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帥,褚 沛,谷年順
(1.徐州羅特艾德回轉支承有限公司,江蘇 徐州 221000;2.徐工集團徐州建機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江蘇 徐州 221000;3.中煤第五建設有限公司第三工程處,江蘇 徐州 221000)
隨著國家建設發(fā)展,高層建筑已成為市場的主角,塔機也進入一個發(fā)展關鍵時期,用戶對塔式起重機需求日益劇增,然而,塔機結構件種類多,生產中采用傳統(tǒng)的輸送系統(tǒng),通過人工識別判斷、控制輸送小車運行路線,以及人工記錄各工位產品狀態(tài),已無法適應新的市場形勢。
為兼顧高效生產及高品質外觀,實現(xiàn)塔機各結構件噴涂過程信息的監(jiān)控和管理,本文重點討論了基于RFID 技術實現(xiàn)塔機涂裝的自動化。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種利用射頻信號實現(xiàn)非接觸信息傳遞的識別技術(圖1),具有眾多優(yōu)點,如:強抗干擾能力、實現(xiàn)數據快速交換、大的存儲空間等。主要由讀寫站、載碼體等組成。其原理是:載碼體進入讀碼器磁場后,接收到讀碼器發(fā)出的射頻信號,在感應電流作用下,載碼體反饋存儲的產品信息,讀碼器接收信息并解碼,然后傳送至中央控制室。
圖1 RFID技術原理
傳統(tǒng)塔機涂裝線,上件工位操作人員按照紙質計劃,將塔機結構件逐個掛到吊具上,隨著積放鏈輸送小車首先達到第一個工位,由操作人員目視確定產品型號,根據不同產品、涂裝工藝,通過手動控制選擇工件進入下一工位。進入拋丸室、噴漆室前均需要人工通過不同工件判斷拋丸時間或者噴涂油漆顏色、品牌等。如機器人噴涂,還需要在操作臺上輸入對應的程序代碼。
這種生產模式需要多次人工判斷,增加誤操作的風險,是制約產能的主要瓶頸。
1)多個上件工位同時上不同工件,如果操作人員不能及時做出判斷,使其進入各自涂裝工位,則會造成物流擁堵,嚴重降低生產效率。
2)頻繁人工判斷,難免出現(xiàn)錯誤,輕則影響物流輸送效率,重則造成產品不合格甚至報廢,也有造成設備損壞的風險。
3)不能及時有效獲得生產線上各工位產品狀態(tài)。
4)每件工件需要約4 次人工判斷,假設每次判斷需要10s,如果每天生產40 件產品,則意味著6%的產能浪費。
將RFID 技術用于塔機涂裝生產,并配合積放鏈輸送系統(tǒng)、PLC 控制站可實現(xiàn)生產計劃的有序安排、保證了整個涂裝線高效、可靠的運行,同時還能實現(xiàn)對線上不同設備、物料的聯(lián)網和監(jiān)控,信息化生產管理的實現(xiàn),很大程度提高了企業(yè)生產效率和節(jié)約成本。
1)監(jiān)控生產線上設備運行情況,為維修工作提供極大便利。
2)實時監(jiān)控工作計劃的執(zhí)行情況:各工位產品型號、數量、油漆牌號、上線時間、下線時間等。
3)實現(xiàn)輸送系統(tǒng)與自動拋丸系統(tǒng)、噴漆系統(tǒng)之間的信息交換等。
基于RFID 塔機涂裝線生產系統(tǒng)(圖2),從控制角度分為3 個層:設備層、中央控制層、ERP 層,各層之間數據雙向傳遞,工件信息存儲在數據服務器中,生產過程中,輸送設備從載碼體獲得指導生產的必須信息,然后通過DP 總線將信息傳遞至本地PLC 控制站,各本地控制站將信息通過光纖傳送至中央控制室,實現(xiàn)塔機涂裝生產流程和產品信息識別的自動控制和跟蹤,并滿足涂裝車間有效、有序組織批量生產的要求。
