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昕宇
《溜索》拓展閱讀——
在阿富汗,我們遇到了一位獨腿老人。老人自我介紹,他叫阿里,是一名阿富汗老兵,現(xiàn)在負責(zé)一個叫作“協(xié)助殘疾人就業(yè)中心”的組織。
“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組織?”我好奇地問。
阿里從抽屜里拿出一個小本子,翻開,上面密密麻麻地寫著很多小字。阿里說:“他們都是殘疾人,在戰(zhàn)爭中身體受到傷害,心靈也飽受摧殘。我這些年就一直在尋找這些殘疾人,告訴他們可以來我這里工作。”
老人的一番話,讓人備受觸動。眼前這位獨腿老人,形象一下子高大起來,偉岸了許多,儼然一位隱于市井的偉人。
一路走來,我們總會遇到這些讓人肅然起敬的平凡人。索馬里的武大留學(xué)生,在爆炸中失去雙腿的少年,巴基斯坦的中國陵園守墓人……生活于他們并不公平,給了他們更艱難的路,更灰暗的色彩,他們卻用自己的方式踏出了另一番天地,描繪了另一抹繽紛。
“你的腿……”
“我以前是一名軍官,帶著一支25人的隊伍,在喀布爾和赫拉特兩座城市間執(zhí)行任務(wù)。有一次,我們奉命攔截一輛向境外運輸毒品的卡車,因為這輛車返程時會運回支援非法武裝的武器彈藥。我們部署了一次伏擊,但是我不慎踩到了地雷……非常突然,我依然記得當(dāng)時我有多么痛苦。有的時候,我甚至在想,那一切只是一場夢,我的那條腿還在。直到現(xiàn)在,我也無法相信這是真的?!崩先苏f。
我想安慰老人,卻說不出話來。我們可以用很多詞匯、很多鏡頭來記錄戰(zhàn)爭的殘酷與無情,而眼前這位老兵空蕩蕩的褲腿和他的故事所帶來的沖擊,依然震撼無比。
見我們集體沉默,阿里反倒爽朗一笑:“重要的是,我們沒有放棄生活的希望。我們依然能在工作中找到活著的動力和尊嚴(yán)。我?guī)銈內(nèi)タ纯次业耐聜儼??!?/p>
阿里拄起拐杖走在前面,我們跟著他,下了幾十級樓梯,進到地下室。不到30平方米的空間里,有10個工人正在全神貫注地工作著:有的坐在縫紉機前縫制,有的就蹲坐在地上作業(yè)。每個人都很明顯地身有殘疾:有的沒有手,有的沒有腳……
阿里說,這就是他們的工廠,他們生產(chǎn)書包來賣,自力更生。
淚眼婆娑的我已經(jīng)不忍再聽下去。上班路上、自己家中……種種莫名人禍,毀掉了他們健全的身體,就此剝奪了他們或許平凡普通但是美好的生活,將他們推入深淵,陷入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創(chuàng)傷之中,讓人生走入一條本不該是這樣的路。
眼前的小作坊,或許于他們而言,已經(jīng)習(xí)慣或者滿足了。他們還可以工作,通過每天高強度的勞動來維持生計??墒?,他們本不該是這樣。他們本該擁有更多,擁有另一種人生。
我拿起一個書包,上面繡著一只站在輪椅上的雄鷹。
阿里說:“我們曾經(jīng)是雄鷹,曾經(jīng)是安全部隊的成員,后來成了殘疾人,但永遠不要認(rèn)為我們是沒有用的。輪椅上的士兵,仍然是自由的雄鷹?!?/p>
(選自2020年第8期《意林》,本刊有刪改)
鑒賞空間
本文描寫了一位可敬的殘疾老人。他憑借自己的作坊謀求生計,既沒有驚天動地的偉大壯舉,又沒有驚世駭俗的豪言壯語,但依然讓人肅然起敬。困苦和艱難沒有消磨他的意志,反而更加催生了他的陽剛之氣。他是另一領(lǐng)域的“馬幫首領(lǐng)”!
閱讀本文,同學(xué)們要學(xué)會品析文章的語言,還要把握作者滲透在字里行間的情感。
讀有所思
1.“雄鷹”一詞寄托著什么樣的寓意?
2.第7段寫阿里致殘的原因,對表現(xiàn)人物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