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為華
摘 ?要: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重點內容之一,直接關系著小學生良好品德、正確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但是,由于思想品德課程本身并不是主要課程,所以經常會受到忽視,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此,本文根據(jù)筆者教學實踐,對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與探討,提出了幾點相應的對策,僅供參考。
關鍵詞:思想品德;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1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03-0130-01
小學思想品德課程的開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更是對他們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有著極為重大的影響。對此,教師必須要重視小學思想品德課程,積極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模式,促使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獲得不斷提升。
1.小學思想品德教育面臨的問題
(1)教學方法陳舊、單一
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影響,多數(shù)學校和教師往往更加重視語數(shù)英三個主要學科的教學,還經常會占用思想品德課堂,導致學生沒有足夠的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時間,甚至許多學校的思想品德課程通常都是由班主任或其他學科教師兼授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同時,教師在教學思想品德時,并沒有以學生的學習特點及能力為教學依據(jù),只是簡單的將課本知識復述給學生,或者直接給學生劃出知識重點,讓學生在課下死記硬背。這樣,學生很難真正理解或掌握學習內容,更無法提起學習興趣,致使思想品德課程流于形式,不能充分發(fā)揮本身的教育教學價值。
(2)忽視了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
近幾年,雖然受新課改影響,教師的教育教學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依然有教師墨守陳規(guī),沿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尤其是在思想品德課上,經常都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永遠占據(jù)主體地位,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重要性。這樣,學生很容易就會對教師產生依賴心理,無法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教育,對其正確思想道德素質的建立產生嚴重的阻礙作用。
(3)教師資源不足
小學思想品德課是提高小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主要途徑之一,能夠為其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奠定基礎。因此,它又是小學階段的必修課程之一。然而,現(xiàn)階段大部分學校的思想品德課程都是由其他主課教師兼任,并沒有專門的思想品德教師職位,只是將這一課程當作一項任務,導致思想品德教育缺乏專業(yè)性,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課程的趣味性。
2.改善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問題的有效對策
(1)轉變教學觀念,提高教學質量
要想提高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質量,首先,就要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注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貫徹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其次,教師在教學和生活中,還要及時了解班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習特征,充分挖掘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以便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制定出更具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從而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個性,促進整體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以及全面發(fā)展。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興趣
由于思想品德并不屬于主要學習科目,因而在日常學習中受到學生和教師的忽視。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課堂回歸社會。同時,教師還要善于抓住這些機會,讓學生在生活中也能感受到思想品德內容,從而了解學習知識的真正目的,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養(yǎng)不斷提高的同時,還能讓學生將自己日常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
同時,教師在教學思想品德課程時,應該將教學模式變得多元化,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而將生活化巧妙的引入教學當中,不僅能讓學生掌握課本中的知識內容,還能有效地拓展學生知識層面,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感受生活本質的同時,還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思想品德的樂趣,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最終促進學生品質的不斷提高。
(3)完善教學評價,優(yōu)化教學效果
當前,我們往往都是通過考試來評估學生對思品知識的掌握程度,但這并不能反映出學生思想品德的高低。因此,為了讓這些評價工作更加完善,我們應該建立健全的、與素質教育相匹配的考核制度,并設立專門的評價機構和配備人員,促使評價工作更加科學、合理以及制度化。首先,管理評價目標,將評價內容具體化,使其可操作性更強;其次,以公平、公正、公開為評價原則,評價方法要靈活多樣,評價技術要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增強思品評價的實效;最后,廣大德育工作者在工作開展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得德育工作更具創(chuàng)造性。
(4)營造家庭環(huán)境,提高學生修養(yǎng)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管是從學習還是生活都會對學生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更需要營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需要家長以身作則,為其樹立榜樣。首先,家長要規(guī)范自身言行,禮貌待人,不說臟話;其次,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樹立正確的思想。長期如此,在良好家庭環(huán)境中,孩子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也會在潛移默化中獲得有效提升。這時,學校教師再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耐心引導,一定會成長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
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雖然對其健康成長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yǎng)出來的。對此,教師必須要及時發(fā)現(xiàn)其中所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探索解決之道,更新教學觀念及手段等,再通過反復實踐,以此促進學生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繼而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偉.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問題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35):65
[2]鄭淑敏.小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J].華夏教師,2017(20):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