骨及滑膜病變、降低骨內壓。
(2)頸椎病的治療,頸椎病也分為多種類型,采用復方中藥新藥進行治療,主要是對患者的肝腎進行滋補,并利用藥物進行行氣活血。例如,神經根型頸椎病治療,內服藥物以滋補、祛風除濕的藥物為主,外敷用祛風寒濕、活血化瘀的藥物。要根據患者頸椎病的類型采取針對性的復方中藥新藥應用方法。
(3)骨質疏松疾病預防與治療,是采用補腎健脾、活血化瘀類的藥物,來增加骨量、改善肌力、增強抗骨折的能力。并且,還能通過滋補來對患者身體其他的骨結構性能進行改善。
(4)腰間盤突出疾病治療,采用祛風濕、散寒、補腎活血之品,其主要作用機制是多途徑干預椎問盤退變,如增加椎間盤營養(yǎng)供應、抑制椎間盤組織胞外基質降解、抑制炎癥介質釋放、抑制細胞凋亡等。
(5)骨折疾病治療,需要應用補虛類、活血化瘀類、消炎鎮(zhèn)痛類等復方中藥新藥,幫助患者調節(jié)身體狀態(tài),促進骨折部位的修復效率提升,減輕患者治療及恢復期間的疼痛感感。
3.觀察指標
首先,對研究患者臨床治療中復方中藥新藥應用的療效進行觀察,包括有效、顯效、無效等。其次,對患者臨床治療的依從性與滿意度進行觀察,滿意度指標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等。
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X?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二、結果
1.新藥應用臨床效果
對研究患者臨床治療中復方中藥新藥應用的療效進行觀察,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7.00%,數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2.臨床治療的依從性與滿意度
對患者臨床治療的依從性與滿意度進行觀察,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為96.00%,總滿意度為95.00%,數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三、討論
近些年,骨傷科的患者數量以及疾病種類逐漸增多,復方中藥新藥的應用,為中醫(yī)骨傷科臨床治療帶來較大的幫助,根據患者不同疾病的病情,對癥用藥,能夠幫助患者更好的緩解臨床不良癥狀,促進治療恢復效果與效率提升。具有陣痛消炎效果的復方中藥新藥還能夠減輕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進而促進患者臨床滿意度提升,這些都對中醫(yī)骨傷科醫(yī)療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
中醫(yī)骨傷科在長期歷史發(fā)展中形成較完整的理論體系和獨特療法,形成了多種學術流派,擁有許多療效顯著的秘方、驗方以及協定處方。這些處方都具有良好的臨床基礎。因此,在骨傷科中藥復方新藥研發(fā)與應用時要充分考慮其既往的臨床人用經驗。同時,考慮其中醫(yī)理論自身的特點以及近些年骨傷科疾病的變化趨勢,總結臨床經驗,從而研發(fā)出更多適用、安全的復方中藥新藥,進一步為骨傷科患者治療效果提升做貢獻。
參考文獻:
陽長明.中藥復方新藥研究的質量設計、質量完善與技術審評的分階段要求[J].中草藥,2017,48(16):3253-3258.
胡翔宇.椎體后凸成形術結合補腎活血中藥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