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蓮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消化道腫瘤患者中以替吉奧為基礎的化療的臨床意義及安全性。方法:納入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8月期間收治的消化道腫瘤患者36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雙盲隨機法分為研究組(18例)及對照組(18例),對照組開展以氟尿嘧啶為基礎的化療,研究組開展以替吉奧為基礎的化療,對兩組患者化療控制效果與安全性進行評估比較。結果:化療后研究組患者化療控制總有效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同時化療期間研究組患者化療相關性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消化道腫瘤患者中以替吉奧為基礎的化療,相較于傳統(tǒng)化療藥物,在化療控制效果與安全性方面具有突出優(yōu)勢,值得在化療中采用。
【關鍵詞】消化道腫瘤;替吉奧;化療;控制效果;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73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3--02
消化道腫瘤如胃癌、腸癌、食管癌等均為現(xiàn)階段我國高發(fā)的腫瘤,目前針對消化道腫瘤患者的治療以手術、化療、放療等為主,以改善癥狀體征、提升患者生存質(zhì)量、延長生存期等為主要目標[1]。以氟尿嘧啶為基礎的化療是既往診療中針對消化道腫瘤患者常用的化療方案,我院近年來對部分患者開展了以替吉奧為基礎的化療,應用效果與安全性均較為滿意,本文主要結合部分臨床病例進行具體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納入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8月期間收治的消化道腫瘤患者38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齡57~73歲,平均(65.28±2.41)歲,所有患者入院后經(jīng)由病理活檢確診為消化道腫瘤,腫瘤類型:胃癌18例,食管癌6例,腸癌10例,其余2例。納入標準:臨床資料完整者;初診或復發(fā)轉(zhuǎn)移且近2個月內(nèi)未接受化療干預者;預計生存期在3個月以上者。排除標準:早期消化道腫瘤;免疫功能障礙者;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精神狀態(tài)異常者;化療配合度較差或無法耐受者。采用雙盲隨機法分為研究組(18例)及對照組(18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開展以氟尿嘧啶為基礎的化療藥物治療,給予1000mg/m2氟尿嘧啶靜脈滴注給藥,每日給藥1次,給藥5天后間歇2天,開展下一周的化療,上述為3周化療方案。部分患者開展2周化療方案,即給予2400mg/m2氟尿嘧啶持續(xù)性靜脈泵入,持續(xù)46h左右。
1.2.2 研究組:開展以替吉奧為基礎的化療藥物治療,以患者體表面積為給藥劑量的參考標準,每日給藥劑量控制在50~80mg/m2,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周期的化療方案。
1.3 觀察指標
1.3.1 化療效果評估:根據(jù)患者化療后腫瘤病灶體積變化情況進行療效評估,完全緩解:化療后腫瘤病灶消失;部分緩解:化療后腫瘤病灶體積較化療前顯著縮小;穩(wěn)定:化療后病灶體積較化療前無顯著改善,病灶縮小幅度不足30%;進展:化療后腫瘤病灶體積顯著擴大。化療控制效果為100%-進展率。
1.3.2 化療安全性評估:觀察并統(tǒng)計兩組患者化療期間化療相關性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主要包括惡心嘔吐、口腔炎、皮膚過敏、腹痛腹瀉、睡眠障礙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應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及組內(nèi)數(shù)據(jù)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c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化療控制效果比較:化療后研究組患者化療控制總有效率為83.33%,對照組為61.11%,研究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患者化療安全性比較:化療期間研究組患者化療相關性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6.67%,對照組為50.00%,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消化道腫瘤患者早期多無特征性表現(xiàn),臨床明確診斷有賴于早期體檢或出現(xiàn)不適癥狀后就診,而出現(xiàn)癥狀后就診者,多為中晚期患者,這也是目前診療中以消化道腫瘤為主的各類腫瘤早期發(fā)現(xiàn)率及干預率較低的主要因素[2-3]。針對中晚期消化道腫瘤患者,臨床治療以保守干預為主,不選擇手術治療的主要原因為術后復發(fā)風險較高且患者機體耐受能力較差,術后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較難保證,因而化療是本類患者首選的治療方案,氟尿嘧啶是常用的化療藥物,診療中發(fā)現(xiàn)氟尿嘧啶導致的化療相關不良反應的發(fā)生風險較高,在給藥劑量方面存在較為明顯的限制,化療控制效果較難達到預期。本次研究中,對研究組患者給予了替吉奧化療藥物,這是一種復方類的抗腫瘤藥物,以替加氟、吉美嘧啶、奧替拉西鉀等為主要組分,具有血藥濃度穩(wěn)定、抗腫瘤活性強、安全性高等優(yōu)勢。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化療后研究組患者化療控制總有效率為83.33%,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而化療期間研究組患者化療相關性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6.67%,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與氟尿嘧啶相比較,以替吉奧為基礎的化療在化療效果與安全性方面具有顯著優(yōu)勢。
綜上所述,消化道腫瘤患者中以替吉奧為基礎的化療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均較為突出,是一種值得采用推廣的化療用藥。
參考文獻
孔研.觀察重組人血管內(nèi)皮抑素(恩度)聯(lián)合化療藥物治療晚期消化道腫瘤的療效和安全性[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18):152-153.
蔣麗媛,安亞偉,趙彩霞,等.替吉奧膠囊治療晚期消化道腫瘤的臨床效果及對VEGF和MMP-9 的影響[J].實用癌癥雜志,2018,33(7):1080-1083.
邢苗,馮盡意.扶正固本解毒方聯(lián)合化療治療中晚期消化道腫瘤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19,26(3):43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