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炳亮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感染科最近碰到了一位患者,不管怎么問都問不到他的流行病學史,最后反復問了很多次,他才想起來是因為1月初他有一個同事從武漢回來,這才搞清楚他的病因。但當時患者的那位同事一點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癥狀都沒有,這位患者就沒在意。
隨著感染地區(qū)的人外溢到全國各地,可能在全國很多地方造成了散發(fā)病例出現(xiàn)。在散發(fā)病例密切接觸者中,觀察到有一些可能會出現(xiàn)無癥狀的感染,雖然沒有癥狀,但核酸檢測是陽性的。還有一些患者有這樣的癥狀,比如發(fā)熱不明顯,偶爾干咳或者乏力。那么,應對這種無癥狀感染病例,該怎么辦?
戴口罩、勤洗手、勤擦拭、勤通風
最好的自我保護和保護別人的方法就是正確佩戴口罩和勤洗手。特別是在火車、高鐵等密閉的空間中,一定要佩戴防護效果好的醫(yī)用口罩,做好嚴格的防護。另外,家里也要勤擦拭進行消毒。把30毫升(礦泉水瓶蓋6瓶蓋)的84消毒液加到1.5升的礦泉水瓶里,每天兩次,用抹布浸濕后擦拭人會觸碰的物品,如門把手、床頭柜、床架及所有不怕褪色的家具。同時家里的房間也要勤開窗通風,每日開窗通風至少2次,每次至少30分鐘。
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避免共用物品
新型冠狀病毒以經(jīng)呼吸道飛沫傳播為主,亦可通過接觸傳播、氣溶膠傳播。所謂“接觸傳播”,就是接觸到病毒污染的物品,譬如感染者用過的物品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等。如果接觸上述物品后碰到眼睛、嘴巴、鼻子這些部位,病毒就容易侵入體內。因為你和潛伏期或者無癥狀的患者摸了同一個門把手,你就可能成為一個新的病毒潛伏期傳播者。所以,最好與人減少近距離(1~2米的距離)的接觸,避免共用一些物品。
碗筷單獨使用,56℃以上的熱水煮30分鐘
病從口入,感染也能“吃”出來。所以,要各吃各的!碗筷單獨使用!用56℃以上的熱水煮30分鐘。新型冠狀病毒可通過接觸傳播,如果病毒攜帶者或感染者使用了扶手、座椅等,都可能造成污染;所以,建議在密閉空間里,不要和其他人共同使用水杯,盡量不要進食食物,如果一定要吃食物,建議在進食之前用肥皂或消毒液做好手部清潔,減少接觸傳染。
出現(xiàn)癥狀要做好隔離,及時就醫(yī)治療
最后,如果懷疑自己被感染,或自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些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癥狀時,應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