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
(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四川 綿陽 621000)
智能建筑主要是以為用戶提供舒適便捷的空間環(huán)境為目標,在考慮用戶實際需求的基礎上,利用現代科技將建筑的結構系統(tǒng)加以優(yōu)化組合的建筑設計?,F階段,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為進一步提升建筑空間的便捷性,提高建筑內電氣安裝的技術水平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工作。
傳統(tǒng)建筑中的電氣系統(tǒng)主要是利用電磁設備對建筑中的電力情況進行調控,這種調控方式操作相對復雜,并且極易出現安全隱患?,F階段,為提升生活的便利性,各類家用電器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建筑線路的復雜性也在不斷提升,這種情況的出現對建筑中的配電系統(tǒ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氣系統(tǒng)智能安裝技術作為調控智能建筑建設與使用過程中電力系統(tǒng)運行情況的關鍵點,其實際安裝情況直接影響著智能建筑的科學化水平。為滿足用戶對電力資源的需求,當前智能化建筑中的配電系統(tǒng)主要應用光纖進行電力傳輸,并且為進一步提升系統(tǒng)的運行效率,在電氣系統(tǒng)的施工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會利用檢測設備對施工的具體情況加以調控,以便更好地增強建筑的實用性,為用戶提供更為優(yōu)質的居住環(huán)境。
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建筑坐落于美國哈特福德市,為了提升用戶的舒適性,相關工作人員對一座傳統(tǒng)金融大廈內部的空調、配電、照明、通信、防火防盜等系統(tǒng)進行了改造,并利用電腦對改造后的系統(tǒng)加以控制,在為用戶的使用提供便利的同時,控制了建筑內部的能源消耗。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中國的智能建筑技術發(fā)展速度越來越快,其發(fā)展方向集中于增強建筑的集成化、環(huán)?;?、系統(tǒng)化以及區(qū)域化,并且已經逐步走向了成熟,現階段,為進一步提升智能建筑的成熟度,對建筑內部的電氣系統(tǒng)技術加以更新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方法。
智能建筑中電氣系統(tǒng)安裝的效果與建筑的整體質量之間存在著極為密切的關系,為保障系統(tǒng)安裝的順利進行,相關工作人員在實際施工前,應預先對施工條件進行考察,熟悉相應的施工圖紙,并依據圖紙的內容與土建方面進行協調,提升后續(xù)施工展開的便利性。同時,由于在智能建筑的實際施工中,電氣安裝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與電氣系統(tǒng)的安裝情況息息相關。在實際施工前,相關工作人員應對電氣安裝工作人員的專業(yè)技能與安全意識進行培訓考核,避免因相關工作人員操作的失誤,影響電氣系統(tǒng)安裝的安全性。此外,由于電氣系統(tǒng)安裝所應用的材料質量與用戶的生命財產安全之間的聯系較為緊密,在材料采購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確保選購材料的質量符合智能建筑的實際需求,嚴禁出現為降低成本而選購質量不達標產品,并將這些材料應用于電氣系統(tǒng)中的情況[1]。
在實際安裝過程中,為確保電氣系統(tǒng)能夠滿足用戶的具體需求,電氣系統(tǒng)安裝人員需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以便更好地保障智能建筑內電氣系統(tǒng)運行的整體效果。
(1)防雷與接地系統(tǒng)。由于在智能建筑電氣系統(tǒng)安裝過程中,部分線路裸露在空氣中,若出現雷雨天氣,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因此,在電氣系統(tǒng)實際施工過程中,需要安裝防雷系統(tǒng)與接地系統(tǒng)。具體而言,首先,相關工作人員應安裝電氣系統(tǒng)的接地網,并且在接地網安裝完成后,對其進行接地電阻測試,確認接地網的有效性。其次,鋪設接地支干線與防雷引下線;再次,在接地引下線與避雷引下線與接地網連接后,將電器系統(tǒng)內的各種設備接地,然后再安裝避雷針;最后,對安裝成果加以驗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防雷系統(tǒng)與接地系統(tǒng)的安裝要求有所差別,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依據施工的實際情況對技術性要求加以明確,以便提升施工人員工作的有效性。此外,防雷與接地系統(tǒng)所用的接線也有所差別,例如,接地支干線在應用過程中應選擇絕緣性導線,因此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加強對各系統(tǒng)中所應用接地線路的認識[2]。
(2)電線管道。電線管道是當前電氣安裝過程中所使用的金屬管、線槽等一系列材料的統(tǒng)稱。在電氣系統(tǒng)實際安裝過程中,若電線管道的實際彎曲半徑小于電氣線路絕緣管保護層的厚度,那么可能會對電氣線路的正常運行產生不利影響。為避免上述情況的發(fā)生,在實際安裝過程中,首先,相關工作人員應在確保電氣管線的最小彎曲半徑符合智能建筑實際需求的基礎上,選取相應的電線管道,從而保障電線管道的實際彎曲半徑不小于電器管道的最小彎曲半徑。其次,埋設在砌體上的絕緣導管的相關性強度應大于實際施工過程中水泥砂漿的保護強度,并且其保護的實際厚度應在15mm以上。再次,當電線管道長度小于電氣線路長度時,應依據導線管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連接技術。比如,非鍍鋅導管在連接過程中應使用螺紋連接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連接方位兩端接地線時,需要確保焊接能夠滿足智能建筑的實際需求。最后,電氣系統(tǒng)所用的金屬線纜架橋和支架的全部長度需要比其中兩處接地或接零線相互連接的長度更長,同時其橫截面積要大于4mm2。此外,在架設電纜的過程中,需要控制其材料填充比小于60%,為避免填充的材料掉落給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在填充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在關鍵部分設立相應的警示牌,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提示。
