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典標
基層工作無小事,各部門的工作作風直接影響百姓對地方政府的評價?!翱h委書記之怒”直接批評的是縣住建局,存在這類問題的其他部門也當自警。
近日,山東莘縣住建局的一份機關報告引發(fā)了網(wǎng)友圍觀。在這份蓋有公章的公文中,莘縣縣委書記王峰指出了標點、落款等多處低級錯誤,并對報告采用的數(shù)據(jù)提出了質疑。更匪夷所思的是,報告將王峰的名字錯寫成“汪峰”,引得書記幽默批注“我不是歌星”。
不少自媒體轉載相關報道時用了《本名王峰被寫成“汪峰”,縣委書記怒了!》的標題,但玩這種噱頭很容易讓人誤解。縣委書記發(fā)怒絕非因為名字被寫錯而為難基層干部的“個人之怒”,真正讓他發(fā)怒的是一些部門和干部不嚴不實的工作作風。
縣委書記為一份公文發(fā)怒,并非小題大做。從全文來看,這份錯誤不少的報告,是縣住建局對落實縣委督導事項情況的答復。如此草率地應對縣委督導,報告提及的各項工作有沒有做到位、是否存在“下級糊弄上級”“以文件落實文件”等問題,都值得打一個問號。
據(jù)媒體報道,莘縣住建局局長日前回應稱,報告出錯是因為相關工作人員并未按程序提交審查。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流程出了問題,也應該挖挖思想根源——流程形同虛設,錯誤層層“闖關”,背后暴露的是有關部門作風虛浮的問題。
檢索新聞可知,這樣的“紙上糊弄”并不少。2019年5月,中央第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督察組在山西省督察發(fā)現(xiàn),太原市整改方案明顯照抄照搬山西省整改方案,整改方案中竟然有多處對其他地市提出整改要求。更早之前,還有不少地方上演過照搬其他地方宣傳語的鬧劇,甚至連地名都懶得改。這些案例,都是作風不嚴不實的問題。
凡事就怕“認真”二字。如果縣委書記沒有認真讀那份報告,或許住建局作風問題還將“潛伏”;如果住建局工作人員對督導的每件事都認認真真負責,包括認真對待這份報告,逐字核對,就不會有“縣委書記怒了”。
“文經(jīng)我手無差錯,事交我辦請放心?!焙芏嗾亩际玛P公共利益,黨員干部該有一股認真勁兒。
基層工作無小事,各部門的工作作風直接影響百姓對地方政府的評價?!翱h委書記之怒”直接批評的是縣住建局,存在這類問題的其他部門也當自警。畢竟,轉變工作作風,不能全靠“縣委書記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