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運動后,治療組患者的FBG、PBG、HbAlc、TG、TC和LDC等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而HDL-C明顯"/>
李紅秋
【摘 要】目的:觀察和分析八段錦運動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護理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納入的2型糖尿病患者58例,由不同運動方式分組,各組均29例,指導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運動,指導治療組患者進行八段錦運動,對比兩組患者運動前后血糖和血脂指標的變化。結(jié)果:運動前,兩組患者的FBG、PBG、HbAlc、TG、TC、HDL-C和LDC等指標差不多(P>0.05),運動后,治療組患者的FBG、PBG、HbAlc、TG、TC和LDC等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而HDL-C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對2型糖尿病患者行八段錦運動,有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血脂指標,且運動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八段錦運動;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護理
【中圖分類號】R58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1--02
糖尿病是臨床較多見的一種代謝疾病,根據(jù)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針對糖尿病治療確定的5項原則可知,運動療法是糖尿病患者較主要的一項治療方法,可將患者的血糖嚴格控制在合理范圍內(nèi),同時能有效預防和延遲多種慢性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而八段錦運動是一項傳統(tǒng)、養(yǎng)生的運動,借助動靜結(jié)合、伸展舒張的動作來改善患者身體血氣運行,提高患者肝腎等臟器的功能[1]。該實驗挑選5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析八段錦運動對其血糖控制的護理效果,詳細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研究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納入的2型糖尿病患者58例,由不同運動方式分組,對照組和治療組患者均29例,病程5—17年,平均病程(9.1±3.8)年;年齡48—79歲,平均年齡(64.7±4.9)歲;其中30例女患者、28例男患者;入組條件:兩組患者血糖檢測和病情診斷均符合2型糖尿病臨床標準;無降血糖藥物禁忌證者;排除條件:腎功能異常者;合并其他嚴重疾病者[2]。組間差異在體重指數(shù)、糖尿病并發(fā)癥等一般資料方面無差異(P>0.05)。
1.2 方法 為對照組患者提供常規(guī)運動療法和降血糖治療,即給予患者使用胰島素,指導患者慢跑等,而治療組患者在常規(guī)降血糖治療的基礎上,指導進行八段錦運動,主要內(nèi)容:首先,在運動指導開始前,邀請專業(yè)的體育教師組織訓練員進行八段錦培訓,待訓練員培訓考核合格后才可實施臨床指導,同時在正式運動前,訓練員需組織該58例患者進行培訓3周,在培訓最后一天對患者進行考核,考核成績合格者才可進行八段錦運動;其次,運動時間:每周一到周五指導患者到鍛煉場所進行八段錦運動,每次運動30分鐘,連續(xù)運動半年;最后,運動內(nèi)容:在訓練員帶領下,指導患者嚴格按照八段錦8個運動步驟進行訓練,即兩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雕,調(diào)理脾胃須單舉,五勞七傷往后瞧,搖頭擺尾去心火,兩手攀足顧腎腰,攢拳怒目增氣力,背后七顛百病消,運動量和強度需根據(jù)患者實際身體狀況進行確定,動作幅度需適中,在運動期間,其他運動項目需停止進行[3]。
1.3 觀察標準
在運動前和運動后,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患者血糖和血脂指標,血糖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時血糖(PBG)和糖化血紅蛋白(HbAlc),血脂指標主要有甘油三酯(TG)、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C),其中僅有糖化血紅蛋白(HbAlc)采用Bio-Rad血紅蛋白微柱測定法進行檢測,嚴格按照標準程序檢測,上述幾個指標均需在4小時內(nèi)檢測完畢,由專業(yè)人員負責記錄和核對檢測結(jié)果,血糖正常值:餐后2小時血糖在7.8mmol/L及以下、空腹血糖介于3.9—6.1mmol/L[4]。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通過SPSS19.0軟件處理患者運動前后血糖和血脂指標的變化,定量資料用t檢驗,表示用均數(shù)±標準差(),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P<0.05是統(tǒng)計學具有意義的評判標準。
2 結(jié)果
運動前,所有患者的FBG、PBG、HbAlc、TG、TC、HDL-C和LDC等指標對比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過運動后,兩組患者FBG、PBG、HbAlc、TG、TC、HDL-C和LDC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療組患者的FBG、PBG、HbAlc、TG、TC和LDC等明顯低于對照組,而HDL-C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該實驗結(jié)果顯示,兩組患者FBG、PBG、HbAlc、TG、TC、HDL-C和LDC等指標在運動前無比較差異(P>0.05),通過運動后,治療組患者的FBG、PBG、HbAlc、TG、TC和LDC等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且治療組患者的HDL-C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八段錦運動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具有較顯著的護理效果,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改善患者腎臟功能和血液運行功能,且運動安全性較高,值得推廣應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
參考文獻
李慶雯,丁煒光,裴錦云,等.八段錦對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肌力與身體成分的影響[J].天津中醫(yī)藥,2016,33(11):661-664.
林穎,何麗云,施碧霞.八段錦第一、三式配合耳穴埋豆對2型糖尿病糖基化血紅蛋白影響的研究[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7,33(10):121-123.
劉明霞.社區(qū)八段錦運動對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8):148-149.
王丹文,陳璇,徐桂華.太極拳聯(lián)合八段錦對社區(qū)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生存質(zhì)量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6,31(15):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