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小婷 楊藻
說起來,掂三角和扇啪嘰該算是這個游戲的姊妹篇。50后、60后玩的是掂三角,到了70后、80后,物質(zhì)上稍有富余,疊三角的煙盒紙就變成了貼著各種畫片的硬紙殼。從疊到剪,老游戲也在與時俱進(jìn)。
先說掂三角吧,這純粹是男孩子玩的游戲。先要攢煙盒紙。父輩們?nèi)拥舻臒熀?,孩子們?nèi)绔@至寶,撕掉里面的錫紙,把外面的煙盒紙展平、壓好,一張一張地?cái)€起來,再一張張地折疊成三角的模樣。三角也是有等級、有身價的呢!那時候,“葡萄”“迎春”“蝶花”“握手”“大刀”都是普通百姓常抽的煙的牌子,用這些煙盒紙做的三角身價就一般,但是用“江帆”“大前門”“中華”的煙盒紙疊成的三角則身價不菲,玩的時候甚至可以以一當(dāng)十呢。
掂三角一般是兩個人的比賽。雙方拿出數(shù)量一樣的三角,把這些三角摞成一沓,放在自己的手背上,向上一掂的同時,迅速伸手去抓被掂起來的三角,抓到的就歸自己所有,直到一方小伙伴的三角都被對方贏走為止。
通常,先出場的三角都是不太“值錢”的,游戲前雙方可以說好,“值錢”的三角一張抵幾張,這樣即便是輸了,也能輸?shù)寐c(diǎn)兒。
掂三角的訣竅其實(shí)很簡單,就是看誰手疾眼快抓得牢。但是,不可否認(rèn)的是,反應(yīng)快、手掌大些的小伙伴還是有優(yōu)勢的。
再說說扇啪嘰。70年代、80年代,動畫片在國內(nèi)興起。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這些動畫里的形象被印在在紙殼上做成圓形畫片,一般一張上有12個不同的形象。買來畫片,用小剪刀把這些圓圓的畫片剪下來,摞在一起,就是一打啪嘰了。如果買不起啪嘰,也可以自己動手畫,隨心所欲,自娛自樂,想起來,這也是不錯的涂鴉呢!
扇啪嘰,就是利用一張啪嘰扇到地上時產(chǎn)生的風(fēng)力,使另一張啪嘰翻面,扇翻面了就算贏。事先要講好,是扇過哪張給哪張,還是給自己不喜歡的那張。啪嘰還有一種玩法,拍啪嘰。先把啪嘰放在地上,圖案一面沖下,用手把啪嘰有圖案的那一面拍過來就算贏。
回想起來,在我們的童年里,有多少游戲是為了分出輸贏而不亦樂乎、樂不思蜀的呢?玩啪嘰高手每每結(jié)束戰(zhàn)斗后,口袋鼓鼓得意離開的時候,都像凱旋的將軍一樣,威風(fēng)十足,令人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