(3)變電系統(tǒng)。變電系統(tǒng)在智能建筑電氣系統(tǒng)安裝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為保障智能建筑電氣系統(tǒng)安裝的整體質量,在變電系統(tǒng)安裝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提升對其安裝技術要點的重視程度。具體而言,首先,相關工作人員在進行變電系統(tǒng)安裝前,需要依據測量定位標準,準備相應的技術物資,然后對所應用的鋼材、設備內部線路、母線槽實際水平等進行測量,保證設備的有效性;其次,適當調整建筑內部線路的鋪設情況與線纜的連接情況,進而保障變電系統(tǒng)的安裝情況能夠符合用戶的應用需要;最后,在進行圖紙審計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明確變電系統(tǒng)安裝的需要,進而與其他施工工種進行工作調節(jié)。比如,在預先埋設母線鋼槽與基礎鋼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依據基礎鋼槽的實際外形尺寸與施工平面布置圖的情況,確定結構軸線的實際尺寸,進而及時與砌筑工進行溝通,令其預留相應的位置,避免給變電系統(tǒng)安裝帶來不利影響。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變電系統(tǒng)的設備較多,線路相對比較復雜,相關工作人員在實際安裝過程中,需要保證設備間線路連接的有效性,避免損壞設備。比如,低壓柜、母線槽以及電源等設備不能直接連到一起,否則會因設備間的電壓存在差距而損壞[3]。
(4)配電箱。配電箱是電力負荷的現場集中保護控制器,能夠有效接收與分配電能,在電氣系統(tǒng)的實際應用過程中,配電箱的安裝情況決定著電力能否正常運轉。一般情況下,配電箱由厚度大于2mm的標準鋼板制作而成。在實際安裝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首先應保證配電箱內的開關完整且可以正常使用;其次,在配電箱的內部安裝相應的漏電保護裝置,避免因漏電情況出現對用戶的生命安全造成影響;最后,在安裝配電箱的過程中,應依據其內部線路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端子板,以便提升接線的便利性。
(5)電纜。電纜的鋪設情況與智能建筑中電力的供應情況間存在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在實際鋪設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依照施工的具體要求,嚴格執(zhí)行相關操作標準。具體而言,首先,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在電纜安裝前對其質量進行檢查,確保電纜的型號、直徑等因素符合電氣系統(tǒng)安裝的要求;其次,在實際安裝過程中,電纜線的長度可能不符合線路連接的需要,此時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在電纜盤上對電纜線進行分割、連接,在此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提升對電纜接頭工作的重視度;再次,為避免電纜盤在卸車過程中出現絕緣皮磨損、線纜斷裂等問題,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利用機械改變電纜盤的位置;最后,鋪設電纜的目的在于與其他設備、線路等相連接,因此,在依據施工圖紙完成電纜的鋪設后,相關工作人員應在線纜的兩端留出一定的余量。此外,電纜的固定也是電纜鋪設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為保障電纜處于規(guī)定的范圍內,相關工作人員應保證電纜支架的穩(wěn)定性以及各個支架間的距離符合電纜系統(tǒng)對線路實際距離的需要[4]。
(6)安裝防護。為避免電氣系統(tǒng)在安裝過程中發(fā)生安全事故,在施工現場,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定期對施工應用的絕緣設備的有效性進行檢測。同時,應保障各類施工材料依據其所需保存條件進行存放。比如,為保證某些電氣設備及其線路的絕緣性,相關工作人員應在檢查中著重觀察設備的線路是否存在被金屬絲這類導體進行捆綁的情況,若存在,及時將導體加以清除。同時,諸如觸電、失火等一類的突發(fā)情況可能會影響電氣系統(tǒng)的安裝進度,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加強對安全問題的注意程度,提前制訂解決預案,以便在出現上述事件時及時對其進行處理,保障工程的順利進行。
在電氣系統(tǒng)整體安裝完成后,為保證其安全性,相關工作人員應對系統(tǒng)中線路的絕緣電阻、接地電阻等進行測量,并將測量結構記錄下來,以便為后續(xù)的檢修提供依據。若測試中的某個環(huán)節(jié)存在問題,則要求負責人及時對問題進行調整;若各個環(huán)節(jié)都不存在問題,則可以將該電氣系統(tǒng)交付使用。
受科學技術不斷發(fā)展的影響,人們對智能建筑的關注程度不斷提高,將現代電氣系統(tǒng)安裝技術應用于智能建筑當中,有助于推動建筑行業(yè)朝著智能化、現代化的方向發(fā)展。同時,在智能建筑中應用現代電氣系統(tǒng)可以減少資源的浪費,故現代電氣系統(tǒng)安裝技術將會成為促進節(jié)約型社會發(fā)展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