圖2 塔機涂裝線系統(tǒng)結構
上件工位掃描條形碼后,讀寫站將生產信息寫入載碼體,信息確認無誤后,由積放鏈系統(tǒng)將載著工件的運輸小車運送至下一工位。
同時每個運輸小車所載產品信息傳遞至中央控制室,工件達到下一工位時,讀寫站將從載碼體讀取的信息傳遞本地PLC,操作工人可以通過顯示屏核對產品信息,如產品信息有誤,需要寫入標識,并修正信息。在工件進入自動噴涂室或自動拋丸室之前,須經過一個讀寫站,通過與中央PLC 信息交互,將產品必要生產信息,如拋丸時間、油漆品牌傳遞所在工位的機器人,從而選擇正確的拋丸或噴涂程序。自動識別信息處理流程如圖3 所示。
圖3 自動識別信息處理流程
從工件上線的第一道工序至下線完成的最后一道工序,線上讀、寫、刷新的所有產品信息,最終存儲于ERP 系統(tǒng),根據需要可以隨時調用、顯示和統(tǒng)計。
引入RFID 技術的塔機涂裝生產線整體運行平穩(wěn),但運行初期,輸送系統(tǒng)與室體大門信號交換異常問題突出。近1 個月發(fā)生6 起積放鏈輸送小車撞門事故,其中3 起導致大門嚴重變形,如圖4 所示。經過分析,主要是積放鏈輸送設備合分車裝置故障。
圖4 積放鏈小車撞壞噴漆室大門
本文論述的涂裝輸送系統(tǒng)分為噴漆線和噴粉線兩大類,噴粉線是由單個輸送小車輸送工件,噴漆線由2 個輸送小車輸送工件,載有不同工件的輸送小車的路線由中央控制室自動控制,而大門何時開啟和關閉,主要通過輸送小車上的發(fā)號桿觸發(fā)占位器來實現(xiàn)。如果發(fā)號桿加工、裝配精度未達到要求,輸送小車運行過程中,發(fā)號桿就會發(fā)生左右竄動,從而導致誤發(fā)信號。通過調節(jié)發(fā)號桿上的定位螺釘,直至手動輕微可以推動發(fā)號桿為最佳。
另外,優(yōu)化大門關閉條件程序為:必須同時滿足剛進入室體的輸送小車占位,同時室體外的占位開關清位,即室體外停止器關閉,否則室體大門不關閉,同時觸發(fā)報警,積放鏈停運。
以上兩個措施實施后,再未出現(xiàn)輸送小車撞門事故。
本文論述的涂裝線基于RFID 技術實現(xiàn)了涂裝自動化,生產能效得到很大提升,主要體現(xiàn)如下。
1)實現(xiàn)生產信息批量導入 通過ERP 系統(tǒng)自動將生產計劃經過數據交換導入到本地PLC,大大節(jié)省了計劃員錄入計劃的繁瑣,以及各個工位操作人員人工核對計劃的低效工作。
2)徹底解決因人為輸入導致計劃信息的誤傳遞 未采用新系統(tǒng)前,通過人為傳遞生產信息,幾乎每天都會造成信息誤傳遞。對生產高效、有序進行造成極大影響。自從采用自動化涂裝生產線,生產計劃下達出錯率已降為零。
3)實現(xiàn)生產計劃實時監(jiān)控 由于每個輸送小車都裝有載碼體,通過中央控制室可以方便地跟蹤每個輸送小車運行情況,例如上件時間、下線時間以及進入噴漆室時間,在機器人工位還可以獲取油漆品牌等信息。
近年來,RFID 技術在我國得到迅速發(fā)展,各種RFID 產品也日趨成熟,本文論述的塔機涂裝生產系統(tǒng)已投入使用,經過一年多的正常運行證明,該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結構件信息的自動識別和跟蹤,同時提高了涂裝車間自動化水平,滿足了涂裝分廠有效、有序地組織批量生產的要求。此外,每個結構件完整噴涂工藝信息的存儲,為系統(tǒng)檢修、維護,質量跟蹤以及技術更新,提供了翔實全面的參考資料,同時將RFID 技術引入塔機涂裝線,為工程機械自動化、智能化涂裝生產的發(fā)展提供一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