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超飛,張建軍,李大全,唐 恂,牛殿國,張 帆,趙佳麗
1.中國石油管道科技研究中心,河北廊坊 065000
2.中油國際(尼日爾) 公司,北京 100034
化學降凝劑改性是含蠟原油改善流動性(尤其是低溫流動性) 的重要手段[1],通過共晶、吸附等作用改變蠟晶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從而改善蠟晶形態(tài)和結構,使之不易形成三維網狀結構,最終達到降凝降黏的目的[2],進而保證含蠟原油管道安全高效運行。管道停輸以后,管內原油油溫會逐漸降低,降低至凝點附近及其以下時,就會形成具有黏彈、屈服、觸變等復雜流變性質的膠凝結構,而膠凝原油的結構特性是管道停輸再啟動研究的關鍵問題之一[3-5]。本文針對尼日爾原油,分別從不同角度對比了三種降凝劑(以下簡稱為降凝劑A、降凝劑B、降凝劑C) 的適用性,并對凝點附近的屈服值進行了測試,提出了相應運行建議。
為了分析尼日爾原油對三種降凝劑的適應性,分別從不同加劑量、不同熱處理溫度、不同二次回升溫度、不同靜置時間方面進行了對比實驗。尼日爾原油空白油凝點為28 ℃,不同剪切速率下的黏溫曲線見圖1。
圖1 尼日爾空白原油黏溫曲線
從圖1 可以看出,尼日爾空白原油在35 ℃以上時,其黏度只與溫度有關,與剪切速率無關,在35 ℃以下時,相同溫度下不同剪切速率對應的黏度也不相同,即反常點在35 ℃左右。
根據(jù)現(xiàn)場工藝條件,初步采用70 ℃熱處理溫度進行不同加劑量的對比,不同加劑量下油品凝點和黏度(根據(jù)現(xiàn)場運行數(shù)據(jù),本文對比35 ℃的黏度,下同) 見圖2 和表1。
圖2 三種降凝劑下不同剪切速率、不同加劑量的油品黏度
表1 不同加劑量下的油品凝點/℃
從表1 和圖2 可知,70 ℃熱處理工況下,添加100 ppm 降凝劑A、100 ppm 降凝劑B、40 ppm降凝劑C 比較合適,因此針對這三種加劑量開展其他因素對比實驗。
每種降凝劑均存在一個最優(yōu)熱處理溫度,因此針對三種加劑原油開展了不同熱處理溫度下(60、70、80 ℃) 的對比實驗,凝點見表2,黏度見圖3。
表2 不同熱處理溫度下加劑油品凝點
圖3 不同熱處理溫度下加劑油品黏度
由表2 和圖3 可知,采用70、80 ℃熱處理效果均較好,凝點由28 ℃降低至18 ~20 ℃,黏度也有一定程度降低。
根據(jù)原油改性原理和經驗,采用80 ℃加劑熱處理的改性效果有可能是降凝劑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單純熱處理引起的。因此,測試尼日爾原油80 ℃熱處理(不加劑) 的改性效果,實驗結果見表3。
表3 尼日爾原油80 ℃熱處理改性后油品物性
由表3 可知,如果僅僅80 ℃熱處理改性,雖然黏度變化幅度和加劑改性相差不大,但是凝點降低較少,僅從28 ℃降低至25 ℃,加劑改性可將凝點由28 ℃降低至19 ~20 ℃。同時,根據(jù)原油改性經驗,單純熱處理的穩(wěn)定性往往不能滿足生產要求。因此,對于尼日爾原油,采用70 ℃為加劑改性熱處理溫度。三種降凝劑70 ℃熱處理的全黏溫曲線見圖4。
圖4 尼日爾加劑原油黏溫曲線
尼日爾加劑油和空白油的黏度對比(剪切速率 30 s-1) 見圖5。
圖5 尼日爾不同加劑種類原油黏度對比 (30 s-1)
由圖5 可知,尼日爾原油加劑之后改性效果較好,尤其是低溫區(qū)間(35 ℃以下)。
根據(jù)原油改性原理,加劑改性原油存在一個重復升溫(二次或以上) 惡化區(qū)間,即重復升溫在該區(qū)間范圍內,改性效果會出現(xiàn)惡化,在管道輸送過程中中間加熱站應該避開該加熱溫度區(qū)間。針對三種加劑原油分別開展50 ~60 ℃二次回升溫度對比實驗,實驗結果見表4 和圖6。
表4 不同二次回升溫度加劑原油油品凝點
由表4 和圖6 可知,對于兩種降凝劑來講,50 ~60 ℃的二次重復溫升會使加劑效果減弱,凝點和黏度均有所回升,其中凝點從19 ℃左右回升至21 ℃左右。因此,在運行過程中中間站啟爐應該盡量避開該加熱溫度區(qū)間。
圖6 不同二次回升溫度下加劑原油油品黏度
根據(jù)經驗,隨著管道運行,加劑原油的改性效果可能會出現(xiàn)變化,因此需要對其穩(wěn)定性進行驗證。本節(jié)針對三種加劑原油,開展不同靜置時間下的穩(wěn)定性試驗。實驗結果見圖7 和表5。
從圖7 和表5 可知,對于三種降凝劑的改性效果來說,靜置5 ~7 d 時,凝點和黏度有所上升,其中凝點由19 ℃左右回升至20 ~21 ℃,但總體上升幅度不大,穩(wěn)定性較好。
圖7 不同靜置時間下加劑原油黏度
油品的屈服值是油品產生流動所需的最小剪應力,其大小主要由原油體系所形成的空間網絡結構的性質所決定。屈服值與輸油管道停輸后再啟動的壓力大小密切相關。因此,針對尼日爾空白原油和加劑原油進行凝點附近的屈服值測試,測試結果見圖8。
表5 不同靜置時間下加劑原油凝點/℃
圖8 尼日爾空白和加劑油凝點附近溫度的屈服值
從圖8 可知,空白原油28 ℃時的屈服值為10.7 Pa 左右,加劑油(降凝劑A) 19 ℃的屈服值為14 Pa 左右,加劑油(降凝劑B) 19 ℃的屈服值為50 Pa 左右,加劑油(降凝劑C) 19 ℃的屈服值為21 Pa 左右。添加降凝劑B 的凝點附近屈服值升高幅度較大,再啟動過程所需的壓力較大。
綜合添加降凝劑的一系列對比實驗可知,對于尼日爾原油,添加100 ppm 降凝劑A、100 ppm降凝劑B、40 ppm 降凝劑C 的改性效果相差不大,同時靜置穩(wěn)定性良好。但從加劑之后凝點附近的屈服值來看,添加降凝劑B 的屈服值較大。綜合考慮,降凝劑C 加劑量少,改性效果較好。因此,建議尼日爾原油添加40 ppm 降凝劑C,采用70 ℃熱處理溫度,且二次回升溫度應在60 ℃以上。